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者:4100年前牙璋在中国大范围突然出现,或许是夏朝建立的标志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8-07-25

近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早期文明探究的书籍《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在学术界与考古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掀起了新一轮的关于夏文化探索的讨论。

夏文化探索最重要遗址:二里头遗址

在夏朝探究的问题上,相较于洛阳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的保守和严谨来说,孙庆伟在夏朝的相关学术问题上的论断可谓是更加大胆。哪怕二里头遗址有99%可能是夏朝都城遗址,许宏教授在没有出土的文字资料作为证据之前,绝不会将夏朝与考古遗址对号入座。但孙庆伟教授认为“文字口供”并非唯一的“定罪”证据:

关于夏文化,出土文字资料就好比是口供。但是你没有口供,难道就无法定罪了吗?这时候,需要有强有力的、完整的证据链。在这个基础之上,没有口供也能定罪。我也希望夏文化能够有文字材料出土,但并不是说没有这一项材料,我们就不能下判断。

孙庆伟教授的意思或许是:文物是会说话的,不仅仅是文字,关键是你如何去读懂它。

牙璋是一种礼器,兴盛于4100年前

4100年前突然大范围出现的牙璋,标志着夏朝的建立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孙教授是坚信不移的,这点和许宏教授是一致的。许宏老师心里也认为是有夏的,只不过许宏认为,需要出土的文字资料作为证据。在夏朝是什么时候建立和灭亡的问题上,孙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玉器和玉文化的兴盛,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征,而通过近些年的考古发掘来看,4100年前左右,牙璋在九州范围内大面积出现,很可能标志着夏朝的建立,在孙庆伟看了,牙璋就是夏王朝的核心礼器玄圭,它与夏王朝的兴衰密切相关。

东亚牙璋分布图

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在其著作《最早的中国》一书中也曾谈论过牙璋,牙璋最初兴盛于海岱地区,后来向西传播,在二里头时代之前,牙璋广泛建于九州各地的遗址中,但当二里头文化兴盛起来之后(也就是疑是夏朝的建立之后),牙璋就变成了贵族或者说是王族的专用礼器了,这时候仅仅在“王都”二里头范围内发现有牙璋,其他地区已经很少见了。象征社会等级的奢侈品的生产与消费集中于二里头遗址,反映了二里头都邑核心化程度急剧增强的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