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听信“故事”,为传说买单。通常是熟人好友中有一“新疆的”行家,因此相信是真东西,好东西。这种套路是对“新疆”产玉的误解,新疆太大了,占中国六分之一。 新疆产玉的地方集中在南疆很小的区域,且已经接近枯竭,绝大不份新疆人和玉并无交集,就像俄罗斯人不懂俄玉一个道理。即使你在和田的巴扎上买的玉也未必是真玉好玉,更何况你新疆的外行亲戚介绍的呢? 新疆目前市场大部分流通的玉件基本是俄料和青海料~别惊讶,乌鲁木齐去和田且末比去河南石佛寺不一定更近更方便。 收藏玉石的第二个误区~唯白是取。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对和田玉来说,最著名的当然是白玉,初哥当然以为越白越好,焦点追逐白度,于是很多挖好的坑都会等着你跳。 其实,玉无论如何都白不过石头的,白云大理石,石英石,又细又白,很多他们做出来的“羊脂白玉”等着你买单。 接下来是广义料通常都比新疆料白度高,因为含有蛇纹石和石英。我们收藏的是玉石,所以首先要看有没有玉性。玉性差白度再好也无法增加他的价值。对于资深藏家来说,看到特别白的玉反而会非常警惕,因为“十白九棉”,白度高往往会潜藏着石性大的风险,收购时要特别小心。 和田属于“籽玉”类范畴的和田玉够中国人玩一千年,但达到珠宝级别的籽玉却已经“一籽难求。”,初哥往往道听途说非籽玉不收,于是,很多建材级的籽玉和各种仿籽玉在等着他“收藏”,时间久了,会很受伤。 不论出处,只要“形色润净细”五度到位的和田玉,就是好玉,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只有抱着这种健康的心态,收藏才是健康快乐的。 收藏玉石误区之四~玉石不分天然和人工,只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现在市场上的和田玉产品中,有非常漂亮的金皮红皮巧雕的白“籽料”作品。肉是俄料,皮是做的,工是精雕。还有妖艳的黄沁红沁料,也是这个套路做出来的和田玉“籽玉”作品,远比真正的籽玉作品漂亮,且价格仅为其几分之一。 “为什么?”打个不成熟的比方,你下了决心娶凤姐回家过日子,当然属于正常;但凤姐去韩国整成了“冰冰”,且你当“冰冰”娶回去就是误区了。 所以,任何张冠李戴,以次充好,乔装改扮的和田玉产品,都失去了收藏价值,一定要回避这个收藏的误区。 收藏和田玉误区之五~麻袋上绣花。很多初哥很聪明,看见成品令人心动且很贵,于是自己去买石头,自己去找师傅雕刻。 其实,这是一个看似很美其实是个坑的游戏。首先看料子需要的眼光经验远比看成品更为高深,新手上路买便宜料子,料子又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其次,找到料子,找到合适的师傅同样难度极高。不是一个新人可以四两拨千斤的。 所以,通常都是在“麻袋上秀了花”,这样的工比料大的东西,只能是废品,没有收藏价值。 欢迎添加微信号交流学习、免费鉴定 微信搜索xiyuz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