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怕你明明爱孩子,语言却在伤害!

 失语者说 2018-07-26

最近我有个朋友很痛苦,她的儿子从刚进入幼儿园开始,就经常被老师告状,说孩子经常打别的小朋友,上课坐不住,下课惹事生非。老师怀疑孩子有多动症,建议带去医院检查。


听了老师的反馈,朋友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看孩子也越来越不顺眼,经常在儿子坐不住时就打手心,还边打边说:“让你多动,能多坐一会儿不?”

但她越是这样说,孩子好像越跟她对着干,更坐不住了。


其实,很多家长都犯了一个错,那就是太过习惯给孩子贴标签,然后反复在孩子面前提及。


负面标签听多了,不管孩子有没有问题,都大概率会变成家长说的那个样子。





那些被贴标签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说说小飞老师一个好朋友的事吧,我小时候,有一个非常内向腼腆的邻居,他是我幼儿园加小学9年的同学。


因为性格原因,他父母经常奚落他,给他贴标签,说一点胆子都没有,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每次见到熟人,距离还很远的时候,他父母就开始说:“看你这次能不能有点胆,跟人打招呼,快,说话啊。”然后到人走近了,他也憋不出一句话,父母就会当着对方的面,说他一点胆子都没有,没出息。他们不止跟一个人说,是跟所很多人说,只要跟别人聊天,就喜欢把他没出息的事拿去说。


然后,朋友就觉得没脸见任何熟人了,所有人都知道他没出息...



所以,那些年,为了不见熟人,我跟他每天五点钟就起床去上学,放学就绕远路回家,然后快到家时,躲在胡同口先张望,确认没有人,才飞快的跑回家,生怕撞到人。他从来不跟爸妈走亲戚,然后因为任性被打,有亲戚过来,他就去网吧,然后又因为贪玩被打。


在他父母年复一年的负面标签中,朋友终于如他们所愿,彻底变成一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货”。虽然长大后,他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修复,但目前来看,依旧是个内向的人,只是不再那么极端。


而且,这些社交方面的恐惧,还给他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他就只有我这一个开裆裤朋友。长大后因为不想跟理发师说话,5年都没有去理发店,自己练出了不错的剪发手艺。更因为这种性格,而不得不选择写作当职业。



只从结局来看,似乎还不错。但,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你能想象很长一段时间,一个成年人,因为怕见人,而不敢出门吗?甚至因为这件事,他还得了抑郁症,花了很多年时间才走出来。


所以,如果你不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要反复强调、唠叨标签。




你说孩子是什么样,ta就会变成什么样


几个月前,我就计划写这篇文章了,这朋友的例子是一定要放上的。可是,经过一番思考,我又不禁怀疑是不是因为以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才导致他这样的问题的。于是,我专门跑到5个有宝宝的朋友家里做客,去观察。


我发现,果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爸妈都说一样的话!


那些给孩子贴标签的事,我的5个朋友,有3个都在做。


而且,是全家一致地贴同一个标签。



其中一个,从我刚一到他们家,就当着孩子的面跟我说,他非常捣蛋,到处闯祸。相处的两天中,我果然看到孩子总闯祸。


另一个朋友的孩子不吃青菜,家里人都说她挑食。所以,在我跟孩子聊天时,她就直接向我自我介绍自己是个挑食的孩子。


那些有坏习惯的孩子,我们很难判断是本身如此,还是因为有家长说他们是,他们才变得如此。


有一个词,叫“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他们就会做符合标签的事。而如果这个标签是由家长和老师贴上的,那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样子。



曾经有一位老师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在刚开学的时候,点名几个孩子,说他们是天才,学起数学来会比其他人容易很多。一个学期过后,被点名的孩子,有5成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没被点名的孩子数学成绩好的,只有3成。而其实,他们并不是天才,只是老师说他们是,给了他们强大的心理暗示和自信而已。


在所有的暗示中,坏的暗示,又比好的暗示更具有魔力。虽然不是每一个被贴上好标签的孩子都变好,但几乎,每一个被贴上坏标签的孩子,都表现得不容乐观。


当你随口把孩子的坏行为,贴上标签,不停说给孩子听时。那就变成了一句咒语,让孩子最终变成你口中的样子。




你有没有经常跟孩子说这些话?


1、认生,不会说话


2、多动


3、胆小,没出息


4、脾气大


5、挑食


6、没有礼貌


7、你这样不乖,不是好孩子


8、笨


9、捣蛋


10、你这孩子,就是数学、语文、音乐、体育...不好

......


你是不是经常跟孩子,或者当着孩子的面,跟别人说这些?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特别在意父母的评价,听到父母跟别人说他们的不好,会受伤,也会叛逆。你在家里说孩子十句不好,都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跟别人说他一句不好的杀伤力大。给孩子面子,维护他小小的自尊心,是父母们必修的功课!


我们始终要记得,自己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更好,而给孩子的坏行为贴标签,不停地念叨,绝对不能让孩子变好!




该怎么办?


现在应该有家长觉得,小飞老师说了一大堆,道理大家都懂了,不能给孩子贴标签。但,孩子出现不合适的行为时,家长要怎样做呢?


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我们要引导孩子解决事情本身,但不要给孩子定性。


如果你的孩子害羞怕生。


你不要强迫他叫人,也不要见谁都跟人说自己的孩子怕生。


而是去引导他,以身作则,你可以先跟对方打招呼,不要急着让腼腆的孩子开口,而是可以拿起孩子的小手,你来打招呼,然后你来带着孩子挥动小手。每次遇到陌生人,都跟孩子介绍一遍,他是谁,你该叫他什么。因为很多亲戚朋友,孩子见几次都记不住,当然不会打招呼,孩子怕生是很正常的!


只要你经常主动打招呼给孩子看,孩子早晚都会学会的。



如果你的孩子总打人。


你不要总说他不是好孩子,到处惹事生非。而是要看孩子为什么打人。


是因为他想跟小朋友们亲近,但不知道怎样做吗?这时你要教给孩子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要让孩子感同身受,比如,当他打你时,你表现出非常痛的样子,然后跟孩子说,你要是喜欢谁,可以牵牵手,甚至抱一抱,但不可以打人,很痛的。


或者是因为想引起老师家长的注意吗?这时,你就要告诉孩子,想要引起别人注意时,可以说话的,打人是不好的行为。


再或者,是因为给孩子的活动不够,让他随时都是精力爆满状态吗?有些孩子非常有活力,上课对他们来说太无聊了,他们就只能骚扰同学来发泄饱满的精力。这时,我们只需每天放学后,带孩子疯玩一会,让他撒丫子跑,就能好很多。



洞悉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我只是简单说了几点原因。关于孩子打人更具体全面的原因,大家可以看看飞慕课今天的另一条推文。


上面两个例子,我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并不是孩子本身就那样,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希望每个家长,在看到孩子有令自己不满的行为时,不是定性,也不是贴标签去指责,而是能去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自带光芒的天使,他们可能暂时做不好一些事,但那不代表他们就不好,这就是家长存在的意义,引导我们的天使,成为更好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