分享

论文实例点评:PEP B8 Recycle Day 7

 乐英小栈 2018-07-25


  在一篇讨论“情感与语言教学”的论文中,作者以PEP小学英语八下Recycle Day 7的语篇为例,进行了阐述。

  这篇阅读以Mike收到学校的毕业典礼晚会邀请函作为背景,非常切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他们也是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进入人生新的阶段。语篇中的leave、middle school、a farewell party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词汇,所以教师如何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此时,教师不妨出示Mike和班级同学在这些年来相处的点点滴滴,展示图片给学生们欣赏。接着用悲伤和不舍的语调给学生们朗读邀请函上的部分内容:“Dear friends, it is time to leave our school. We are all going to middle school soon, so we will say goodbye to each other. We are going to have a farewell party.”读完后,请学生们说一说:“How do you feel now ?”学生们会说道:“I feel sad because I have to say goodbye to each other…”在问过他们的心情,用朗读来感受语篇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来处理“leave”、 “a farewell party”等词了。e.g.

  (1)What does “leave” mean?  

  A.离开       B.居住

  (2) What party will it be ? Listen to it.

  A. A birthday party   B. A farewell party   C. A Christmas party

  (3) What does “A farewell party” mean?

  A. 毕业聚会   B.开学典礼

  这样一系列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文本中的Mike和学生们联系到了一起,再通过图片、朗读等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在毕业前夕那种难过、不舍的情感体验,不但有助于他们解读“leave”、“a farewell party”等生词,更促使他们对阅读文本的主题“毕业晚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更多想探究、想表达的内容。


 凌 哥 点 评 

  一、“这篇阅读以Mike收到学校的毕业典礼晚会邀请函作为背景”

  这个材料的标题是Mike's surprise,背景句是“Mike's school sent him an invitation.”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surprise, sent, invitation都是不熟悉的词汇。在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的读写部分出现过send me an email,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能会呈现单词invitation。但是,一年之后,能记得的学生大概不多了。那么,阅读之前(pre-reading)的工作要怎么做呢?

  在这个实例中,作者直接绕开了标题和背景句,省却了教材上的难懂的标题和引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但是,在教学设计中,“先出示Mike和同学们的点点滴滴”和“接着用悲伤和不舍的语调给学生们朗读邀请函”之间,没有衔接,就显得很生硬了。

  不妨设计成Mike在回顾照片(可以让学生使用一般过去时态来描述),这时候,来了一位邮递员(postman),给了Mike一封信。


  二、“语篇中的leave、middle school、a farewell party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词汇,所以教师如何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至关重要的。”

  从这句话的内部逻辑关系看,似乎“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为了处理新词汇leave、middle school、a farewell party。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思考,这三个词汇是否需要通过欣赏平日的点点滴滴来帮助理解,还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显然,通过上下文来理解,更加符合培养阅读策略的目标。

  如何利用上下文让学生理解leave、middle school和a farewell party的含义?可以适当改编文本:

Dear friends, it's the last month of our school year and it is time to leave our school. We are all going to middle school in September, so we will say goodbye to each other. We are going to have a farewell party to say goodbye.

  这样的上下文,是不是比“日常点滴照片”和“朗读语调”更能体现词汇的含义?

  三、“用悲伤和不舍的语调给学生们朗读邀请函上的部分内容:“Dear friends, it is time to leave our school. We are all going to middle school soon, so we will say goodbye to each other. We are going to have a farewell party.”读完后,请学生们说一说:How do you feel now ?”

  该论文的第一部分标题是“文本创生,让情感浸润阅读”。但是,我们都知道,教材上的文本都已经是固定的内容,如果不是采用“挖空预测”的形式,是不太可能进行“文本创生”的,要让固定的文本具有生命活力,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情感演绎。然而,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用悲伤和不舍的语调给学生们朗读邀请函上的部分内容”,显然变成了教师对文本的情感演绎。——教师代替了学生阅读、理解、思考、演绎,这不是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利么?

  而“学生对文本包含的情感的理解”变成了“对教师朗读语调所体现的感情的判断”,——这跟文字语义其实是无关联的。只要朗读者刻意为之,任何文字都可以读得欢快或者悲伤。

  同样,“悲伤和不舍的语调”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leave, middle school和a farewell party。


  四、“在问过他们的心情,用朗读来感受语篇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来处理“leave”、 “a farewell party”等词了。e.g.”

  在(1)和(3)中,该设计使用汉语选项“离开、居住;毕业聚会、开心典礼”等来测试对英语词汇的理解。

  如果是读前任务,这样的题目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但是凌哥并不建议。因为这是“语法-翻译”法的做法。

  如果这是读后问题,凌哥会用一个很无情的评价:这是在侮辱学生的智商。

  始作俑者,是我们的教材吗?有老师的确问过凌哥这个问题。

  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并不一样。

  教材上的做法,是用汉语告诉一个意思(meaning),然后学生需要从文本中搜索到这个单词。

  而论文作者这个题目中,不需要学生去搜索定位目标单词。所给的汉语词组选项的区分度,如果不考虑上下文,还是可以的,但是考虑了上下文,区分度明显就偏大了。


  五、“What party will it be ? Listen to it.”

  首先,老师不是已经声情并茂地将这一段朗读过了吗?从朗读材料中,可以直接听到a farewell party的,为什么还要再听一遍呢?即便再听一遍,学生也只要根据拼读规律找到发音符合的一项即可,和语义理解毫无关系啊。

  其次,作为阅读材料,要尽可能让学生自主阅读,不要将阅读材料改成听的材料。作者自己说了,这一段中有生词leave, middle school, a farewell party。通过教师朗读的方式,难道会更容易培养学生从上下文理解语义的能力吗?很多孩子是来不及听的,更不用说在听的过程中去对照上下文猜测词义了。

Dear friends, it's the last month of our school year and it is time to leave our school. So we are going to have a farewell party to say ( hello / goodbye ) to each other. Then in September we are all going to middle school to (study / work). 

  通过这样的练习,利用学生的经验和推理,可以测试学生是否理解farewell和middle schoo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