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平凡苦乐年华 2018-07-28

7月18日,著名作家凌力去世。因为她凭《少年天子》获得过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于是大众的视线又再次被拉回到茅奖上来。从1982年首届茅奖颁奖算起,这项长篇小说大奖已经走过了36个年头,是国内现存历史最久的文学奖项。因为出身体制内,茅盾文学奖一直饱受争议,几乎每次评奖结果都会被人质疑不公平、有内幕。然而,综合获奖者奖金数额、未来前途以及获奖作品质量来看,茅盾文学奖依旧是中国最权威的文学奖项,没有之一。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评奖并无严格的标准可言,任何的评选结果都难免挂一漏万,遗珠无数。国外最权威的文学奖,无论是诺贝尔奖这种世界性的奖项,还是布克奖、龚古尔奖、普利策奖这种区域奖项,都能数出一堆被遗漏的名家名作。近几年,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奖时,读者都会为村上春树又又又没得上而遗憾。一碗水端不平,是文学奖难以避免的问题。

反观茅奖,近三十年来中国最好的长篇小说,几乎都被囊括其中。《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长恨歌》《尘埃落定》,这些作品至今还被人们喜爱。《钟鼓楼》《白门柳》《茶人三部曲》等颇具特色但并不出名的作品也被茅奖选入。虽每届都有遗憾,但很多遗珠作者也在后来获了奖,比如王蒙、张炜、莫言、刘震云等。

那么,除了被大众认可度最高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长恨歌》,还有哪10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值得我们关注呢?

01

《芙蓉镇》古华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

经典摘录:

1、那是什么样的年月?一切真善美和假恶丑、是与非、红与黑全都颠颠倒倒光怪陆离的年月,牛肝猪肺、狼心狗肚一锅煎炒、蒸熬的年月。正义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派性应运而生、风火狂阔。

2、芙蓉镇上许多熟知他们案情的人,都偷偷躲在黑角落流泪,包括黎满庚和他女人“五爪辣”都流了泪。他们是立场不稳,爱憎不明,敌我不分。他们不懂得在和平时期,对秦书田这些手无寸铁的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

3、老天爷,生活在他的感情深处,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他感觉到了生命的伟大,做了一个母亲真了不起。她们孕育着新的生命,生产新的人。有了人,这世界才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痛苦。这世界为什么要有痛苦?而且还有仇恨?

4、活下去,像狗一样的活下去!

02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这部小说仍然保持着刘震云奔放的想象力和不羁的风格,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试图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问的现代中国的“大历史”。

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生动地刻画出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与外国人身上背负的十字架不同,中国人身上背负的十字架不是宗教而是语言。这部稍嫌琐碎的小说,用不断出场的人物来说明,在中国,语言是一个人气脉里最厚重的东西。语言这个东西的顺畅流淌很玄妙,不能靠血缘,不能靠爱情,不能靠道德,不能靠等级划分,甚至连机缘也靠不上。所以,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被语言削薄了身子,变成一个孤独的手掌,尽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覆盖自己手掌上孤独纹路的另一只手掌。《一句顶一万句》试图从以杨百顺为首的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中去寻找破解孤独的钥匙,而一个又一个不断出场的人物故事只是把这个寻找钥匙的机会围成了一个圆圈,真正的钥匙在圆圈中间。

经典摘录:

1、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2、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3、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4、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5、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6、顺着你说的人,心里就是憋着坏。

7、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你让别着心了。

03

《天行者》刘醒龙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在长篇小说《天行者》中'作家大胆闯进描写对象‘自我'内心世界中去,准确又合乎逻辑地揣摩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所想、所说、所做,同时保持他清明的理智和独特的创作个性对生活、对人有自己的敏锐观察和见解'对他笔下的每个人物还做出了恰如其分的美学评价。

《天行者》零距离的描绘了中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总体上来说是’民办教师的纪念碑,乡村学校的艰辛史。

本书收录前后有关联的三个故事,第一个为作者早年创作,后两个为后增补,显然前后精彩程度差别很大,以第一个故事为最优,也最沉重。作者文笔诙谐幽默,轻松自然,但不妨碍表现时不时出现的人物严肃的内心情感和贯彻始终的沉重主题,很多描写和桥段设计让人过目难忘。

经典摘录:

