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树的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

 昵称58188923 2018-07-27

  本文并非植物学或茶学专业论文,写作目的是通过尽可能简单地解释繁殖方式对植物体,特别是叶片发育的影响,帮助茶友们理解普洱茶生长形态、管理方式分类的理由和基础。

  植物的繁殖,有三大类: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与营养繁殖。

  种子植物,是有性别的,两性细胞结合后产生种子,以植物的种子进行繁殖的方式,就是有性繁殖,也叫种生。包括人工杂交育种。种生的新植株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生命力强,富有遗传变异性,寿命长。

  无性繁殖,不经两性细胞结合,通过无性孢子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孢子植物,如蕨类、菌类、苔藓等,都是这种繁殖方式。

  广义的无性繁殖,包括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由植物的部分营养器官,根、茎、芽、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个体。传统的人工无性繁殖方法有:分生、压条、扦插、嫁接等;微体繁殖法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花粉培养等。

  无性繁殖苗只具有亲本的遗传特性,不易产生变异,可以早开花、早结果,但根系弱,寿命短,继代繁殖可以产生退化现象。

  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相比较,优点是不易发生变异,可以稳定品种。缺点是先天根系弱,寿命短,及可能产生退化。

  所以,无性繁殖技术的适用范围和运用方法,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观赏性植物,采用无性繁殖,品种稳定了,其外观的形态也相应稳定。食用及药用的植物则不同,植物根系的形态和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植物体发育的强壮程度;根系吸收土壤中养分的能力,根系的深度决定的它吸收不同土层内养分的可能性,更直接影响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口感、内质。

  北方人多喜食的香椿芽,旧时都是春季取香椿树上新发的嫩芽食用,香气浓郁,口感独特,却稀少。近年来,采用扦插的香椿随处可见,四季都可以吃到了,却因为扦插苗只吸收地表土的养分,香气不见了。这种以前寻常百姓家在春季可以用来馈赠亲友的稀罕物,现在摆在菜场里已少人问津了。

  像这种因为改变了食用植物的繁殖和种植管理方式后,口感品质也随之改变的例子还很多。可见,仅有品种是远远不够的。

  说到茶树,无论是中国种的中国茶,还是阿萨姆种(普洱种)的云南茶,在它们自然繁殖的时候,原本和香椿树一样,都是乔木,还是野生的,很高大。变成小乔木,和人工驯化有关,变成灌木,则是因为改变了繁殖方式,压条、扦插,都可以把乔木改变成灌木。与此同时,也会有极少数受到环境限制变为灌木的例子,极少,且成因比较复杂,不具代表性,不赘述。

  前一篇文章讲了乔木与灌木的区别,这篇文章就是解释这种外部形态变化的成因,和它们之间真正的内在区别——根系不同,甚至成长规律都不尽相同,导致叶片的生长条件和内含物质不同。

  有性繁殖的种生苗有一条由种子的胚芽发育成的中轴根,有强烈的向地性,幼苗的中轴根可以深入土层23米。其余各级侧根、细根、根毛都是由这条中轴状的主根生长而来的。而种生苗在幼苗时期,主根的长势旺盛,根长往往大于根幅,也就限制了它枝叶的生长。所以,幼年期的种生茶树苗叶片发育得不够好,量也不多。就像我们时常见到的那些乔木状的小树苗,先长高,才渐渐茂盛起来。种生的小茶树也是这样,它要把根扎到一定深度,再发展根的幅度,根系茂盛了,枝叶才随着茂盛,这时才能开始采茶,这些小树所产的茶,口感品质虽然还赶不上它们的长辈——那些生长了几十年、过百年的大茶树,但它们的根扎得够深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值得期待。而这个生长过程需要花费时间等待。

  茶树的无性繁殖,早期是用压条的方式,野放茶园中那些较高树龄的灌木状茶树应该就是了。后来因为压条繁殖速度慢,就多采用扦插育苗了。现在的中国茶,大都是这种方式,云南的良种茶,也是用这种方式。

  无性繁殖的茶树,根是由枝条入土部分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分化而成的不定根,有23条可向土壤深入发展,入土1米以下,其余多种侧向水平方向发展。扦插的茶树苗不需要花费时间去扎根,幼年期根幅发展就较快,故枝叶茂盛得也较早,仅需3年就可以开始采摘了。这种茶树因为根系入土不够深,所以只能吸收表层土里的养分,叶片的内含物质注定不可能丰富。如果土质和土层本身没有问题的话,只要种植的间隙够,茶树得以自由生长,多年后,它的主根还是会更深入些,所产茶的品质也会逐渐提升。那些五、六十年树龄的灌木状野放茶,现在品质已经很好了。可是一但密植,幼苗们水平发展的根系交错在那狭小的地下1米深的范围内,争夺着原本就不多的养分,势必导致它们发育的先天不足,往后的发展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茶树繁殖、种植、管理方式,是历史形成,也是目前的现实。对于那些在人为的恶劣条件下,挣扎着存活了二、三十年的茶树,我们真的不该,更不忍心去鄙视它们。但是人呢,茶树用自己的生命所发出的诉说,你们听到了吗?抑或是根本不屑于去听,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你们口中的消遣和假以牟利的工具?

  一份关于中国茶的资料中提到:“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到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无论是专家还是有经验的老茶客,普遍认为普洱茶的原料,以百年至三、四百年的茶树最优,口感佳,内含物质丰富,宜饮宜存。这些茶树生长出叶片可以制出好茶,只是空活了百岁以上的时间?还是与它们的根系状态、种植管理方式有关?如果中国茶只有三十的寿命,它们又何以如此长寿呢?

  曾经名扬世界的中国茶,品种真的劣于云南茶吗?云南茶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当年,茶树们都处于野生状态,人们发现了一部分野生茶树的价值,开始尝试种植、驯化它们。这于人于茶都有益,茶树有了人的照顾,更好地生长和繁衍;一部分人靠自己的劳动种茶、制茶,从中获利;还有更多的人可以享用到茶的滋味了。人和茶,就这样和平共处,互惠互利了很长时间。那是在人还懂敬畏自然的时代。

  终于有一天,人不再敬畏自然了,他们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他们想要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中国的茶,中国人喝到还不够,最好全世界人都喝中国的茶叶,多风光,多赚钱。可是哪有那么多的茶叶呢?于是,单位面积里的茶树苗越种越多。这还不够,因为种生的茶树见效太慢了。无性繁殖可没有那么麻烦,扦插苗种下去第三年就可以采茶了,多好啊。产量有了,可是,那么多的茶树,去挣夺一小块地表土里养分,它们能活得好吗?没有关系呀,我们有现代科技,我们有化肥,有农药呢,不怕你不好好长。长是长了,那茶还是原来的茶吗?

  或许,人真的很强大,可以改变自然。自然万物那么柔弱,逆来顺受,它们当真善良到不会报复吧?

  或许,只是喝茶,不用明白这些,不用管那么许多,反正好喝的中国茶已经罕见了,我们不是还有普洱茶喝吗?等到好喝的普洱茶也没有了,我们还可以喝台湾茶、印度茶、缅甸茶、越南茶……

  或许,风水轮流转,我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又能喝到好喝的中国茶、云南茶了。至少,茶树,早已向我们证明了,无论人类怎样,它们都可以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


关于此文更多讨论请至经典普洱实名制论坛 http://bb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