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沙本地话课堂

 国民一员 2018-07-28

【前言】还是那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成了精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各地方言。川沙,虽与浦西仅一江之隔,互相之间语言上的交流也基本不存障碍,但川沙长期以来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方式、人口迁徙的不同导入来源,等等,导致川沙本地话与浦西话相比在语气、语调和发音上存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在个别用词上甚至大相径庭。不过,在当下,随着经济和社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们的语言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加广阔的平台上不断并且快速地融合。由此,对于川沙本土方言而言:

To be or not to be,thi is the question.



格due


在川沙乡下的田间,常见一种长不大的形似癞蛤蟆的两栖类爬行动物,其雄蛙体长38~42mm,雌蛙体长43~49mm,约相当于癞蛤蟆的三分之一,川沙本地人俗称其为“格due”。小时候,用剥去皮后的“格due”的腿作诱饵,是钓小龙虾的绝佳利器。很久以来,本编一直渴望了解其学名,但始终未果。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它的正式学名叫泽陆蛙,一种在江南有着广泛分布的小型蛙类。人们因吸入冷风或吃辛辣食物等引起的打嗝不止,也叫隔噎,川沙人称为“捉格due”,意喻“格due”在肚子里上下窜跳,真是十分形象、逼真和诙谐。除器质性疾病外,“捉格due”虽非大疾,但令人难受不已、坐卧不安、不可终日。在川沙当地有以喝热开水来缓解和消除“捉格due”症状的土法,但从有关资料看,这一土法并非有效和科学。





米长鱼


银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的一年生鱼类,以前在水环境良好时,在川沙一带的江河湖沟中常能发现其踪影,在菜场买到的鲫鱼、鲢鱼等中,也偶有银鱼混迹其中。银鱼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银鱼跑蛋是苏沪一带一道名菜,名闻遐迩在川沙本地,因银鱼形似长的米粒,故将其俗称为“米长鱼”。旧时,在川沙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与“米长鱼”有关的凄美传说:相传,在川沙城外生活着一对恩爱夫妻,夫因遭人陷害,被官府缉拿,官老爷因收受了贿赂竟不问青红皂白即判其死罪。妻为证明丈夫的清白和无辜,当着官府老爷和衙役以及数百名乡亲的面,勇敢地从大石桥上跳下了水下铺满了带刺铁扎龙的三灶浜中,瞬间化成了成千上万条洁白如玉的“米长鱼”。一时城内百姓群情激愤,怒斥官府。官老爷怕事情闹大,迫不得已释放了丈夫。




沉头牙


智齿,也有称尽根牙,因其在人生长至十六之二十四岁间、智力发育基本成熟时长出而得名,长于牙床的最里面,一般为四颗,左右两边各二颗,上下对称。由此,在长全四颗智齿后,人的牙齿总数通常为三十二颗,其中起主要咀嚼功能的为二十八颗。也有些人的智齿只长二颗,个别的甚至终生一颗都不长。据说,智齿和阑尾一样是人类进化进程中残留生理现象,未来的人类,随着食物的不断精细化,牙床渐次变窄,智齿将不复生长。智齿,在川沙本地话中俗称为“沉头牙”。“沉头”含有靠边的意思,由此,其名也还算妥帖。旧时,在川沙民间流传着人的牙齿越多越有福气的说法。据传,一个人长有三十六颗牙,那此人定将吉星高照、运运亨通、家业兴旺,不是发大财就是做大官。当然,从现在科学的角度看,这显然毫无根据。




望舍姆


在川沙本地话中,将生育不久的产妇称之为“舍姆娘”,而将亲朋好友、邻舍亲戚对“舍姆娘”和新生婴儿的探望称为“望舍姆”(发音近似于mang so mu )。至于“望舍姆”这一说法的来由,本编未能查到相关资料,由衷地渴望博学、博识的看官补证。旧时,“望舍姆”的日子,不像现在只要在产妇出院后任何时候都可以,初次探望应在生育后的第三天。这一天,接生婆会到产妇家查看婴儿脐带的剪痕并为婴儿清洗。借此,东家设宴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吃“生三朝”。受邀者会带上桂圆、核桃、红枣、红糖、云片糕等贺礼前去探望、道喜。后来,随着妇婴保健知识的普及,仅生育后三天的“望舍姆”人来人往、环境嘈杂,不利于产妇的休养和婴儿的健康,故渐次改成为吃“满月酒”或“双满月酒”。




捉出媒人


甚或一直到解放初期,川沙偏居一隅,相对闭塞,和其它许多地方一样,青年男女基本都按父母之命、媒妁之约来完成婚配。解放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男女两情相悦、自由恋爱逐步被接受。但是,对老一辈人而言,父母之命可以废除,媒妁之约不可逾越,否则似乎变成了私定终身。所以,即便是自由恋爱,男女两家也还要各自请出一二个信得过的朋友、亲戚充当媒人,这在川沙本地称之为“捉出媒人”。“捉出媒人”更多的扮演了双方之间联系、联络中间人的角色,如商定礼数、确定婚日等,有些事宜乃至矛盾男女双方直接谈可能有诸多不便之处,而有了“捉出媒人”,则可起到缓冲、解释和调停的作用。不过,在现在,“捉出媒人”越来越流于形式,甚至纯属出于旧俗的惯性。