1、这是久经沙场的英雄,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但凡功败垂成,莫不是感天动地的悲剧。

2、姹紫嫣红,独钟一缕,至沧桑不改。

天理人伦,琴瑟和鸣,伴日月轮回。

3、如果将来你有机会去城里,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有了钱就急忙去买宝马车的男人。更不要相信那些将宝马车停在身边与你搭讪的男人。

4、“冬天再冷也还等得来春天,若是心里冷了下来,一生也温暖不了。李子,其实我好羡慕你。就像吃甘蔗,我是从最甜的蔸子往不甜的杪子吃,你是从不甜的杪子往蔸子上吃。我是会越吃越苦,相反,你越吃越甜。”

04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关于鄂温克民族的温情史志,一个女人对于原始部落的最真切的留恋。难以置信的是迟子建写作时一气呵成和全篇小说气贯长虹般的美丽。抛却她的种种警世价值而言,迟子建可以算作把男女之情写得最干净最曼妙的一位作家,一个严肃的写作者。那团燃烧在部落之间的火终于还是因为伐木工人、乡村干部、社会主义的侵入而苍老了、黯淡了、熄灭了。而围绕那团圣火展开的传奇故事却永远流淌在笔端。可以想象身在漠河老家的迟子建在三个月如此短暂的写作时间里,是如何贪恋于那些久远而动人的故事,贪恋于自己前世的记忆。

经典摘录:

1、在那段岁月,我相信照耀温度翁河的是两轮月亮,一轮在天上,由神托举着;一轮在岩石上,由我的梦托举着。

2、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

3、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4、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

5、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6、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地被晒得弯了腰了。

7、月亮周围没有一丝云,明净极了,让人担心没遮没拦的它会突然掉到地上。

05


《抉择》张平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抉择》直面现实,关注时代,以敢为人民代言的巨大勇气和张扬理想的胆识,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突出地塑造了在艰难抉择中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市长李高成的崇高形象,也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广大群众和党的优秀干部与腐败势力坚决斗争的正面力量,给读者以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心。小说注意调动操作心弦的情节和细节等艺术手段,在冲突的浪尖去刻划人物,描写生动爽利,语言流畅激越。整部作品正气凛然,具有强烈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和艺术力量,其启示意义,尤其发人深省。

《抉择》一书,不只记述了改革中各个阶层的人物表现,也是作家着笔的视点与典型化人物的抉择。而作家在写作的时侯,作品中又常反映着作家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同时,也折射出作家的道德观、价值观。掩卷沉思,小说命题《抉择》,不仅是作家的构思与谋篇,又暗喻着一个沉重又严肃的话题。

经典摘录:

1、它会让你感到很神秘,而神秘就是一种权威、一种象征、一种深不可测的玄机和力量。

2、驴粪蛋外面光,走到里面,立刻就发现它里面其实要多差有多差,要多脏有多肌!

3、能力不够,却很有“魄力”,这样的领导是很值得让人深思的,有时候也是非常可怕的。

06


《古船》张炜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张炜是中国当代创作最丰、最受推崇的作家之一。《古船》开始创作时年仅28岁,无论在内容、风格还是历史视角方面,都称得上突破之作。张炜创造了中国小说的一座里程碑、一部对一切人类进行言说的作品。在西方,张炜一直是个谜一样的人物。

《古船》所描述的,果然是深沉厚重悲壮动人的故事,其中关于土改,更不乏惊心动魄的画面。它所具有的悲剧美,令人回肠荡气,感慨良多。读这样的小说,深深感受到历史的呼唤。小说以其强烈的现实感、深厚的历史感和未来意识给人以感染和启迪,使我们面对复杂、艰难的时势时,仍能看到希望。

经典摘录:

1、见素,你不知道,世上那些不怎么说话的人其实说了最多的话,说得口焦舌燥。他们在跟自己交谈啊,最累的是心。

2、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3、能够温柔耐心地对话的人太少了。更多时候,更多人,他们关心的都是这个世界的虚假和热闹。扛着它走,不要对抗,不要推卸,不要控制,不要试图解决。背着它一直往前走。现在如果有任何人问我关于困难的问题,我都会这样说。

4、谁谁谁都是经历过苦难和挫折成长起来的,凭什么你就觉得作为朋友就应该呵护你呢?

