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诗韵《筷子》同题

 WENxinHANmo 2018-07-27

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筷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此为题,旨在理解它的真正内涵“团结”!!!(本期排序,按每种题材的投稿先后排列)


绝    句


许淑云

筷    子

甘苦相随不逞强,并肩进退共担当。

同心守得流年伴,漫品沧桑意未央。


李永祥

筷    子

竹箸平生甚好强,齐排共进勇担当。

道声辛苦人人伴,身世光荣用处良。


李    鑫

筷    子

筷子一双随我行,三餐桌上打头兵。

分工前后无名利,不似刀叉盘里争。


单玉金

筷    子

竹箸成双我与妻,相扶相助共高低。

同心但得香滋味,合力方能步难梯。


陈白丁

筷    子

挑挑拣拣枉咨嗟,肥了饥肠瘦了牙。

料得身孤多不用,连横结对乱交叉。


艾瑞克

筷    子

不与金矛论短长,炎黄智慧手中藏。

人生滋味逾千种,入口随心细品尝。


单玉金

筷    子

独木难成一片林,君看筷子韵情深。

中华老祖传于世,兄弟同心土变金。


李永祥

筷    子

投合夫妻并一乡,齐眉举案聚华堂。

同甘共苦青春伴,阅世今生美德章。


周世精

筷    子

手足相连兄弟情,不争长短并肩行。

同甘共苦经霜雪,团结和谐盈笑声。


青    草

筷    子

孪生兄弟并肩长,难舍难分手里忙。

纤瘦一生何煎煮?三餐日日我先尝.


马兴明

筷    子

同甘共苦两兄弟,咽菜吃糠相互依。

世道变迁鱼肉美,他人腹满我充饥。


五    郎

筷    子

棱头圆脚两肝肠,进退同肩有法章。

软硬炎寒皆不惧,酸甜苦辣总先尝。


庄泽洪

筷    子

孪生兄弟不离分,携手助人尝素荤。

冷热苦甘同试探,三餐伴我醉醺醺。


瞿江红

筷    子

细琢精雕两弟兄,齐头并进任君行。

酸甜苦辣都尝尽,探海攻山共出征。


张殿军

筷    子

山珍海味必先尝,华夏通餐样样忙。

苦辣酸甜浑不怕,人生少我怎能香。


坐    隐

筷    子

春秋冬夏长相守,苦辣酸甜不独扛。

缘份一生天注定,依依作伴影成双。


段文华

咏筷子

经霜浴雪出深山,玉箸成双列席前。

味道软酥先品鉴,助人口福不知年。


吴光华

筷子吟

酸甜苦辣味津津,阵摆八仙对对亲。

千古文明由此始,卫生讲究日翻新。


赵振良

筷    子

祖宗传宝给儿孙,宁直不弯一对存。

淡饭粗茶先果腹,更为日后掌乾坤。


夕阳如歌

筷    子

形影常随赴宴忙,高低贵贱不思量。

双双静待投真主,苦辣甜酸喜品尝。


吴军华

筷    子

纤纤玉箸出深山,携手同心共苦艰。

若问此君何似我,平生宁折不曾弯。


罗金平

筷    子

挛生兄弟恋庖厨,世路沧桑有也无。

虽不能言犹解语,啐尝五味酿宏图。


如    嫣

筷    子

风雨同心结伴行,应怜筷子亦关情。

杂陈五味诸多事,共与君家慢慢评。


姚运霞

筷    子

犹似同胞两个郎,棱头圆脚体形光。

无论富贵贫家里,一日三餐五味尝。


威信度

筷    

一日三餐岁月长,酸甜苦辣汝先尝。

油煎水煮均无惧,品遍人间四季香。


人间过客

筷    子

美味佳肴共品尝,平生朴素不轻狂。

迎来送往千般客,小箸风流万世长。


郭汉溪

筷    子

竹木修身伴食旁,指间岁月话情长。

新欢出对文明礼,苦辣酸甜共品尝。


李茂发

筷    子

夫妻出入影相连,常聚厅堂共比肩。

品遍人间千种味,齐眉执手度流年。


谷雨茗

筷    子

悠悠岁月三千载,草木金银各取材。

恩爱鸳鸯双戏水,贫穷富贵不离开。


遥知不是雪

筷    子

一生正直倍衷情,成对成双百味迎。

他日形单何独处,炊烟一缕是柴荆。


于钦科

筷    子

筷如夫妻成双对,兄弟如筷共担当。

纵有千般酸苦辣,直来直去美名扬。


小灌木

筷    子

孪生姊妹舌尖忙,痴爱珍馐少问汤。

过尽红尘千百味,从容仪态度圆方。


冰山雪莲

筷    子

竹影婆娑五指缠,人生百味总相牵。

同舟共济担风雨,悟道真情做二贤。


陈代南

筷    子

赴汤携手两扶搀,尝尽酸麻苦辣咸。

合力同心厮鬓耳,淡中滋味也缠绵。


朱四祥

筷    子

出双入对历风霜,甘苦辛酸共品尝。

何惧刀叉来进犯,初心不改立东方。


李彩兰

筷    子

木声竹韵像牙身,价位悬殊共曲伸。

苦辣酸甜同品味,七情六欲地天人。


孙玉敏

筷    子

平平淡淡俩夫妻,一日三餐相伴兮。

苦辣酸甜怡共品,山珍海味不痴迷。


蒋卫东

筷    子

挥箸春秋需美酒,佳肴玉色引君临。

轻舒一点乾坤指,自古诗词醉里寻。


无    寒

筷    子

人生百载瞬间流,美味佳肴伴酒酬。

无有哀愁无有怨,挟来挟去挟春秋。


王治群

筷    子

夫唱妻随韵意长,纯真正直赞誉扬。

无须巧扮身清洁,苦辣酸甜共品尝。


艾瑞克

筷    子

高山流水少知音,伯雅钟徽友谊深。

竹箸一双如手足,粗茶淡饭养禅心。


云淡风轻

筷    子

单木不成林,千松满岭阴。

一人孤独影,和睦悦弦琴。


往事随风去

筷    子

也入糟糠面,饥时独占香。

年丰餐百味,先口任君尝。



筷子名字由来

筷子的“筷”字是怎么发展演变过来的呢?这个称谓起自明代,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一书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庄,讳‘翻’,以‘箸’为‘快儿’。”原来,“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日本人没有这种忌讳,因此日本把筷子叫作“箸”。筷子乃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后人就把“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律    诗


