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要谈论的港式景观,实际上不是一种景观风格,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手法、一种心境。 引言 香港风对内陆的影响并不是从回归那一年开始的,事实上自80年代起,香港流行文化就已经慢慢渗透进内陆人的生活。武侠小说、TVB剧集、商业电影、流行金曲……刚刚从压抑的政治气氛里喘出一口气的内陆民众,如饮甘露地享受这些流行文化的撩拨。虽然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有所差异,但香港文化很迅速地被内陆人接受。 风靡全国的香港明星(图片来自网络) 多元融合的香港文化(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怎样定义香港文化,荒漠也好、杂烩也好,都没有办法忽略它对大中华地区现代文化的影响。香港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始于其文化源头的多样和复杂性,一方面则由其独特的地缘环境所催生。从历朝更迭的封建中国,到英国殖民统治,甚至三年八个月的日本占据,最终回归中国,香港以一个狭小多山的土地,接纳了从东方到西方的大量文明成果。“多元”、“包容”成了香港文化的关键词。 什么是港式景观? 最近行业内又悄然开始了对港式景观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对“港式”也有不同的理解。但现实是,大家对港式的理解并没有一个标准,到底什么是港式景观,大家各说各话,云里雾里。 和流行文化一样,不同阶段,市场上会追捧不同的景观设计风格,开发商们也会接踵向流行趋势靠拢,例如前些年的新古典,再到新中式,再到现代简约。人们或许会觉得现在某某风格不流行了,当下普遍追求某某风格。如果把港式景观套入到这种逻辑中,便是对港式的误解。 港式景观关键词: 简约高效、精致细节、冷靜从容 港式景观的空间营造通常是追求简约高效的。香港是一个人多地窄的城乡空间,而大部分人口聚集于维港两岸更为狭窄的都市区内,对空间的利用效率要求极高。因此在香港,景观之于居住的功能,在空间上一定要尽量地简约,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留给香港人的景观空间本身很窄小压抑,如此,通过整洁简约的视觉空间呈现,能够给香港人带来难得的安稳感,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空间。 通过简约线条打造通透的空间尺度,高效利用有限空间 港式景观追求精致的设计元素。香港是一个经历过多重文化洗礼的城市,她很善于包容不同的理念。英国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让香港人快速地接收欧洲文化,对于精致生活的追求并没有因为狭窄的居住空间而降低。因此在景观设计的元素运用上,追求采用新古典风格的元素进行搭配。 追求精緻的設計元素 面对多元文化和风格,港式景观保持了足够的冷静。多元的文化融合,让香港景观有许多风格的借鉴,但是快节奏的商业社会使得香港人保持了一份冷静。在景观设计中,虽然吸纳多种元素,但元素与元素之前的尺度把握,呈现出难得的克制,让一切的精致呈现在规整与和谐之中。 冷静的景观空间秩序 立足于丰富的香港景观设计项目,贝尔高林为港式景观提炼出三个关键词:简约高效、精致细节、冷靜从容 把港式景观理念引入內地 2000年贝尔高林初次开拓内陆市场,三年后,贝尔高林团队在内陆完成了打响品牌的景观设计之作——广州番禺星河湾。这个作品,也是贝尔高林把港式景观理念第一次引入内陆的实践。 廣州番禺星河湾总平图 香港本土的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利用狭小空间,呈现出小中见大的效果。面对星河湾,虽然提供的空间更加宽裕,但这种理念没有被摈弃。 效果图与实景图 景观打造过程中,贝尔高林提出崭新的概念——消防通道的景观化处理。通过对道路的合理规划,结合消防要求,在简约的动线空间中赋予消防功能。 通过景观化处理为消防通道赋予更广的空间意义
