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B220新型半精纺梳理机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zhenyou588 2018-07-25




FB220新型半精纺梳理机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杨效慧、纪合聚[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0     概述

精纺工艺的研发,起始于羊绒等稀有动物纤维,如何纺细特纱以提升其制品档次为出发点。十几年来发展为毛棉丝麻类各个行业的产品开发,是纺织行业独自开发的一项原创性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的毛纺和棉纺工艺,是介于之间的一种新工艺。之前国内外无专用定型设备,一般用传统梳理机改用。

传统梳理机改用在梳理过程中存在纤维损伤较大,短绒多,梳理不够充分,导致最终产品的掉毛起球现象严重,越来越不适用高端半精纺工艺的要求,制约了半精纺的发展。针对半精纺市场的发展趋势,由粗特纱向细特纱方向发展,且重点要解决如何降低纤维损伤。以前设备纤维损伤较大,重点是在给棉板刺辊部分,新机去掉了给棉板结构,改为双罗拉喂入,大大降低了损伤;使用棉网清洁器自吸风结构清除短绒和杂质,以提高成条质量;采用组合式系列化设计结构,便于用户选择;圈条部分设计为多工位自动换筒,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     近几年厂家发展的几种半精纺设备的组成形式简介

1)采用传统棉毛结合喂毛机形式,带自调匀整和不带自调匀整的喂入形式有称重、容积和称重容积式三种,典型的如FB219半精纺梳理机,幅宽1020 mm。该机结构简单,但梳理度稍差,损伤大。

2 FN208X粗纺梳毛机改造的梳理机。即采用国产粗纺梳毛机开毛和第一胸锡林结构,前边增加圈条器成条。该结构幅宽1.5 m,梳理充分,但难以除掉毛粒和短绒。

3)组合式简易清梳联形式。即B262A和毛机→FA036混开棉机→风机→棉箱→梳棉机成条。该套结构,中小批量混料较适用,但清车麻烦。

4)采用粗纺四联梳毛机加过桥帘,去掉车头部分,改圈条器,出条较均匀,但流程太长,使用维修成本太高。

5)在传统梳棉机锡林上后面增加一对工作罗拉初开松,减少活动盖板数量。效果不明显,没有得到推广。

6)增加幅宽的梳棉机改半精纺,由1 m扩为1.5 m。产量提高50%,但梳理质量没有大改观。

综上所述,几种设备各有优缺点,盖板梳理可去掉短绒,梳理充分,但给棉板刺辊部分损伤太大。罗拉喂入,梳理损伤较轻,去掉了给棉板,但梳理没有盖板充分。因此需研制一种罗拉加盖板梳理的新机,使优势互补。

 

2     新型罗拉盖板结合式梳理机的结构组成特点与参数

FB220新型半精纺梳理机主要由以下单元机组成:双联振动式自动喂毛机(或单联)→双喂入罗拉梳针式刺辊→罗拉开松梳理→盖板梳理机→自动换筒圈条器(或单筒)。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2.1   提高原料喂入精度

1)和毛均匀,充分。

2)大容积式喂入,光电控制,振动板振动。

2.2   提高梳理质量和出条的均匀度,减少损伤

1)采用双罗拉喂入;

2)设计全机吸风装置;

3)新型多功能针布的研究配套;

4)传动同步装置的研究;

5)变频同步和PLC控制的研究。

整机结构:罗拉加盖板式。喂毛机部分与圈条器部分采用组合式设计与配制。在提高梳理度、降低纤维损伤和机电一体化方面有较多创新。

该机结构排列示意见图1

半精纺梳理机结构示意

 

2.3   主要技术特点

1)整机罗拉加盖板结构形式,加强预分梳,渐进式梳理;

2)双联振动自动喂毛机,可选配气流自动喂毛,混料效果较好,确保喂入均匀性;

3)圈条器大斜管,三工位自动换筒,提高效率,减低劳动强度;

4)锡林端面叶片式结构,防墙板花;

5)成条阶梯压辊结构,使条干质量更好;

6)两对喂入辊结构,代替原给棉板和给棉罗拉喂入,以减轻纤维损伤;

