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斑多见于30~60岁的女性,偶见于年青女性及未成年患者,发病的原因不明确。外阴变白并非单一病症。外阴白斑变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外阴组织及色素改变的疾病。外阴白斑的发病可能与长期湿润的刺激瘙痒、某些营养缺乏、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外阴白斑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外阴白斑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和外阴皮肤色素及弹性改变。 据妇科专家介绍:外阴白色病变与肝脾肾等功能失调有关,湿热之邪伤及肾、肝、脾三经经脉,致使外阴发生瘙痒、肿痛甚或溃疡。中医在治疗时按体质来进行辨证治疗。 下面具体介绍中医辨证外阴白斑的全面知识。 一、外阴白斑的发病的原因病理 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同出于胞中,循经外阴和阴户,著精血两亏,则影响冲、任、督三脉的正常调剂功能,以致阴部皮肤失去滋养,引起局部病变。引起上述病理改变的原因有: 1.湿热下注,外阴湿热久留不去,浸渍外阴而致。 2.肝郁化火,久郁化火,移于外阴,热灼脉络而致。 3.气血衰弱,气血素虚,外阴脉络失养而致。 4.肝肾阴虚,素体肝肾阴虚,冲任不足,外阴失养而致。 5.肾虚精衰,素体肾虚或久病及肾,肾虚精衰,督脉衰弱,外阴失养而致。 二、外阴白斑的诊断要点 根据外阴瘙痒,外阴皮肤色素减退,但必需做活组织切片检察,才华诊断本病。 三、外阴白斑的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外阴白色病变,皮肤湿润浸渍,带多色黄,外阴瘙痒。苔黄腻,脉细滑。 2.肝郁化火,外阴白色病变部位皮肤干燥皲裂,瘙痒,带多色黄,心烦易怒,溲赤便秘。苔黄,脉弦。 3.气血衰弱,外阴萎缩型营养不良为主,外阴有硬化性苔癣,萎缩性改变,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心悸乏力。苔薄,舌淡,脉细弱。 4.肝肾阴虚,外阴萎缩性改变,干燥萎枯,瘙痒带少,阴道干涩。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口干,舌红,脉细沉。 5.肾虚精衰,外阴萎缩性改变,干枯皲裂,腰酸膝软,四肢畏冷。舌淡胖,脉沉细弱。 四、外阴白斑的分型治疗 1.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除斑。 方药:地肤子汤(验方)加减。 地肤子15克苦参12克黄柏10克薏苡仁12克萆粟12克六一散12克(包煎)防风9克茵陈9克玄参10克败酱草12克加减:带多色黄,浸润外阴者,加知母10克、黄柏9克、五倍子10克、白术12克;阴痒难忍者,加白毛藤15克、赤芍12克、土茯苓15克。 2.肝郁化火治法:清肝泻火除斑。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9克茵陈10克生山栀9克生大黄3克(后下)黄柏9克白鲜皮15克马鞭草15克苏木12克泽泻10克加减:外阴皮肤干燥皲裂者,加麦冬15克、知母12克、阿胶9克(烊冲)、赤芍10克;大便秘结者,加麦冬12克、瓜篓仁9克(打)。 3.气血衰弱治法质气养血除斑。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12克黄芪10克白术9克茯苓10克当归9克大白芍10克熟地10克阿胶9克(烊冲)仙灵脾9克蛇床子10克炙甘草3克加减:外阴萎缩者,加山茱萸9克、知母10克、巴戟9克、**羊藿12克、制首乌12克。 4.肝肾阴虚治法:滋肾养肝除斑。 方药:左归丸加减。 大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茱萸9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0克怀牛膝9克龟版胶12克(烊冲)蛇床子10克女贞子12克巴戟肉9克柏子仁9克加减:阴道干枯而痒者,加黄精12克、制首乌10克、当归9克。 5.肾虚精衰治法:益肾填精除斑。 方药:右归九加减。 熟地12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10克杜仲10克菟丝子10克制附子9克(先煎)鹿角胶12克(烊冲)黄精10克黄芪12克。 五、中成药治疗外阴白斑 1.龙胆泻肝丸逐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肝郁化火者。 2.左归丸逐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肝肾阴虚者。 3.右归丸逐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阳衰者。 4.十全大补丸逐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气血衰弱者。 5.大补阴丸逐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阴虚者。 六、外阴白斑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 1.本病长期不愈有恶变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应紧密随访,必要时反复作病理检察。 2.维持外阴清洁,彻底治疗阴道炎、外阴炎,幸免用手抓外阴部,幸免用烫水擦洗外阴。 3.增加营养,包括维生素摄入,维持情绪明星。 相关阅读:外阴白斑是否具有遗传性?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柯秦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