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读八年不放弃 终于成就人生梦

 心静是水的收藏 2018-07-27

苦读八年不放弃  终于成就人生梦

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做到坚忍不拔与书为伴。这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都知道去怎么做的问题。这里要讲的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去读什么书,学会怎样去读书。读书要记笔记,要写心得日记,一天读一点,坚持不断,养成习惯形成自然。

   古云;读书即可明志,亦可陶情,穷年累月对书而无忧,于寂寞中获得无限的宁静与充实,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

   勿做书蠹,勿做书痴,勿拘泥之,勿尽信之。天道多变,有阴有晴。登山涉水,迂雨遇风。物有聚散,时损时增,不以书累,提高水平。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成就事业,但是读书还要有恒心。今天我就讲一个我的家乡真实感人的在读书进取中坚忍不拔,终于成功的故事;

 他是陕西关中古秦国旧地农村,一个农民的儿子,名叫:刘耐信。九十年代中期他开始参加第一次高考,这年他17岁,高考的成绩在他苦苦等待公布的日子里终于来到了,但他的成绩离当年高考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只差三分,他没有被录取。但他没有沮丧,第二年他在县城的西街高中开始了复读。

      他很勤劳刻苦,起早贪黑,比别人更加用功,因为他的家庭情况并不富裕,他每月只有三十元的生活费用,就这也是父母省吃俭用为他节省的,忙忙碌碌了一年,又等到了高考的日子,他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考场,打完试卷他又开始了漫长地等待,到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他又是失望了,这一年他距离当地最低分数线只差二分。 

      怎么办呢?父母的意见不让他复读了,开始和其他青年一样到省城里去找个活干,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但是他不甘心,在他苦苦哀求下他开始了第三年的复读。

      这一年他更加用功,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第三年他还是以只差三分的成绩落榜了。怎么办呢?他还是不甘心,继续哀求父母,让他再试一年,父母答应了但把他的生活费用降到了每月15元,其他自己想法解决,他开始了第四年的复读,从这年开始,每个周日和晚上他要出去打工赚取生活费。他更加辛苦了,在紧紧张张的一年后他有没有考上,这一年他只差一分,他很透了自己的不争气。

      但他不肯就此罢休,经过几天的思考他还是要复读,他就不信他考不上大学,他没有再向父母要一分钱,又开始了第五年的复读,它比别的同学更加辛苦,要打工赚取学习,生活的一切费用,好在她的姐姐体且他,不时的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周济他一下。学校也同情他为他免去了部分费用。但他的运气不好,第五年他又失败了,距离录取分数线差了六分。就连他自己也灰心了。他决定进城打工,当他去找活时,恰恰碰到了和自己第一年参加高考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同学,问了一句不禁意的话,“刘耐信你今年考到那所学校了,,,,?”他难过极了,一句话也没说回到家,又开始了它的第六年复读。

       从第六年开始,村里人开始嘲笑他,熟悉的人开始讽刺他,一般的人再不同情他,有人说他脑筋进水了,这一切他全然不顾,就是要靠大学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好在母校的老师们还被他的精神感动了,校长亲自宣布,免除刘耐信的一切费用,还特许他到学校的食堂打工,发给他一点补且。第六年,第七年,他都没考上。

      到了第八年,他的命运终于改变了,这年他以高出分数线15分的成绩被西安政法大学录取,这年他26岁,毕业后在陕西某地的司法部门干了两年,在海南省招聘公务员的考试中他被海南省监察系统录用,去了海南省,现任一个地区检察院的院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