锥锥米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草本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有很多别名,如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等,上海浦西称珍珠米,而在川沙本地话中叫作“锥锥米”。“锥锥米”因玉米束下大上小形似锥状而得名,有些朋友将其写成“钻钻米”是为讹误。旧时,川沙人认为,“锥锥米”难以消化,故多作大米定量不足时主食的补充,并不十分喜食。不知何时,用玉米作原料做成的膨化零食“哈立克”竟然风靡一时,其实其似乎就是在江南一带早有的“爆米花”。再后,“锥锥米”摇身一变成了健康食品,每当成熟时节,常见有人特别是女孩子滋滋有味地啃食“锥锥米”棒子的情景。川沙本土的“锥锥米”品种,以香糯可口、色泽金黄而著名远近,只是现因其穗小、产量低、卖相差而大多被外来品种所替代,但口味远不如本土“锥锥米”。








劈硬柴


“劈硬柴”,通常,与其字意毫无关系,而与80后、90后时行的“AA”制意思基本接近。“AA”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付自己的账单,如:一起吃饭,自己点自己的菜,付自己的帐;二是按比例分摊,如:统一付账,然后按人头分摊账款。而后一种方式按川沙本地讲法即为“劈硬柴”。旧时,在川沙的街坊邻居间或几个淘伴间一起聚餐,有一人专门管账,统一购菜,统一付钱,聚餐费用最后按人头均摊。“劈硬柴”很形象地将费用均摊比喻为把硬柴一份份劈开,颇有妙趣。




浮尸”和“棺材


在川沙本地对男人贬谪的称呼最典型的无疑有两种,即“浮尸”和“棺材”。在“棺材”和“浮尸”前还常常会加上“寿”和“K”(即:傻、戆),有时还要前缀“氽江”一词,为“氽江浮尸和“氽江棺材”(氽,字义漂浮,原为吴越方言)。也许是“浮尸”和“棺材”用的多了而变得麻木了,只要在语气上不是很强硬,川沙男人对这一贬称似乎也并不特别在意和排斥。有时,甚至还会用“浮尸”和“棺材”来作自嘲,如:阿拉迪种“浮尸或“棺材么就是格嫩种脾气(意:我这种人生就这种脾气)。




扑克牌中的“10”


在川沙一带有许多人,特别是在稍上些年纪的人中间,将扑克牌中的“10”念成“tin”(音同“听”)。相传,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毗邻的川沙有许多人越过黄浦江到浦西打工谋生,也使他们有了更多机会接触洋人玩的扑克牌。而那些混迹于十里洋场、能操操洋泾浜英语的乡人,为掼腔调,回浦东老家时将“10”用英语“ten”来表述,但由于不懂音标而直接用字母音来拼音,将“10”说成了“tin”。由此看来其虽纯为以讹传讹,但却因习惯成自然而流传至今。




着港


着港”系地道的川沙本土方言。据民国《川沙县志》载,其原为从事海上生涯人之语。古时,川沙外洋面风急浪高、漥泓深阔,人们驾船出海从事运输或捕捞作业,恰如闯荡一次鬼门关。而每当舟船平安靠岸时,船上的人总会如释重负地高呼“着港了,着港了!”(其中:着,意接触,挨上;港,即为港口、码头)。后来,“着港”之语传到了陆上,并渐渐演变为(东西)到手或(目标)达到的意思,而其原本靠岸和进港的意思却失传了。如:“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吗?”“着港了




戆大


经百度搜索,“戆大”系吴语方言,意傻子、笨蛋,吴语注音为[gang du]。在川沙,“戆大”一词除了表示傻子之意外,还可用来指一种家禽——鹅。鹅,有称“白乌龟”(龟,本地话注音[jǘ]),川沙本地俗称“”或“戆大”。而这一俗称的来由,也许有三个因素:一是,鹅本来就有呆鹅之说,与“戆大”之意接近;二是,从鹅的叫声上听,近似于[gang]音,所以称鹅为“”,顺便再加上个[du],就成了“戆大”;三是,也有可能系由英语Gander[g?nd?]雄鹅)演变而来。




刚刚头


在川沙方言中,有很多后缀“头”的用语,如:“浜滩头”,“屋檐头”,“灶间头”等。其实,加缀的“头”很多并无实际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用语习惯。“刚刚头”也就是刚刚、刚才、适才的意思,即指刚过去的时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在现川沙新镇周边习惯上讲“刚刚”或“刚刚头”,但同样的意思,到了原张桥一带却讲“开忙”或“开忙头”,而在仅距川沙城三四里地的大洪墩讲成为“随即”或“随即头”。真可谓隔河不同音。




大娘子


浦东大娘子是出了名的。旧时在川沙,女大男小的婚配虽不是“铁定”,但比例高是肯定的。在按父母之命完成婚配且多为早婚的年代,老人们热衷于为儿子讨大娘子主要出于年龄大懂事,既能疼爱小官人又能操持家务的考虑,即便小两口独立门户,也可省去父母的一份操心。由此,川沙曾流传着“女大一,黄金藏屋脊;女大二(二,本地话说[ni]);黄金铺满地;女大三,黄金堆成山”的说法。不过,到了现在,大娘子越来越成为只是一种妻子、爱人的代称,并非一定指年龄比男人大的娘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