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腺病毒I群感染的防治措施

 刘光合家禽技术 2018-07-28

    鸡的禽腺病毒Ⅰ群感染与禽腺病毒Ⅱ群、Ⅲ群不同,禽腺病毒I群作为病原体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作为自然感染的原发性病原体尚有争议。一般认为它可引起包涵体肝炎(AvianInclusionBodyHepatitis,IBH)。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它在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传染性贫血中可起继发性病原的作用。鸡腺病毒I群感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介绍如下:

    鸡腺病毒I群感染的防治措施

    临床症状

    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2天。临诊表现主要为包涵体肝炎和呼吸道疾病。很多血清型的腺病毒与包涵体肝炎的爆发有关。雏鸡当接种病毒后可产生带有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的肝、胰病变。有人曾从18日龄以前的病鸡群分离病毒复制成本病,但从27~30日龄的病鸡分离的病毒即不能复制本病,显示在幼龄雏鸡体内还存在着另一种尚未测知的病原因子。传染性法氏囊病所致的免疫抑制可促使腺病毒引起包涵体肝炎,当鸡群同时感染鸡贫血因子和腺病毒时,可使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鸡群中死亡率突然显着增高常为包涵体肝炎的最初表现,3~5天内可有成批死亡,持续3~5天(偶至2~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发病率不高,死亡率可达10%。因病鸡表现症状后常仅几小时即死亡,常无明显症状,仅见病鸡萎顿,蹲伏,羽毛蓬松,冠髯和面部皮肤苍白,生长不良。

    流行病学

    腺病毒虽可在1日龄时分离到,但病毒通常在3周龄以上时排出。在肉鸡,排出病毒的高峰是4~6周龄。在产蛋鸡病毒排出的高峰期在5~9周龄,到14周龄后仍有70%可排毒。在一个农场里可存在几个血清型的腺病毒,甚至同一只鸡体内也可分离出两三个血清型的腺病毒,说明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很差。有些鸡具有某一血清型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仍可排出另一血清型的腺病毒。产蛋的应激或高水平性激素的存在可引起病毒的激活,因此病毒可通过蛋传向下一代。

    水平传播也很重要,病毒可存在于粪便、气管和鼻腔粘膜以及肾脏,因此病毒可经所有排出物传播,病毒在粪便的滴度最高。水平传播主要由于直接接触粪便,也可由于同一场舍短距离内的空气传播,农场之间可由于人员、用具等污染物的往来而传播。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主要病变为肝炎,肝色浅质脆,肿大,肝和骨骼肌有出血斑点。在肝细胞中有大而圆或不规则形的嗜酸性或嗜碱性核内包涵体。也有报道原发病变在造血系统,但所谓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由于鸡贫血因子所致。

    防治措施

    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和鸡传染性贫血的贫血因子(CAA)可能增强腺病毒的致病性,首先应控制或清除这两种病毒。

    腺病毒的抵抗力较强,虽有可能从环境中清除腺病毒,但在商品鸡群中消灭腺病毒究竟有何价值令人怀疑。因为此种病毒极易经鸡胚传至另一鸡群,因此防制工作必须从原种禽场做起。再者,SPF鸡群的经验证明水平传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要保持商品鸡群没有腺病毒感染是特别困难的。

    根据目前的知识,尚不可能确定腺病毒在疾病中的原发作用,因此目前没有用疫苗进行免疫的必要。

    血清学试验证明,鸡腺病毒I群感染在禽类中无处不在,可从正常鸡和病鸡,以及火鸡、野鸡等禽类中分离到,并广泛存在抗体。此病主要通过鸡胚垂直传播,从感染鸡群的鸡胚或雏鸡所制备的细胞培养物常可使病毒暴露出来。鸡腺病毒I群感染的防治措施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