07


《钟鼓楼》刘心武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钟鼓楼》是一部反映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作品,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题材。老舍的《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早已构成了一个北京市民社会的文学世界。许多当代作家也加入到描绘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的行列之中,邓友梅展示了破落的八旗子弟不同的人生,发掘出独特的历史文化情致。苏叔阳、陈建功等在对北京市民当代生活的描绘中,表现出对北京市民精神气质、性格心理的准确把握。刘心武的《钟鼓楼》的开拓意义,在于他既不像老舍那样是一个旧北京市民灰色人生的批判者,也不仅仅是一个当代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的描绘者,而是在对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中,沉淀着丰厚沉重的历史内容,剖析了市民社会生态群落,展示了传统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化事业发展的矛盾冲突,具有文化发生学上的意义。

经典摘录:

1、人生也真有意思,没长大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一块儿玩,一块儿闹;越往大长,差别就越显,人跟人就竞争上了;可到老了的时候,瞧,就又能差不多了,又一块儿玩,一块儿聊……

2、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3、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4、倘若连石缝中的小草也在顽强地伸展自己的身躯,那么,已经开过花的小树,难道就甘心在寒霜侵袭中凋敝吗?

5、远的东西,常使我们感到神秘。近的东西,常让我们觉得平淡。但关键是能否有所发现。无论远近、高低、大小、上下,倘能有所发现,都能给我们带来收获,带来快乐。

08


《秦腔》贾平凹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秦腔》是一部用秦语说秦事表秦情的作品,语言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大量的使用了不同于普通话书面语的土语,这些词语简单明了,极具生活气息,其中很多词语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很少使用了。

《秦腔》抚慰了一代人的心灵,为传统的农耕文化奏响了安魂曲。《废都》是用放荡掩盖精神痛苦的作品,而《秦腔》则把他的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他以极其现实,甚至显得有些琐碎的日常生活场景,真实而深刻的揭示了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类精神困境,使得小说在象征的层面上具有了普遍的人文关怀的意义。

经典摘录:

1、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做得出泼天富贵,冷药热药总是妙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2、他的脚步沉重,世上最沉的是什么,他知道了,不是金子,也不是石头,是腿。

3、够义气的人都是恶人,他要对你好了,割身上的肉给你吃。但若得罪他了,他就是鳖嘴咬你,把鳖头剁下来了,嘴还咬着。

4、未知和无知并不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

5、这里没有矿藏,没有工业,有限的土地在极度地发挥了它的潜力后,粮食产量不再提高,而化肥、农药、种子以及各种各样的税费迅速上涨,农村又成了一切社会压力的泄洪池。体制对治理发生了松弛,旧的东西稀里哗啦地没了,像泼去的水,新的东西迟迟没再来,来了也抓不住,四面八方的风方向不定地吹,农民是一群鸡,羽毛翻皱,脚步趔趄,无所适从,他们无法再守住土地,他们一步一步从土地上出走,虽然他们是土命,把树和草拔起来又抖净了根须上的土栽在哪儿都是难活。

09


《茶人三部曲》王旭烽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1990年至1999年整整十年时间,王旭烽花了大量的心血完成了她的成名大作《茶人三部曲》。十年的创作征途走得并不容易,但是王旭烽始终没有放弃。事实证明,王旭烽的坚持是正确的,《茶人三部曲》一面世便获得巨大的成功。全书以江南杭姓茶叶家庭六代人的命运沉浮为主线,将中国茶文化史和中国近代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书分三部,其中《南方有嘉木》、《不夜之候》两部并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旭烽很早就投身于茶文化的研究工作,她在大学毕业后便到茶博物馆工作,这份工作让她接触到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也接触了很多茶人,为她以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旭烽对茶文化的研究独到精深,常常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对茶文化进行传播推广,在多年进行小说创作的同时也写下20万字的茶学专着,阐述了茶文化与哲学特别是儒释道的关系。写作是一种孤独的劳动,当一位作家十年如一日地以一种农夫劳作的态度来耕耘茶文化这片田园时,她的执着值得世人尊敬。2006年初,浙江林学院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合成立了全国首家茶文化学院,并于当年秋天招收30名茶文化本科专业学生。王旭烽得知后决定加盟浙林院,做一名专职教师。为此,她辞去作家协会的职务,同时把组织工作关系全部转入浙江林学院,成为茶文化学院的一名教师,并担任茶文化学科带头人。她编写了大量茶文化方面的教材,一边创作一边教学。在王旭烽看来,茶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因为茶文化是研究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一门学问,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茶文化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看过之后就很难忘,中国近现代的风风雨雨,尽溶于一杯清茶中。

