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全国卷3语文试题解析

 鲤鱼山九龙门 2018-07-28

2018全国卷三语文试题简评与精析

1.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观点的理解。A项错误,原文第二段陈述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选项武断地表述为“缺乏有机统一”;B项正确,见原文第三段;C项错误,原文第四段是“具体的意义共同性”,而不是选项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项错误,原文第五段说这些“是意义重大的”,而不是选项说的“根本原因”。

2.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论证,这种题型从2017年全国卷开始出现。A项正确,是对原文第二段“目前”现状的转述,是“目前”现状,当然就“有其现实的指向”;B项正确,文章从三个不同层面谈城市文明弹性问题,区分了层面,文章第三段谈到城市发展的周期和阶段问题;C项错误,选文在论证文明弹性的三个概念时,没有“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D项正确,原文就是通过文明弹性的概念来论证“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问题,第五段“保持……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建构……”是对途径的总结。

3.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根据原文进行推论。A项错误,“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不同的三个方面,三者不具有交叉关系、层进关系、条件关系,推断无依据;B项正确,见原文第三段;C项正确,见原文第四段;D项有疑问,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原文找不到依据,估计选文进入试题后,对原文进行了删节,原文有这样的论述,有这样的观点。

4. [答案:B][解析] 此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A项考查对艺术特色的理解,正确。第一个判断点是“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开头部分是不是氛围沉郁?从选文~段看,宇航员先行者看到的是大爆炸后的地球景象,“蓝色水晶球”变成了“黑白相间的地球”,“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这给人的感受应该是沉郁的,所以开头部分氛围沉郁是正确的;第二个判断点是“当城市图像出现后”“变得较为轻快”,是不是变轻快了?选文第段开始出现城市图像,首先出现的是高楼、广场、很多人,还有“一个漂亮姑娘”,她天真地、娇滴滴地与先行者交流,姑娘的出现,带来了气氛的变化,有了一丝轻快的感觉,但不是很轻快,所以“较为轻快”是正确的。B项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理解,错误,错在“这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选文第段说“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C项正确。判断点一是“身心感受”,看到的、感觉到的当然是身心感受到的;二是用这些“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选文写先行者离开地球又返回地球,就是在表达对地球的眷念,这个部分也是在表达对地球的眷念。D项正确。此项需要进行简单推论,微纪元的人们可以在广场上迎接来自宏纪元的先行者,没有对文明的传承,没有先进的科技是不可能的。

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答案] 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梳理文本脉络和人物心理变化过程,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试题属于常规题,考生应该不会有陌生感。赋分6分,按每点2分,应该答到3点。着陆前,先行者“心如沉海底”,面对小姑娘的问话说“我没兴趣”,并“起身要走”,反映出他看到视频中的城市图像时内心的复杂纠结;在着陆后,先行者看到地球“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他“失望”“麻木”“孤独”,“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我们可以体会到先行者内心的孤独感和绝望感;最后在看到“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的时候,意识到“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又有了一丝庆幸和希望。

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答案]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与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解析] 此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此题是非常规题,跳出了常规命题思路,试题的陌生度很高,需要考生具有宽泛的文学视野和扎实的文学修养,估计考生的答题难度较大。但是,科幻小说要讲科学,科幻小说又要突破现有科学成就的限制,科幻小说要将科学与幻想有机结合,这样的一些基本观点考生应该能够想到。沿着这个思路组织语言,一般也能够答到八九不离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意的能力。A项正确,综合图1图2设题,命题重在读懂图意,题目简单答案明显。B项正确,只针对图1设题,命题重在读懂图意,题目简单答案明显。C项正确,只针对图2设题,命题重在读懂图意,题目简单答案明显。D项错误,只针对图1设题,但命题方向变为考查根据图意进行推论,错误点就在“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的推论是不存在的。

8.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正确,原文见材料一第二段。B项错误,原文见材料一第一段,“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系无中生有。C项错误,原文见材料一第二段,“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属于混淆已然与未然。D项错误,此项需注意“带来新的增值”,从材料三看,带来新的增值不包含“电子图书的销售”,且“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也错,原文表述的是“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