从设计到落地,每一处细节都保持精致 对多元文化的拥抱,若不讲究尺度上的克制,容易陷入冗杂的局面。香港人长久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接纳与舍弃的过程中练就了冷静从容的尺度感。星河湾项目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冷静。例如,石景之余叠水或者植被的点缀,点到即止,不喧宾夺主,让两种元素从容互生。 将港式景观自然地融入内陆土壤 十多年来,从星河湾开始,贝尔高林始终坚持港式景观的理念。然而内陆环境终究与香港不同,思考如何因地制宜时,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象,而是成千上万个环境、气候、文化完全不同的城市或乡村。每一次读懂城市、认识地块、与甲方沟通需求,都是一次对项目土壤的严格解读与剖析,在这个过程中让港式景观的精神以最大程度完美且自然地融入到内陆土壤中。 成都 新鸿基·悦城实景图(图片摄于2018年) 回到悦城 让时间检“悦”一座城 新的项目总是更容易吸引目光,但景观人心里都明白,照片只是一瞬间的记录,是否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是景观生命力的有效验证。 回忆彼时项目落地,在成都市场引起巨大反响。回顾几年前,成都的住宅市场,特别是非豪宅项目,对景观价值的接受并不比如今,业主对景观的要求也并不高,当新鸿基悦城进入市场后,甲方考察团队接踵而至,感受超前的景观设计。譬如,彼时的植物设计,多以观花为主,人们尚未意识到植物的叶子也具有观赏的价值,贝尔高林通过多层次的植物搭配,让业主在不同季节感受树叶之美,可以说是一种超前与引领。 新鸿基·悦城丰富的植物层次(图片摄于2016年) 新鸿基·悦城丰富的植物层次(图片摄于2018年) 新鸿基·悦城 景观概念设计总平图 新鸿基·悦城 一、二期总平图 步入 ▏最高效地感受景观氛围
一期主入口平面图 一期主入口手绘透視图 一期主入口立面图 “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贝尔高林试图用最高效的手段丰富阶梯的生命张力,随阶梯而上打造梯级叠水,这是自然且巧妙的空间礼序。几何形态的梯级叠水呈现出现代简约的线条,人行走而上,与水自然地擦肩而过,这是对自然最高效的观赏。港式景观哲学的思考,在这里获得自然的融入。 一期主入口实景图(图片摄于2016年) 一期主入口实景图(图片摄于2018年) 稍不注意,不把握好尺度,这种手法便容易显得臃肿。而深谙港式景观哲学的贝尔高林在艺术面前保持了克制:适当的植物搭配,让植物层次融入地形层次;多样却不冲突的地面铺装,让步伐适应归家的心境;水景的分布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一切显得冷静、淡然、不放肆。 主入口软景布置图 一期主入口鸟瞰图(图片摄于2018年) 沉浸 ▏在每一处空间感受精致 每一个空间有每一个空间的性格,这是属于景观的活力与内涵。择一处空间,休憩于其中,可以体味不一样的感受。而港式景观理念,希望能够在不同的空间呈现不同的精致。精致,一方面是细节的完美,一方面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些细节,放在十年前让人耳目一新,放在当下仍然让人过目不忘,甚至遥望未来也不会觉得过时。这是港式景观哲学所提出的精致。 一期景观功能分区图 二期景观功能分区图 从一期到二期,通过水景连接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每个区域相互独立,性格各异,它们与人的关系,不像是人与景,更像是成熟的人之间的沟通,是君子之交,平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一期主花园区域平面图 一期主花园区域手绘 一期主花园区域实景图(图片摄于2016年) 一期主花园区域实景图(图片摄于2018年) 二期实景鸟瞰图(图片摄于2018年) 二期实景图(图片摄于2018年) 恒久▏铺装,不仅仅是铺装 对贝尔高林来说,铺装不是铺装这么简单而已,不止是硬质石材的填充。在步道中,铺装融入行走的节奏,引领人们的心境;在休憩空间里,铺装让人沉淀、让人静心、让人享受逗留的乐趣。达到这种效果,则必须丰富铺装的肌理、呈现恒久的生命力。 一期铺装细节(图片摄于2016年) 一期铺装细节(图片摄于2018年) 上面提到港式景观理念中强调简洁的空间秩序,而香港文化对精致的追求又近乎苛刻。路面铺装是构建空间秩序的重要一环,让铺装呈现生命张力,并严格地落地,便是对精致最高的追求。 二期铺装细节平面图 二期铺装手绘效果图 二期铺装实景图(图片摄于2018年) 当我们谈论“港式景观”,我们在谈论什么? 成都新鸿基悦城可以说是港式景观理念在成都这个城市的一次融入与落地,回顾这个项目,以几年之后的眼光来审视,依旧经得起推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