康有才

筷    子

诞生之日便开张,举手衔来美味香。

傲骨铮铮钢铁性,善良款款淡咸尝。

炎黄瑰宝流千古,华夏文明传四方。

和睦同行成事业,相扶到老不悲伤。


李万金

筷    子

锅碗瓢盆奏乐章,指挥上阵比疯狂。

聘厨喜炒敲锣鼓,请友欢帮奉贾商。

谁办新鲜珍味展,吾来恭敬爱卿尝。

虽存异议常相撞,兄弟双双共品香。


周著久

筷    子

伴随人类五千年,乐握择优主动权。

肥瘦拣挑非己意,素荤取舍任君牵。

迎来无数匆忙客,送走几多过往员。

筷早刀叉华夏创,文明智慧古今传。


杨素习

筷    子

优材适度定身量,远古居家生活帮。

昔日双双无色彩,如今捆捆嵌诗行。

千金席上贪婪见,百姓盘中苦涩尝。

拨拌夹挑堪绝配,参评智慧数东方。


沧    海

筷    子

耿耿双杆七寸长,连横合纵不参商。

孤支断折形孺子,比画筹谋动汉王。

贫富平凡天下味,兴亡几度马前觞。

乾坤鼎沸英雄事,投箸今朝可啖汤。


海上明月

筷    子

不争长短食为天,国粹加身自有年。

取舍百材惟曲直,穷通万象只方圆。

当头况味无须识,过眼容华似觉烟。

历尽红尘还洁质,相知与对共成眠。


一抺夕阳

筷    子

此物生来兄弟身,刀修斧篾出霜筠。

闲从百宴酬宾客,淡散千家事主人。

五味佳肴无意富,三餐简馔不言贫。

情随巧指和谐见,勠力同心性本真。


辨    子

筷    子


成双便是主人公,五指轻弹两袖风。

相顾无须争饭碗,分离不为取雌雄。

如名暗锁千家内,似法深藏百姓中。

默默沾唇犹共食,思愁玉帝闯关东。


叶传德

筷    子

皆夸哥俩一般长,形影相从秉性良。

苦辣酸甜同品鉴,辱荣祸福共担当。

成双入对和为贵,蹈火探汤顺即祥。

合力凝心承己任,鞠躬尽瘁永流芳。


李新民

筷    子

修身心净抱团眠,伴守凡尘岁月牵。

入对成双荣与贵,夹挑有品味和鲜。

人前莫要论长短,席上还须总并肩。

百态生涯随起落,咸来淡去已悠然。


吴军华

筷    子

玲珑玉体净无尘,兄弟同心情自真。

历史长河留魅影,中华广域数家珍。

黄昏也伴扶犁手,深夜还亲玉女唇。

食得千餐知况味,高朋满座焕青春。


渔歌唱晚

筷    子

酸甜苦辣喜先尝,不与他人争短长。

四嫂三姨喜清淡,八哥九弟塞肥肠。

威威仆役签单据,戚威主人掏现洋。

往日传奇说今日,店堂故事演荒唐。


宋信群

筷    子

孪生兄弟一般长,四海亿家三顿忙。

鲜嫩佳肴盘里夹,雅醇美味口中尝。

真诚品格源青竹,朴实作风书丽章。

先祖聪明奇迹创,千秋功绩永流芳。


温贵君

筷    子


出入总成双,身材一样长。

同心经苦辣,携手品沧桑。

茅舍能迎客,宫廷可敬王。

生来年代久,起始问炎黄。


于文生

筷    子

出入弟兄缘,炎黄代代传。

足为昭大地,首是喻高天。

食味都尝尽,人情皆看全。

相扶知冷热,同命共流年。




词    部


郁金香

鹧鸪天·筷    子

苦辣酸甜笑品尝,汉家麒阁泽邻邦。朱弦宝筏吞山海,玉柱金绳纳土疆。

同富贵,共沧桑,五湖四海任驰张。双双今世超凡度,休说芳尊短与长。


张殿军

庆宣和·筷    子

佳日三餐我最忙,仔细端详,海味珍馐入柔肠,顺畅,顺畅。


紫风铃

卜算子·筷    子

修身觅佳肴,樽酒齐肩备,笃意相随数千年,尝尽人间味。

纤竹洒泪斑,指上思行退,宴尽杯残任长短,执手筒中对。


悠歌浅落

临江仙·筷    子

深岭临风摇竹梦,双双携手千家。清羹绮宴任喧哗。代人尝百味,冷暖渡生涯。

浩渺光阴心共济,惯看杯酒凉茶。千般过眼泪痕赊。古今甘苦意,不做别离嗟。


二月春风

卜算子·筷    子

我本住幽篁,断骨方归道。历史长河别一格,胜似刀叉巧。

赴宴并肩行,相济诸君犒。今古三餐技一绝,独具中华窍。


同题作业格律不做校验,只作展示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