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时不能握紧拳头!

 糖是甜 2018-07-28

一个人要成长,可以通过不断的试错去获得经验,这种得来的知识记得牢,掌握得透彻。但也有缺陷,获取时间长,代价也大。


所以就有人提出,学习使人进步。


一个人要进步,自己摸索固然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学习别人的经验,这样既少走弯路,也能快速的成长。



老驴之所以是老驴,就是因为他懂的多。当你也了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具备成为资深户外人的条件了。


1、徒步时不要握紧拳头



这个小动作会不由自主地使浑身肌肉都处于半紧张状态,会让我们更容易疲劳,消耗掉体力。双手应当自然曲握,即便拿着登山杖,也不应用力过猛。


2、闹市区乞讨的驴友,都是骗子



有个很熟悉的场景,三四辆山地车,前面站在几个举牌的驴友,他们的装备看上去光鲜亮丽,几乎没有损耗的痕迹。牌子上会写他们遇到了困难,需要大家的帮助。


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不过是披着驴友外套的骗子,真的驴友不会这么做。千万不要上当哦。


3、大部分生火技能用不上



有很多书籍或帖子都会讲如何在野外生火,比如钻木取火,放大镜取火等等,这些技能无一例外用不上,因为操作复杂,条件苛刻,很难实现,还不如多带一个打火机省事。


4、胖子比瘦子更容易高反



人体基础耗氧量与体重是成正比的,体重越大越需要氧气。当来到高原上,空气含氧量下降,体重大的人无法获得足够氧气,更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而且显而易见的是,登顶8000米以上山峰的人中,没有一个胖子。

所以,想要爬雪山第一件事是瘦下来哦。


5、绝大多数受伤事件发生在下山时



漫长且费力地徒步上山之后,你迎来了下山。此时,你的体力已被大量消耗,精神最为懈怠,但伤害却最容易在这个阶段发生。比如膝盖和脚趾的损伤,比如不小心的踩空、滑坠事件。

所以下山更要注意保护自己。


6、户外最佳衣物携带准则


户外携带衣服的最佳的状态是:所有的衣服可以穿成一整套



当我们去高寒地带徒步时,有人会携带两件冲锋衣或者羽绒服,通常多带的一件衣服多余的,被用到的概率微乎其微,还不如换成穿在里面的软壳衣。


7、徒步最重要的装备是鞋子



再远的路,都是脚走出来的,一双舒适合脚的鞋子,比什么装备都来的好。


8、减少不必要的携带装备



当人体体重每增加一公斤的时候,你走路时膝盖就需要多承受三公斤的重力,你跑步时膝盖就需要多承受十公斤的力。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携带装备,将负重减到最适合的重量,能让你走的更远。负重前行时,切忌奔跑。


9、只有20%的户外人能坚持玩下去



这是经典的二八定律,80%的人放弃,20%的人坚持,而户外圈也不例外。当你看到之前在玩的人,忽然没有声音了,不用讶异,因为他就是这80%的一份子。


10、大部分致死致残事故,都是独行导致的


2017年《户外死亡报告》中指出,79%的迷路、受伤事故都是因为驴友自行出发或脱离了大队伍。户外切忌独行。


11、水比食物重要



大多数人外出会携带较多的食物,但是你或许不知道,在户外,如果你遇到危险,水远远比食物重要, 没有食物,人可以活十多天,没有水,人只能活三天!


所以在户外的时候,尽量给自己准备足够多的水,食物少一点都没有关系。


12、长距离徒步,多穿一双袜子


有些人会在鞋底垫姨妈巾,其实长距离走下来,会磨损很厉害,需要经常更换,浪费严重。如果你多穿一双袜子,脚底会舒服很多。


13、任何防晒霜,都没有多戴一顶帽子管用



夏季来临,太阳变得很毒。很多人临行前会涂防晒霜,但是隔绝阳光最有效的手段是物理隔绝。比如戴一顶渔夫帽,穿一层皮肤衣,再配合防晒霜,效果提升两倍以上。


14、只有24%的户外人知道行装


点击图片进入行装商城▲

行装是户外人的标配,许多资深玩家早已放弃天猫、淘宝,转而在行装上采购装备。当你了解到行装上有丰富的品牌、专业的装备、合理的价格时,你也会爱不释手的。


15、宿营睡前吃一片感冒药


当你在野外宿营,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或者高海拔地区宿营时,失眠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睡觉前一个小时,服用一片感冒药,即可预防感冒,还能有助于睡眠,只有户外大师才懂。


16、只有中国称世界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


1852年,英国殖民印度后,最先测量出了珠峰的高度为29002英尺(相当于8839.8米),并给它取名为“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而Everest是来自于英属印度测量局局长(George Everest)的名字,此后世界各国均以此名称呼珠峰,至今未改。

不过早在1719年,铜版“皇舆全览图”上“珠穆朗玛峰”就已经由清朝政府完成命名,所以珠穆朗玛峰理应为正确称呼。


17、睡袋的巧妙带法


很多人出行会带比较贵的睡袋,实际上有一种方法叫睡袋组合,比如你要去一个地方宿营,当地夜间温度为-10度,按理来说至少要带一个舒适温标为-10度的睡袋,甚至更低一点的,才不会冷。

但是越耐寒的睡袋价格越贵,而且用的次数相当少,很多户外人可能一年难得去次这么冷的地方。

所以可以考虑买一个舒适温标为0度或-5度的睡袋,再带一个春睡袋,这样在热的地方用春秋睡袋,冷的地方用耐寒睡袋,更冷的地方,两者组合起来用。而且两层睡袋叠加使用,还可保护里面一层的睡袋不被水打湿。


18、迷路时往山上走



在山间行走,潜在的危险因素就是迷路。一旦迷路,人很容易陷入焦急的情绪,手忙脚乱,很多人会选择匆忙下山,殊不知下山时人都视线受阻,根本看不远,导致越走越偏,越走越危险。

但凡迷路时,只需记住一点:往上走,你走的越高,越能看清下方的路,越容易发现其他人或者救援队。雨天时,顺着流水往上走,切忌不要顺游而下。


19、不认识的植物、动物不吃不摸


在户外独行,总会遇见许多奇花异草或者没有见过的动物,如果你好奇心上来了,非要摸一摸甚至尝一尝的话,那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我们不可能去有时间和精力去辨别每一种植物,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远离他们。


20、了解当地情况


在自然面前,人类弱小。我们只能适应自然,不能改变自然。所以在出去之前最好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气象等相关的知识。



1、提前看好天气预报,现在的天气预报软件能看15天以后的天气情况。

2、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条件,做相应的准备,如在湖泊、高山地形不同,气候变换各异。

3、风力、水文情况也需要考虑,准备方向风力表,了解水文情况大大提升安全系数。

4、看一下当地的新闻,看看是否有什么大事会对出行产生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