7)采用梳针式刺辊以降低纤维损伤,如图2 

梳针式刺辊

8)开毛锡林上三对工作辊剥毛辊进行原料的初步柔性开松;

9)盖板梳理部分增加了前四后四固定盖板和前一后一棉网清洁器,配倾斜式三罗拉剥取、皮圈导棉装置,减少断头;

10)锡林、道夫、喂入均采用变频调速,整机PLC控制,触摸屏显示,多种自停装置,以提高工艺适应性;

11)配吸风装置和棉网清洁器,以便除掉部分短绒,提高生条质量。

2.4   主要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

适用原料为毛、棉、丝、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机器幅宽1020 mm;喂入方式为双联容积振动式;开毛锡林直径800 mm;开毛锡林工作辊3对;锡林直径1290 mm(含针布);主锡林速度330 r/min(变频调速);回转盖板根数(工作盖板/盖板总数)30/84;吸风量1500 m3/h;出条速度120 m/min(常用);棉条定量3~8 g/m

 

3     针布型号配置(金轮)

双喂入辊            AT5605×5611

刺毛辊                梳针辊(ø240

胸锡林                BC4012×2512Pø 800

胸锡林工作辊    BW4525×2512Pø 166 BW4525×2110Pø 166

锡林剥毛辊        BS3630×3212Pø 83  

转移辊        BR4225×4212Pø240 

锡林          AC2815×1810ø 1284

道夫          AD4030×2090Pø 698

盖板          MCZ18

 

4     隔距配置(1/1000 in

锡林~道夫为5,活动盖板~锡林为7,剥棉罗拉~道夫为12,剥棉罗拉~轧辊为12,上下轧辊为5,转移辊~大锡林为7,转移辊~胸锡林为9,工作辊~锡林为12,工作辊~剥毛辊为22,剥毛辊~胸锡林为22,胸锡林~刺辊为7,刺辊~喂入罗拉为22,清洁辊~喂入罗拉为22,清洁辊~刺辊为22

 

5     应用效果

该机在浙江桐乡和山东禹城等地安装使用,使用时去掉了吸风部件和固定盖板,梳理质量达到了要求。实测数据如表1~5(表中新梳理机指FB220,原梳棉机指A186F梳棉机连接毛斗)。

理论出条定量3 g/m时,实测出条定量为:

2.962.912.692.812.792.852.732.902.722.932.772.772.862.752.842.682.772.802.982.87

理论出条定量3.5 g/m时,实测出条定量为:

3.33.373.163.583.263.293.263.49

理论出条定量3.8 g/m时,实测出条定量为:

3.683.923.713.753.853.883.753.843.863.643.833.643.603.653.573.863.523.793.723.68

从上述数据可计算出不匀率在不使用自调匀整状况下就可达到3%左右,喂入出条均匀度比较好。

 

 

从表1~5数据可以看出,该机在合理的锡林速度下,纤维损伤比较轻,与传统梳棉机比较,能够实现较柔性梳理,在丝光羊毛的梳理方面几乎可达到零损伤。另一方面,在整机针布配置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纤维需采用不同的锡林速度和盖板隔距,以达到最佳梳理效果。总之该新型半精纺梳理机在梳理质量方面比其它梳理机有明显优势,特别适合梳理羊绒和羊毛等,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半精纺梳理设备。



《梳理技术》创刊于2000年,由金轮针布公司和原上海纺科院部分老专家,在梅自强院士(已故)的指导下联合创办。黄锡畴、许鑑良、孙鹏子(已故)、周建平先后任主编。并拥有一支国内外学界权威、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编委队伍。《梳理技术》每期发行一万多份,读者覆盖高校、科研机构、纺织企业各层面。成为纺织行业梳理领域内公认的具有极高专业性、权威性的技术刊物。《梳理技术》的宗旨是助力纺织行业进步,致力于行业技术的突破与提升,积极倡导学术争鸣,为技术交流提供平台,坚持免费提供给读者的原则,愿与广大客户和各界朋友携手共创梳理技术美好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