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都说“看”电影! 但你知道,有时候电影还能“听”吗? 没错,影单猫今天就要介绍这样一部又好看又好听的电影 ——《醉乡民谣》。 《醉乡民谣》讲述的是一个民谣吉他手追寻梦想的故事。 其中,它不仅故事打动人心,里面的配乐也好听得不得了。 影单猫强烈推荐你点开下面这首电影的主题曲,来一起感受这个故事。 被世界遗忘的歌者 一切,都得电影中这个落魄歌手“勒维恩”的故事说起。 他的原型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民谣歌手戴夫·范·朗克(Dave Van Ronk)。 戴夫·范·朗克是谁? 你很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 因为他最著名的一个身份不过是——鲍勃·迪伦的吉他老师(还是传闻中)。 据说,在还未成为巨星之前,鲍勃·迪伦曾穷困潦倒,不名一文。 正是戴夫·范·朗克给他介绍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教会了他民谣弹唱技法。 后来,鲍勃·迪伦迅速走向了聚光灯的中央,成为了世界级的著名巨星,甚至连诺贝尔奖都对他青睐有加; 而戴夫·范·朗克呢?却根本没有人在意他去了何处。 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著名的导演科恩兄弟才把它搬上了银幕。 对于科恩兄弟而言,这部也电影很反常,打破了他们平常黑色,暴力的标签。 全片基本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 只有淡淡的几首带着淡淡忧伤的歌,淡淡地衔接起整个故事。 但它却拥有独有的魅力,轻易地就能让人沉迷,回味无穷。 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 电影的开头,便是主角勒维恩在小酒馆昏暗的灯下,唱着自己所作的一首歌。 《hang me》 绞死我 哦 绞死我 我将不久于人世 绞刑我倒不在乎 但是要长眠在坟墓 可怜在世间我曾游走四方 这首令人心碎的歌词,正是勒维恩一团乱糟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没有收入,唱片没人买,还要厚着脸皮,辗转睡在朋友家的沙发地毯上。 甚至连搞大了一个朋友老婆的肚子,都拿不出钱解决。 想同情他吗? 可你马上会发现,一切也都是他“咎由自取”。 勒维恩对音乐的态度,“认真”到了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可笑的地步。 曾有教授欣赏他的才华,好心收留他在家中借宿,只让他在饭桌上唱一首歌助兴。 结果他把吉他一甩“我唱歌不是为了他妈的跟你们玩客厅游戏。” 曾有人邀请他做乐队里的和声,他却不屑地说“NO”。 他也不愿意写一些迎合市场的流行歌曲,只愿做忠于自己的音乐。 最终,在众人奚落同情下,他决定在风雪夜搭顺风车,奔向芝加哥,挽救自己的音乐梦想。 如果他真有那种才华,那么一切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他在芝加哥找到了唱片经纪人,让他听听自己的歌。 在他演唱完一首歌后,唱片经纪人这样说:“你还行。” 还行,不够好,也不够坏。 对于一个“追梦者”来说,还有比这更坏的答案吗? 此时,芝加哥的夜晚,比任何时候都要冰冷。 勒维恩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继续这操蛋的追梦生活;二是向命运低头,回去当个海员。 而当他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要把“梦想”稍微放一放。 生活又再一次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他发现,他弄丢了海员证连补办的钱都交不起。 电影的最后,一切都和电影开头一样。 他又回到了当初那间破烂的酒吧,带着破烂的吉他,继续唱着那首让人心碎歌。 《hang me》 绞死我 哦 绞死我 我将不久于人世 可怜在世间我曾游走四方 在那里我立下足 爬上高山 肩上扛着步 枪手上握着短剑 在世间我曾游走四方 “失败”有意义吗? 如果说,一百万个勒维恩中总会有一个成功者。 我们大多数时候,在银幕上会看到那百万分之一。 但科恩兄弟却选择了这个分母的故事—— 失败的勒维恩,最终还是那个失败的勒维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太残忍了,因为它太像我们的生活了。 我们都怀揣梦想,为之奋斗过,拼搏过,但却很少等来那如戏剧般的高潮。 大部分时候,我们被彷徨,失意,停滞不前所困扰着。 最终,就像勒维恩一样,转了一圈后,发现生活什么也没有改变。 只是,每个人在看完这部电影后,也都会不会忍不住问自己—— 这种“失败”是没有意义的吗? 在《醉乡民谣》中,我们不知道勒维恩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他是会继续坚持梦想写下去、唱下去,继续落魄下去;还是会补办海员证,出海远行。 但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一切都不重要。 电影中,最最闪着亮光的—— 正是他在舞台上完全投入地歌唱的时刻; 是他为自己的音乐骄傲和自豪的时刻; …… 而即使是失败的道路,也会有这些渺小的、不起眼的,也总会有这些值得全心全意去珍惜的时刻。 不是么? 谁又敢说我们不是一样呢。 都是渺小的人,被侮辱过,蹂躏过,伤痕累累,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熬过这些困窘的生活。 但在《醉乡民谣》中,我们能获得那么一点力量—— 即使迈出了脚步,即使最后又回到了原点。 但我们也能说,这是我生命值得珍藏的经历 |
|
来自: 昵称3940972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