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腾讯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慧医院。院党委书记梁朝朝、院长余永强、副院长周典及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了签署仪式。 根据合作协议,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腾讯公司将联合成立“腾讯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研究示范基地”,在智慧医疗和人工智能研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同时基于手术机器人、直升机救援平台等,加快移动医疗的深入应用。不久的将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手段,能够实现智能床监护系统、体温等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智能采集的智慧病房也将投入使用。目前,开展的食管癌智能辅助诊疗平台已经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投入使用,辅助医生对食管癌进行筛查,准确率高达96%以上。除了食管癌早期筛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乳腺癌淋巴清扫病理图像识别、乳腺癌钼靶图像识别、宫颈癌筛查、病理特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据悉,安医大一附院目前已通过电子病历五级认证,正逐步完善临床数据中心和集成平台,将患者历史诊疗数据集中在360视图中,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实现医疗机构内部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临床、医技人员能够在各业务系统中调阅患者的所有诊疗信息,全面、快捷的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准确的为患者诊治。 而同时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了统一的知识库体系,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静态知识库可提供给临床参考,内容覆盖十大类知识库,共10多万条知识数据,动态知识库可辅助临床决策,覆盖了疾病、药品、输血、检验、检查、护理、治疗七类动态知识库规则,辅助临床治疗,避免常规诊疗错误。 今后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将实现药品、输液、检查、检验、输血、治疗、手术等医嘱可追溯、可追踪,确保患者就诊安全。 为了方便智慧就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了多种形式的自助服务模式,先后分别投建了200多台的银医自助机和100多台功能自助报告打印机,方便患者进行自助预约挂号、缴费、门诊病历打印、检查检验报告查询打印、费用清单查询打印等;创新“互联网+”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中的应用,建设了支付宝、微信、手机APP等掌上医院平台,丰富患者预约、挂号、充值缴费、报告查询的渠道;积极开展了支付宝扫码、微信扫码、诊间支付等多种线下支付方式,极大的减少患者诊疗支付的时间,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