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 重庆缙云山(黄荆) △7.23 湘西经开区(牡荆) 缙云山上遇到它时,野骏同学告诉小编:这是黄荆。不要误会哦,它可不是我们以为的黄金,是荆条的荆(PS:荆条也是一种植物)!但是,由于小编忘性大,备注成了牡荆。 近几天在湘西经开区这边“再见”,以为是同一植物,多拍了几张,回来比较后发现,这就是小编弄混的牡荆。 黄荆、牡荆、荆条都是马鞭草科 牡荆属的植物。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可描述为黄荆为原种,牡荆和荆条为其变种,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成为不同的物种。 根据《中国植物志》的文字描述,可将三者进行如下表所示区分。 由于小编只采集到牡荆和黄荆的图片,在此就进行这两者的区分。 先来说说作为原种的黄荆。黄荆[Vitex negundo L. var. negundo (Verbenaceae)]为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密生灰白色绒毛。 黄荆的叶为掌状复叶,小叶5,少有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每边有少数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 中间小叶最大,两侧小叶依次渐小,若具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的2片小叶无柄或近于无柄。 黄荆的圆锥花序顶生,长10-27厘米,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绒毛;花萼钟状,顶端有5裂齿,外有灰白色绒毛。 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 黄荆核果近球形,黑褐色,基部有宿萼,宿萼接近果实的长度。 花期4-6月,果期7-10月。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 图片来源于PPBC 牡荆为黄荆的变种,也是小编在缙云山时混淆的植物。牡荆[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 (Verbenaceae)]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 牡荆叶对生,掌状复叶,小叶5,少有3;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 牡荆的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花冠淡紫色。 牡荆的果实近球形,黑色。 花期6-7月,果期8-11月。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 资料来源于《中国植物志》 自古以来,就有荆楚之说,“荆”现名“牡荆”,古代又名楚,用来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称“ 荆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 此外,古代男士称自己妻子为“拙荆、山荆、荆妻、荆室、寒荆、老荆”等,这是由于古代妇女以荆条为头钗,因而“荆”也是男士谦称妻子的专用词。 中华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追根溯源,可以体会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