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同学群是退还是留?

 方远图书馆 2018-07-27

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微信的联系功能也越发的强大了。


各式各样的群也随之而生,什么工作群,亲属群,学习群,好友群,同学群……


而其中的同学微信群,对于有一定年龄的人来说就好比鸡翅一般,吃之无味弃之可惜。


怎么说呢?因为无论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很多人都各自走不同人生道路或不同的奋斗目标。



在群里缺少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有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但又有点舍不得的同学情谊。退与不退都有点难。


就如突然有一天,被某个同学因某种原因拉进了同学群。可以刚开始因为多年未见,又或者天各一方,所以会兴奋一段时间,互相了解一下近况。感觉很好。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后,发觉因为人生追求的方向不同,所以话题与兴趣就开始变小了。便开始群潜水。


其实,在同学这样一个经历了多年不见才又聚在一起的微信群体里,会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化。


1.经过自身条的努力,使自己有较好的生存竞争力的一群。


这群人有自己的追求和奋斗目标,他们可能没有时间去与别的同学过多的闲聊。通常他们会很低调地存在,或可能怕被打扰而退出群。


有位政府部门办事人员,经常要出差,且有一定的保密要求。前段时间,他中学同学组织吃饭,在群中@他。他回复说:“我尽量赶去,但不保证一定到。”


可群中就有人跳出来叫嚣,说他清高。似乎暗地里说他又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在惺惺作态。搞得他心里很是郁闷。这是不同经历与努力所造成的“失语”状态。


2.典型的爆发户。


这是一群因机缘巧合或某些因素而略有“资产”者。通常这样人会在群中“显摆”自己的“能力”。



曾经参加过一个初中同学聚会,聚会上有一位“大老板”参加,当年这位同学成绩是那边数的“第一”,连高中都没考上,没想到过了二十年,他当上某个餐饮的连锁店老板,听说要“上市”。


在饭桌上指手划脚,说这个问那个的,真的感觉他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犹如进入旁若无人的“世界”。后悔那天去了。


3.能过好自己小日子的“中产”。


这部分的人生活状态是步入“安稳”的状态,生活,工作,子女等方面都己是步入正轨,因此对于群里所发出的信息会“爱理不理”,有人找的话就会回应一两句。


没人找的话也能安静过日子。这也是一群不大活跃的群体。


4.仍在“追求”的一群人。


这是最群里最活跃的一群人。


他们有在追求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比如做保险的,比如做银行理财产品的,比如做微商的,比如要拉票的。这些会经常在群里发些连接,希望在同学群里有所“收获”。


另一种追求,是追求存在感的。经常早上在群里说“早上好”,发图片,或发些心灵鸡汤,让人觉得他(她)充满正能量。


但同样有人会发毒鸡汤,抱怨这埋怨那的,让人不快的。这类充满负能量的人,最好远离,千万不要与之争论。


还有一种是追求“快乐”的,哪里有得玩,哪里有的吃都非常清楚。


不时发些自拍的图片或视频上群,又或者组织群里“志同道合”的人去吃吃喝喝的,卡拉OK之类,特别是那些“经济实惠”的好东西,什么“一元一只鸡”,什么10元包吃包车玩一天,还有礼物送的活动。他们准会上群“找人”一同前去。



同学,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学习,但后续的经历各不相同,所以现在的我们不一定有共同的话语。


但因为曾经的那时,我们肆意飞扬或年少轻狂或懵懂无知或童心满满,都充满美甜甜的回忆,所以微信同学群还是不要退。(若觉得被打扰了,就默默地将免打扰键打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