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看章丘】这个古村有“一街二阁五庙八门七十二巷”

 爱看章丘 2023-09-25

公众号爱看章丘

文祖村,地处鲁北平原和泰沂山脉的交界,为南北通衢之要道。境内山川起伏,丘陵连绵,地势险要,古往今来都是齐鲁重镇。

文祖村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这里便有人在此聚居。1500年前东晋南北朝时期,这里设立了侨置广宗县。关于“文祖”地名的由来,据《山东通志·通记》记载:“丙辰七十有三载,舜受终于文祖。”《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记载:"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尧禅让于舜,舜耕历山,罢武兴文,稳定一方。后人为了纪念这一盛举,建“尧文德之祖庙”。“文祖”一词,当为托古建庙而得名。

旧时的文祖古村,有“一街二阁五庙八门七十二巷”。一街是指文祖的南北大街即齐鲁古道,两阁是指玄帝阁(北阁)、文昌阁(南阁),五庙是指三官庙、关帝庙、龙王庙、石大夫庙、泰山奶奶庙,八门是指北边长之门、对麓门,南边通鲁门、寿川门,东边望晓门、振享门,西边向华门、治安门。

随着岁月沧桑、历史变迁,大多数的亭阁庙宇都已不复存在。在文祖南村中部,还有大士阁保存基本完好。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士阁为石砌券门结构。一条青石大路自门洞中穿过。大士阁宽12米,进深9米。门洞高4.5米,阔3.5米。门洞南面正上方有石刻的门额,门额的字迹已经严重破坏,无法辨认。

曾有碑文记载,大士阁建于明代,可惜碑已不存。

在阁南面门洞东侧有同治八年的“重修府君殿碑记”,还有一块道光十年的残碑斜靠在石墙上。

大士阁的北面东侧,有一个小门。门内有石阶可攀登到阁上。



顶上为长方形平台。原先建有文昌阁。现已不存。只残留有石砌的Y字形印记。文昌阁供奉的应该是文昌帝君,大士阁供奉的应该是观音大士。至于此阁何时为文昌阁,何时成为大士阁,已无从查考。

阁的东侧有一青砖小屋,不知是钟鼓楼还是配殿。

阁的西侧是一块空地。空地上有一盘石磨和一座石碾。

穿过大士阁的青石大道就是文祖古村的“一街”——齐鲁古道。门洞内的青石还是古道原来的石头,几百年的人踩马踏,青石已经被磨的十分光滑。

门洞以外的古道青石早已不复存在。为了恢复齐鲁古道的风韵,彰显美丽乡村的古韵特色,古道修复工程正在实施。


工匠们顶烈日冒酷暑正在加紧施工。力争早日恢复齐鲁古道的风采。

古道两旁,古香古色的老宅门比比皆是,有率众修筑齐鲁长城锦阳关城墙的李世墉故居“舒德堂”,有清朝“武痒生”李振儒故居,还有一代鲁商“永字号”创始人马锡田宅院旧址。

人民公社时期的供销社大院还保持着原貌,门口上方水泥制作的五角星充满了时代的特色。



“七十二巷”呈东西方向规则地分布在古道两旁。悠长的石板路将人们带入那幽深的老巷。


街边威严矗立的石狮,据说是古驿站的守门石狮。

在古道的北头,还有一处古井。古井早已废弃多年,支撑辘轳的石头已经东倒西歪。井边耸立的石碑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有碑额上的“大清”二字尚能辨认。


文祖,重文尚德,古韵悠悠,原汁原味的老街古巷,在质朴自然中悄然撩拨着难忘的乡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