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出了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周培公,可以说此人的出现影响着整个大清王朝的历史,也为康熙的鼎定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连死后,康熙都停朝一日为之守灵,是死后让康熙皇帝停朝守灵的唯一大臣。那么此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功绩竟然得到了如此的礼遇。 1劝降王辅臣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此时朝廷几乎压上了所有的兵力去征讨吴三桂,没有多余的兵力再来对付王辅臣,正在此焦头烂额之时,周培公向皇帝献策,王辅臣所处陕西,向北可进逼京城,向南可出兵吴三桂,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按照目前的形势此人可以说左右着整个战局,欲剿灭吴三桂,必先要稳住此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征讨王辅臣,周培公献上平凉策,为免生灵涂炭,又自荐劝降王辅臣,康熙帝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这在当时满汉有别的情况下是极大的殊荣)。而周培公也不负众望,劝降了王辅臣,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解除了朝廷最大的危机,奠定了剿灭吴三桂的大好局势。 2献策征剿噶尔丹 周培公在劝降王辅臣之后便任山东登莱道,因与当地官员政见不同而辞职归隐。到了1690年噶尔丹反清,而赋闲的周培公却一直留意天下大势,对于噶尔丹的作乱当然也是有所准备的,便立刻写了“折子”向皇帝献策征剿。康熙帝采纳,任命周培公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另一方面康熙将周培公调至盛京也是为监视他:因为周培公作为汉臣所拥有的功劳太大,为朝廷许多大臣所不容) 3盛京任上绘制清朝疆域图 聪明的周培公当然知道康熙将他调至盛京的原因,对此他毫无怨言。哪怕康熙十余年来的不闻不问,也一直尽职尽责。不仅如此,他还翻阅了很多史料古籍,较为精确的绘测出了大清的版图,这在当时可是独一份。康熙四十年,康熙前往盛京看望周培公,在康熙欲走之前,将自己手绘的大清版图交给了他,并卒于任上。 推测: 以上这些均是有史可查的,但是从周培公因功高被贬一事来看,周培公的功劳绝非以上三点,首先因为就这些功劳而言,还不足以引起皇帝的猜忌,更别说是圣明的康熙皇帝了。 然后就是关于周培公的史料匮乏,关于他的记载也是寥寥几笔。从这里也可看出当时对他的功绩是讳莫如深的,因为自古皇帝都是没有错的,史学家自然也是要为皇帝服务的。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周培公却曾为康熙出奇策,力挽狂澜,功高盖主。 周培公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上的丰功伟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