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军”

 简易乾坤 2018-07-27

 

 

说“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727第八版  作者:岳雯 于峻嵘

注:从左至右“军”的金文字形(左一、中),小篆字形(右)。

古语道:“时势造英雄。”春秋末期,齐国有一位军事天才叫孙武。他上马可战,曾率吴国军队大败楚军;下马能书,所著的《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圣典”。孙武被世人尊称为“孙子”,因为他立下了了不起的军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孙武带着自己撰写的兵书来拜见吴王阖闾。吴王一看,连连点赞,爱才心切的吴王马上就想重用孙武。冷静一想,还是要想验证一下孙武的实力,就琢磨了个怪法子——他命令部下找来百余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吴王心里暗笑,面色严肃地对孙武说:“孙武啊,就请您来训练这支娘子军吧,让我见识见识您非凡的才力啊!”孙武一看,够滑稽的啊!他没有辩驳,只是眉头微蹙,屏住呼吸,迅速琢磨计策,告诉自己,拿出威力!他让大家站好,给出了下马威:“兵惰不可用,百炼成劲旅!既是当兵打仗,女子和男子一样,务必严格训练,军令不许违抗!谁敢不听话,我孙武马上杀掉她!”他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管理这一干宫女。可是,想想这事,可真逗乐,大家憋不住劲,聊天逗乐笑呵呵。训练开始了。一擂鼓,一吹号,大家哈哈笑,进军令响了,队伍还是一团糟。孙武很生气,果断治军纪,“谁不听话把谁杀——来人,先把队长给斩啦!”宫女吓得直尖叫,吴王闻风急死了!“停下停下快停下!孙武你……你好大的胆子哩!”孙武秉直刚正不害怕,大声对吴王来发话:“我孙武为将来治军,军纪肃,喧者诛,执法如山全无误。您担心臣子纸上谈兵空对空,自己却不顾军纪惜私宠!为君治国颜面失,自欺欺人不自知!”嚯!这话把吴王“镇”住了!他心服口也服,退后三步拜孙武,求他帮助吴国练兵术。这孙武,言辞清正,运筹帷幄,大家都听他的话。在孙武的训练下,军队技艺高超,每有遇敌,所向披靡,很快,吴国就凭借强军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军”字的本义是“守卫,围绕。”汉许慎《说文·车部》:“军,圜围也。”军队临时驻扎休息时,用兵车围而成营,让将领在围内休息,士兵在围外巡逻。因此,“军”义指“圜围”,从这一动词义引申为名词的“军队”之义。古代兵制,四千人为一军。“军”指“军队”,也指军队的建制。这一词义是由其古义引申而来的。

军为民之卫,民无军不固。一代又一代军事奇才率领军队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让民众的生活得安康。这其中,就有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率领的军队,称为“戚家军”。元末明初,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那时,处于战国时期的日本,诸侯割据,攻伐不断,战败的封建主组织武士、浪人频繁侵犯我国沿海,抢掠骚扰,制造祸患。激愤的我国人民组织起来,抗倭自卫。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戚继光被举为参将,来到了御倭前线,也就是倭患最为严重的台州、金华、严州等地。他看到,军备匮乏,营帐没有一张;将士老弱,根本无力打仗。这怎么能行?戚继光决心改编军队,严明纪律,苦练新军。他对兵卒起誓:“乘胜追击,打败敌人,一切战利品归大家;敌人未败,争抢财物,这样的人,我当如孙武手下无情,当场击杀!”将士们一切行动听指挥,一鼓作气,英勇无比,冲锋陷阵,杀掉敌人。“杀尽倭寇!为国报仇!”战士们同仇敌忾,把强盗赶回了海那边。有一个独眼的丑八怪叫吉野三郎,领着一队倭寇,鬼鬼祟祟摸到了战士们所在的山坡上。戚继光命令戚家军发起猛攻,没等倭寇们反应过来,就被砸落山崖,嗷嗷叫着死掉了。吉野三郎一头栽到了山底下,被跟着他滚下去的石头砸成了烂泥巴。

铮铮铁骨的士兵,用火热的丹心报效祖国。他们,在生与死的考验前赴汤蹈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壮美之歌。他们无比强大,有保卫国家、保卫百姓的重任在肩,有保卫人类和平的使命在肩。他们有共同的名字——军人,有他们的保卫,有军人的守护,才有祖国的强大和社稷的安宁。

(岳雯 于峻嵘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