经典摘录:

1、二说武夷岩茶。此茶从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二来,半发酵,绿叶红镶边,制成乌龙茶,气味奇异,别有风韵。唐宋年间,便享盛名。当今东洋西洋诸番,竞相运销,记得活、甘、清、香四个字,武夷岩茶之精神,均在此间。

2、三说庐山云雾。庐山种茶,始于汉朝,白云深处,有僧侣云集,竞采野茶,栽种茶树。此茶芽肥毫显,条索秀丽,汤色清澈,香鲜味甘,经久耐泡,医家有'振枯还童'之说。全国茶园不过五十亩,数量极少,忘忧茶庄每年够得少许,只做精品,饱人眼福罢了。

3、四说碧螺春茶。此茶产江苏太湖洞庭山。传说山中有一碧螺峰,石壁上生出几株野茶,生得茂盛,茶农上山摘得,竹筐已满,遍放在怀中,不料异香喷发,众人皆呼‘下煞人香’。康熙皇帝品了说味道极好,其名不雅,更名碧螺春。各位请看,此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冲水再掷,照旧下沉,又与果园套种,嗅之有茶香果味,实为绝品。

4、九说太平猴魁,那是烘青茶的极品了。产在安徽太平猴坑,是这一两年刚被人家发现、藏之名山人不识的好茶。年前南京销售尖茶的叶长春茶叶店去产地订货,路过猴坑,发现好茶,先取少量加工了,锡罐盛装,运往南京高价销售。因叶、杭两家有世交,特地少年宫了一些来。信里还说了,此茶'两刀夹一枪',所以有龙飞凤舞、刀枪云集的特色。况且冲泡三四,兰香犹存,实不愧为魁尖了。

5、烛光;火炉;躺在榻上的微困的男人;坐在椅子上的做着女红的女人;大难来临之前的最后的微乎其微的和平;恍兮瑰兮,不知今夕何夕。

6、杭天醉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对水的认识。他们大多是一些具有泛神论倾向的诗人。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往往怀有一种心心相印的神秘和亲和感。他们亦都是水的崇拜者。

10


《无字》张洁

9届茅盾文学奖,43部获奖作品,这10部作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

《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20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写出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

《无字》是一部有着多重主题的文学作品,作家以女性视角用恢弘的笔法对时代大背景下的人性进行了深度挖掘,既有对以胡秉宸为代表的政界虚伪与龌龊的辛辣批判,又有对当时社会人生百态的生动描摹。

经典摘录:

1、真如醍醐灌顶,前生今世.可不早就让这三个字说得一清二楚。我不知道母亲当年是不是知道这个村子的名字。……所以我觉着应该在这里找一块地,将来把我和母亲的骨灰都埋在这里,对漂泊而又无处可以安放骨灰的我们,这可能是惟一的落脚之地。到过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游历过那么多世界闻名的美景,可是我最怀念的是这个“晴天黄土没脚面,雨季泥泞没脚踝”的塬;最留恋的反倒是和母亲——后来当然有了禅月——一起度过的那些困苦而不是所谓时来运转的日子。也曾在爱情的甜蜜、事业的辉煌里,风光过,快乐过,疯狂过,志得意满过……都如过眼云烟,反倒不像困苦的日子那样安帖,如果没有它们,又如何衬托日后的时来运转?冒雨寻访丹陽观。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情景,沿途净是残破丑陋的房子,如雨后毒蘑般汹涌,你吃我、我吃你地拥挤着。

2、那时他就怀上了一个梦想,这辈子一定要轰轰烈烈地爱一场,在上海始于百乐门的那场情爱,也因时间、条件、地点的参错,未能如愿以偿,日后回忆起那一场因白帆的举报、领导的干预.而告终的情爱时,不过那么一笑,奇怪自己竟甘为那场恋爱受到上级警告。

他一生都在不甘地等待着一场恋爱,直到吴为出现,才算圆了那个梦。可是等到晚年,回想起和吴为的情爱,也不过那么一笑,奇怪自己曾为此梦魂牵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