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

 KHS康康之家 2018-07-26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要达到预期效果,真正收到实效,必须对路:对高考的路,对学生的路。要研究高考,吃透《考试说明》,分析考试样题,揣摩考点分布,把握命题规律,定制复习良策,科学、周密、高效复习备考。

一、吃透考纲,把握变化

1、今年新考纲取消了选考模式,将选考改必考。这一变化说明今后高考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更重视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能力目标设计科学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

2、今年新考纲“论述类文本阅读”有变化。变化之一:原来表述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改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一般”改为“中外”范围更为明确,因为课标卷一直考“中国”的文章,这种变化也许包含了选材范围的扩大。变化之二:明确了论述类文本的文体——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也暗含了选材范围的扩大。因为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是以学术论文为主。变化之三:新增了一个考点“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意味着命题有可能降低难度,不再搞文字游戏。这回归了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本质,让考生紧紧抓住文本的文体特征阅读。

纵观近几年的考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分析综合、概括提炼的思维能力,设题定位是以“信息转述”为核心,新增考点,仍会延续以“信息转述”为重点的考查形式。

3、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备考中要加强学生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了解。

4、适度增加阅读量。试卷的文字阅读量由七千多字变为八千多字,增加了一千多字的阅读量。这是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今后的高考语文考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材料,意在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因此,在备考中,一定要增强“时事语文”的意识,及时阅读新闻报到刊,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的能力。

5、“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这均为“理解”层次。

6、考纲内容排序有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前移。试卷结构有变化:试卷第一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个部分,试卷的题型与分值相应有调整。

二、深研样题,挖掘内涵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讲题、识题、藏题、改题、命题”的五项本领,高三语文教师尤其需要这些本领。二轮复习中要加强对考试样题的研究(样题包括《考试说明》上的题型示例,近几年高考试题,今年全国各地联考出现的典题),尤其是对高考样题的研究,从中挖掘蕴含的信息,做好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工作。

1、深研《考试说明》上的题型示例。《考试说明》上的题型示例“现代文阅读”中“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篇(2011年,未变沿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篇,其中小说4篇,新增2篇(2016年卷Ⅱ,2017年卷Ⅲ),沿用两篇(2017年,2009年海南宁夏卷);散文一篇(新增,2009年大纲卷)。“文言文阅读”2篇沿用未变(2014年新课标卷Ⅰ,卷Ⅱ)。“古代诗歌鉴赏”新增一题(2012大纲卷),题型有变化,沿用一题。“实用类文本阅读”4篇,新增2篇,新增中有新加题型(2016年新课标卷Ⅱ),新增了三段新闻材料的综合阅读,考查学生筛选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注意重视;2篇沿用未变。“语言文字运用”11道题,10道题沿用未变,新增一道(词语运用,成语运用题52)。作文示例一道,沿用未变(2011年海南宁夏卷),预示还是新材料作文(当然材料形式可变化)。

2、深研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考题。近几年的全国语文试题,命题规范、科学,富有文人情怀,突出能力立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应用。

3、深研各地联考出现的典题

作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善于对当前各地纷至踏来的训练试卷进行甄别,筛选出哪些试题契合高考要求,哪些试题可能是繁复无用,哪些试题有训练价值,能提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有价值的训练试题,要详讲精讲,多练巧练,层层夯实。

对以上三种样题多角度的展开深入研究,一定能挖掘其中蕴含的复习备考信息。比如研究选材特点,题型特点,命题角度,研究考查的知识点、能力层级,研究考题所承载的语文素养、文化内涵、研究考题学生答题的思维短板和误区,研究答题的思维模式和步骤。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往往会找到有效的复习策略。

三、深入思考,精选专题

二轮复习一定要深入思考、深入研究,要加强备课组的集体研究,群策能力,精选专题,使二轮语文复习备考更具科学性、针对性、有序性和高效性。

1、专题选定原则

二轮复习专题的选择有两个原则:一是考情,高考中的高频考点,重点考点,常考题型,可能变化的题型;二是学情,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暴露出的知识短板、能力短板、思维短板、答题短板等等。

2、专题选定形式

二轮复习专题可依考点内容、考试题型,选定专题形式,依考点内容可选“现代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题(特别是文言文文句翻译)”、“古诗鉴赏专题”、“病句辨析与修改专题”、“语言运用表达(语句续写、图表转换等)专题”、“作文复习(作文针对性训练、作文素材积累及运用)专题”等,也可依高考题型选定专题形式,如选择题型,重点题型等。

3、专题设计科学

二轮复习专题要组织全组教师精心设计,依据考情与学情,形式多样,但一定要有针对性,科学而高效,切忌杂乱、耗时而低效。一般说来,专题应该有考情分析、典题导练、答题思维模式、解题方略、限时训练等环节;要重点发展学生思维,提升能力,引导学生归纳答题步骤。

四、强化阅读,寻找规律

今年语文高考可以说最大的变化是取消选考模式,选考改为必考,较大幅度增加了学生考试时的阅读量,如何提高学生考试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寻找考试阅读规律,给学生指导科学的、有效的快速阅读方法。

1、寻找规律,提升学生快速阅读与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词语、语段为阅读点,提高整体识读能力,依照题干要求采用跳读法、寻读法、浏览法等方法。

2、依据文体特点,寻找有效阅读的方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三篇文段,尽管文体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还有阅读者的个性差异,阅读方法亦有差异,但应该都有共同的考试阅读方法(习惯):第一步细读勾划,划出关键点;第二步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第三步审读题干,找准区域。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古代诗歌”如何有效阅读,也有其方法及规律,这里就不赘述。

五、化大为小,夯实板块

二轮复习时,课堂复习切忌过多的综合练习。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将高考整套试卷的考查内容化大为小,或依考点内容,或依题型特点,将试卷考查的内容分割成几个板块,集中精力,采用个个击破的方式,来夯实每个板块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同时也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思维和情绪得以调整、休憩。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可以分化为这样几个训练板块,进行限时训练。

①高考语文冲刺天天练(16分,15分钟)。高考前30天。

板块内容:三道语言运用选择题+名篇名句+作文拟题(要求学生用偶句或对偶句)。

②高考语文天天读与练(16分,15分钟)。高考前30天。

板块内容:四道语用题+高考考场满分作文(读后要求学生读后用一句话概括主旨)。

③现代文阅读(35分,45分钟)

板块内容: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

④古诗文阅读(30分,40分钟)

板块内容: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

这样的板块训练,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解题的速度,更能收到一定的实效。

当然,每个教师也可结合自己的考情与学性,创造性地化大为小,夯实训练,使二轮复习备考真正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