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父母既是子女的老师,又是子女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将影响子女的一生。在子女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父母曾经的影子。尤其是父母的婚姻,对子女的影响更是大到不可估量。一个在缺少父爱或母爱,也就是父母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再或者是终日吵闹不休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人格的形成上总是会受到影响,与父母未离异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相比,他们的三观和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个人的婚姻问题上。 试想,父母的三观不正;父母的婚姻观不正,子女的三观,子女的婚姻观又怎么可能会好到哪里去呢?在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往往缺乏自信,没有担当,尤其是对婚姻,更会有一种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恐惧感和不担当、不作为。 相反,一个在父慈母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她)们不仅热爱生活,在与人的相处中,也更懂得关心和关爱他人,处处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他(她)们对婚姻也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感,盼望着自己能早日步入婚姻的殿堂。因为他(她)们从父母的身上看到了婚姻带给人的力量,感受到了婚姻带给家人的甜蜜和幸福。当孩子逐渐长大,到谈婚论嫁的时候,父母婚姻的好坏,和谐也否,对孩子的影响,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有一网友杨先生在便某网络平台发帖称自己离婚十年了,离婚那年他的女儿已有16岁,亲身体验了父母婚姻不幸带给她的痛苦。杨先生说他的妻子文化不高,而他自己却是一个大学生,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毕竟是大学生,而他的妻子却仅有初中文化。 夫妻之间时常为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吵闹,有时甚至大打出手。然后就是冷战,有时可能长达一个多月,最短的时候,也不会少于15天,彼此之间都不会说一句话,仿佛陌生人一般。杨先生说他们夫妻二人,之所以这样不和,就是由于各自的三观严重不同,因此在诸多问题上才会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杨先生说他的妻子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人,往往在家里面说什么就是什么,无论对错都必须按照她说的话去办,在家庭中仿佛皇太后一般。 杨先生说他自己是一个非常要面子的人,而妻子恰恰不给他面子。有时当着外人的面,也会吵闹不休。杨先生说,从他的女儿上小学的时候起,他们夫妻二人就一直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直到最后各奔东西。 杨先生说他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便有了一份收入较丰的工作,人也长得高挑漂亮,不乏追求者,但女儿却始终单身,并没有丝毫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意思,甚至连男朋友都不愿谈,这让杨先生感到非常担心。杨先生说,这全都是他失败婚姻造成的错,因为他知道女儿对婚姻有一种从小植根在心里的恐惧感。杨先生总结他的婚姻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彼此间的三观不同所造成的。 因此杨先生便对女儿说道:“女儿,未来你选老公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这一点比人品更重要!”杨先生认为,一个女孩要找男朋友,必须找一个与自己三观相同的人;而一个男孩子找女朋友,就必须找一个与自己三观相同的女孩,否则,结婚以后很难有共同语言。那么,是不是真如杨先生所说的那样,三观不同就真过不到老呢? 并有网友回复杨先生,他的经历只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不是所有三观不同的夫妻都不和谐,都过不到老。网友给杨先生举了一例子,我认识的刘先生夫妻俩,应该说就是一对三观不合的夫妻。一个拥有大学文凭,一个仅是小学毕业,但夫妻俩一直相处得非常好,他们的儿子也很优秀,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我问杨先生,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杨先生对我说,这也正是他想不明白的地方。他不知道,文化水平如此悬殊的夫妻,三观怎么可能相同呢? 既然三观不同,又怎么可能会有共同的语言?既然没有共同的语言,夫妻之间又怎么可能会和谐呢?我告诉杨先生,刘先生夫妻俩之所以能和睦相处,不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同,也不是因为他们的三观相同,而是因为刘先生夫妻俩彼此间善于沟通不同的意见,凡事无论大小都共同商量决定,谁的意见对就按谁的意见办。最重要的还是彼此间都有一颗包容心,能够包容、体谅对方的难处和不易,并不在谁对谁错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要知道,夫妻间是没有对错可言的,只有相互之间适不适合,得不得当。因此,夫妻之间除了要善于沟通外,还得互相包容、体谅,这才是夫妻间的相处之道。 有人说,选择了什么样的人,你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从表面上看,这句话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实并非如此。选择什么样的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你选择什么样的相处方式,你有没有一颗包容心,你适不适合对方;对方适不适合你,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在选择配偶时,一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且与自己相处愉快的人。杨先生听了该网友的话后,觉得有一定道理。他说他要以自己失败的婚姻为鉴,慢慢做女儿的工作,要她多接触男生,找一个适合自己,彼此间在一起相处愉快的人。杨先生说他现在想明白了,他给自己的女儿写了一封长信,认真总结了自己的婚姻。告诉女儿,婚姻就如同穿鞋一样,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些价格高昂,外表漂亮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再就是,彼此间一定要多沟通,要善于沟通,多些包容,少些计较。 各位看官,对此你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
|
来自: 健康ol8samznr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