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生病的总是你?

 CHOK2620 2018-07-28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生病,有些人却一整年一个感冒都不曾患。为什么每次周围的人都健健康康,而生病的总是你?社会节奏的加快,我们每个人都在玩命的工作、赶进度,拼命透支健康挣钱来提高生活质量,身体一旦出问题又岂是我们最终的幸福?现实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很多人身体不断的走下坡路。那么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生病的总是你呢?接下来小编从中医的角度带你一起了解我们身体的奥秘。


懂得人为什么会生病,是理解疾病发生的关键。

中医上来讲风、邪、毒等侵入人体·导致阴阳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黄帝内经》上写到:“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句话简单来讲外部环境急剧的变化带给人的疾病大多是阳出了问题,而情绪带给人的问题则是阴出了问题。现代人们生活的日益不规律,其虽然不能概括我们所有疾病产生的原因,但我们绝大部分疾病的产生依然是阴阳不平衡。

现代医学讲人体易生病则是因为免疫力的问题。中医上虽然没有免疫力的概念,但也有相通的地方。卫气与元气相当于西医上讲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中医上讲各脏腑的发挥正常作用和抵御外邪需要元气,元气越强,则脏腑愈强。否则,元气虚弱则脏腑容易受外邪入侵而生病。元气决定了人体对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元气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卫气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作用,固护着人体,以抗御外邪,勿使外邪入侵。《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卫气是人体能量以及热量的供应者,是人体阳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气更多时候发挥着阳气的一个卫外功能。只要人体卫外的阳气正常,“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否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因此,卫气属阳,故又称卫阳。而一身之阳气根于下焦肾。所以卫气是由肾中阳气所化生,靠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才能保持旺盛的功能,发挥其温煦固表的作用。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或久病损伤肾中元气,均可导致肾阳亏虚,卫气亦因之虚弱,失去温煦固表作用,抗邪无力,就会发生种种疾病。卫气的功能实质上是人体对外环境适应性调节的表现,是阳气在这方面的整体能力。


元气不足或卫气不足都会让我们成为易病人群。


为什么生病的总是你呢?


可能你最近太闲了。《水浒传》里有这么一段话,李逵道:“兄弟若闲,便要生病,若不叫我去时,独自也要去走一遭。”这句话看似无厘头,但也与中医上一句话有着密切关系。中医上讲“久坐伤肉,久卧伤气”,是指人如果闲着总是不动,会导致昏沉、萎靡不振,久之则气散,气散后人的精神就会更加萎靡不振,形成恶性循环。当人气虚时,卫气就无法无法正常运转,不能抵御外界的病毒和细菌。现代人坐在办公室一坐一天不动也很容易伤身,所以人应该养成锻炼的习惯,闲暇时多出去走走,避免久坐,久卧。

可能你最近情绪不太好。七情致病,我们的记忆中《红楼梦》当中的林黛玉是体弱多病呢?我们的记忆中,林妹妹情绪总是多愁善感,不大开心,我们形容一个人爱哭也会说哭的像林妹妹一样。所以我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也容易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气机失调又可妨碍机体的气化过程,引起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病证。气机郁滞日久,可化热化火;气机逆上,亢奋有余,也可化热化火,以致火热内生。精血津液的施泄、输布可因气机郁滞而不畅,产生精瘀、血瘀、痰饮等病变,而痰饮与瘀血互结,则又可致症积、肿瘤等。因此,情志内伤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相当复杂的,多种疾病的发生或诱发,皆与之有关。所以生活中每日有个好心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也极其重要。


可能你上了年纪,而又不注意养生。时下有一句话这么讲: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为什么人到中年要更注重养生呢?因为人到中年,卫气与元气都会开始下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样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这里的阴气广义上来讲就是中医上认为的肾气。中医认为肾主水,是五脏之本、先天之根,就是说一个人出生时的肾气有多足,基本决定着他五脏的盛衰和寿命的长短。而这里的四十也是个虚数,对于女性来讲,可能是35岁左右的年龄由盛转衰,而对于男性来讲40岁左右则是一个肾气开始下降的年龄。肾气愈与人体元气与卫气有着密切关系。由盛转衰,之后就会出现头发由黑变白,面色开始变得枯槁,牙齿开始松动等现象。这都是人的卫气下降的体现。所以人到中年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注意养生。

可能你熬夜、喝冷饮、喜欢把空调温度开的很低,吃的过饱,而又睡眠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更是日常生活中诱发疾病的首要因素。

'风为百病之长。'人体在相对静止状态下,应避免被风直吹,尤其不能让'贼风'偷袭后背。背为阳,是阳脉集居之地,最易受到伤害。无论是春夏秋冬,都应该要坚守睡觉时紧闭门窗。南方地区夏天过热,应开空调,但要把房间控制到合适的温度(26℃)后,再睡觉。

吃得过饱或多食生冷食物,易生湿伤脾。脾喜燥恶湿,一旦受湿邪所困而不运化,则会引起体内气机乱,病丛生。少食,气可化食为气;多食不化,可耗气伤身。


环境致病因素

当然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不同古人,如果我们居住周围环境较差,也是致病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有害的动植物。有些直接接触制害,如病菌,病毒;有些当作媒介致病,如苍蝇蚊子等。 化学性致病因素有极无机化合物害气体,重金属农药以及高分子化合物。 物理性致病因素。如微小气候,噪音,光污染,电子辐射,电离辐射和震动等。 社会心理性因素 由社会特征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形成的心理,社会心理性因素往往和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大多人都是死于疾病,而非死于衰老。有研究表明,现代绝大多数人因病或意外伤害死于期望寿命以下的年龄,真正“老死”的人极少。即使是衰老而死,实际上还是因为全身各个器官处于病态,而不能行使最基本的功能,如同一架到达或超过使用期限的破损机器,会在某一天突然不能运转,而且永远不能修复。所以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否则它就会拿疾病来惩罚你。


版权声明:文小武,图片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