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西方油画中婚俗礼仪表现的异同, 温婉成熟性感的油画新娘赏析

 昵称41961047 2018-07-27

油画自诞生之日就有着再现和记录的功能,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观中西方油画作品中都有表现婚俗礼仪的题材,在当代婚恋观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分析比较中西婚俗的异同,为此创作题材在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论中西方油画中婚俗礼仪表现的异同, 温婉成熟性感的油画新娘赏析1

中西方油画中婚俗礼仪题材的内容,油画来源于欧洲15世纪之前的蛋彩画,主要服务于宗教、皇权、贵族等统治阶层,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的改良而发扬光大,因他做出的贡献,后人誉其为“油画之父”。在西方油画中有关婚俗礼仪题材的作品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经济的繁荣促使油画逐渐生活化、普通化的发展轨迹,成为世俗大众都能接受的艺术形式并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文艺复兴早期扬・凡・艾克的油画《阿尔诺尔芬尼和他的新娘》就是记录了一对新婚夫妇宣誓的神圣场面,根据圣经中夏娃是从亚当左边的肋骨出生的传说,画面中新郎站在新娘的右边。整幅画纤毫毕现,油画家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婚礼的真正目击者和记录者。

拉斐尔成名之作《圣母的婚礼》中仪式在广场举行,视觉中心是代表神的意志的主教,约瑟将订婚戒指戴在玛利亚手上。其余人物分列两侧,形成对称构图。画中圣母温情、青春,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所崇尚的人文主义思想。16世纪意大利韦罗内塞的《加纳的婚礼》表现的是贵族们欢快的婚宴场面,整幅画场景恢宏、色彩鲜明、人物众多。

论中西方油画中婚俗礼仪表现的异同, 温婉成熟性感的油画新娘赏析2

明末清初,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教和民间的经贸往来,油画初步传入中国。清末大量青年学子先后赴英、法、日等国学习西洋油画,加强了油画的传播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油画得到较快普及。改革开放后,东西方文化交融加剧,西方各种文化思想、技术发明、艺术流派和形式都融入中国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这种交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加频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中国人对婚姻的观念和认识从传统的封建宗法夫权关系到近代西方婚姻自由平等观念,再到新中国以爱情基础为婚姻准则,进而到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婚姻自由需要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基础。


论中西方油画中婚俗礼仪表现的异同, 温婉成熟性感的油画新娘赏析2

审美观差异导致中西方油画婚俗礼仪题材表现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婚俗文化信仰的差异反映出审美观念和情趣的不同。相比较西方传统婚俗礼仪题材的油画大多以写实具象为表现方式,中国油画更具有丰富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布置以红色调为主,气氛欢快吉祥,寓意婚后的日子幸福美满。王沂东在吸收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表现技法的同时将中国民俗文化的审美意蕴融于一体,借鉴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将民间色彩强烈的表现性、象征性、装饰性运用到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婚俗礼仪题材和油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论中西方油画中婚俗礼仪表现的异同, 温婉成熟性感的油画新娘赏析2

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调为主,这源于罗马时代。在19世纪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白色是富裕、快乐的象征,并赋予圣洁和忠贞的意义,新娘身穿白色婚纱与唯美的爱情相吻合。中国旧时对白色运用的场合有所忌讳,随着西方文化和婚俗审美在中国的融合,大众也接受了白色在婚礼中的运用,宫立龙的《婚纱》、申玲的《新娘》都表现了西方婚俗审美对当代城乡百姓服饰的影响。同时,一些画家在油画创作中积极努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比如民间美术的各种元素,如王沂东对色彩的借鉴。宫立龙在人物造型语言上将秦汉泥塑滑稽诙谐、适度夸张的特征和写实主义技法相融合。张延昭则把中国画的写意性和抒发表达同民间造型的整体性融合在一起。这些都表明他们在探索油画本土化创作道路上的努力和尝试。

论中西方油画中婚俗礼仪表现的异同, 温婉成熟性感的油画新娘赏析2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婚姻被视为男女双方以及两个家庭之间建立的契约。而婚俗礼仪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片段和节点,是对爱情和家庭生活的憧憬和定格。通过油画婚俗礼仪题材的创作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再现和对幸福未来的追求,也是艺术家自身的努力和期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