9.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答案] 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解析] 此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答案分散在材料一三中,要注意的是必须进行归纳概括,而不是简单抄出原文句子。原文可以找到5点,从内容传播途径、营销模式赢利模式、信息获取方式改变三个方面归纳概括成为3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 [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以对文言进行正确断句的能力,试题为常规题。A项错误一处,错误在后面;B项错误一处,错误在前面;C项综合AB两处错误;D项正确。“永昭陵”是北宋帝陵名称,“京西转运使”是官名,“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明显讲不通,A项错误,同时判断C项错误。“以”是凭借的意思,“荫”是庇荫的意思,“以父仲淹荫”即凭着父亲范仲淹的庇荫,讲解通顺,判断BC项两项错误,由此得出答案D。

11.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为常规题。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的面很广点很多,重要的有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等等。A项属于宫室建筑类,判断点难点在“陵墓建成后,还需……”,此处可依据常理判断为正确。B项属于典章制度类,一看便知正确。C项属于职官沿革类,判断点一是“指开封府前任府尹”,从原文“方务去前之苛”可判断此处表述正确;二是“‘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此处出现错误。“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此处混淆了“令尹”与“尹”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职权的职官名。三是“是知府的简称”。“知府”是明朝才正式有的官职名,宋朝时府的地方长官叫“知府事”。因此,把“知府”说成是“尹”的简称,混淆了古代职官的朝代。D项属于姓名字号类,三句话三个判断点,均为正确。

12. [答案:D][解析]此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言文中的信息、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为常规题。选项的构成为品格概括+行事概述,选项文字基本是对原文相关部分的简要翻译。做题的方法是将选项与原文对应部分进行比对。考生做文言文阅读题时最好先做此题,读一个选项读一部分原文并当即进行比对判断,完成此题再做其它题。A项对应原文是“永昭陵建……琦是其对”,选项表述正确。B项对应原文是“出知遂州……命释其株连者”,选项表述正确。C项对应原文是“知开封府……徽宗从之”,选项表述正确。D项对应原文是“纯礼沉毅刚正……提举崇福宫”,选项中“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表述错误。从“诜馆辽使”看,宴请辽使的人是王诜,范纯礼只是“主宴(主持宴会)”。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翻译:(我)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里还有宽政会成为祸患的呢。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翻译: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解析]此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

文言翻译要特别注意直译,也就是实词虚词要字字落实,还要注意文言句式。第一句要注意翻译准确“方务”“犹虑”“岂有”三处,第二句要注意翻译准确“蔽罪”“辜”“好生”三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选材简评]全诗十句,属于七言古诗,这是诗歌鉴赏试题选材多样化的表现,2016全国卷考李白的《金陵望汉江》也是如此。诗的一二句用反问的语气讲精卫谁叫你填海呢,海边的石子那么多,你衔得完吗。三四句讲只希望海水干枯,但海水干枯了海中的鱼龙又怎么办呢。第五句到第八句写精卫衔石填海的辛劳。最后两句讲移山填海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全诗咏赞了精卫填海的辛劳,坚忍不拔的毅力,表达了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诗意浅显易懂,阅读难度不大。

14.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重点考查修辞手法,表述错误。判断点有二,一是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二是提问的方式。从全诗看,作者并未对精卫填海感到困惑,要不怎么会表达对精卫的崇敬呢?从句意看,作者使用的是反问开篇,而不是提问(提问也就是设问,命题人换了一个说法而已)。B项、C项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表述正确。D项考查诗歌语言特点,链接到初中课文,体现高考与教材的对接。该项表述正确。

15. [答案]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试题具有开放性,要注意答题时观点明确,理由充足,表述清晰。该题难度不大。

16.名句默写

 [变化简评]本题分值由2017年的55分恢复到2016年前的66分,选句由过去的连续上下句变为跳跃(或称间隔)写单句,这是一种创新。高中4分,初中2分,凸显高中阶段学习内容;文4分,诗词2分,突出文;必修4分,选修2分,突出必修。

[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答案:B][解析]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结合“迁徙盛举”看,此句重在表达声势雄壮,使用正确。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声威”是声势威风,多用于人,使用对象错误。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的意思。句中的对象是“驻地”,也就是动物生存的环境,使用正确。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多用于人,含贬义,本句不含有贬义,感情色彩错误。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对象错误。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使用正确。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句中说“故事”,使用正确。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对象错误。做这样的题有一个小技巧,在根据语境难以判断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排除法,方法是先从自己最熟悉的成语、自己最有把握判断的句子开始排除,比如从“随波逐流”开始排除AD两项,进入四选二;再继续在BC两项中排除,比如排除“宵衣旰食”,答案就出来了。一般说来,命题人会在试题中设置最明显的错误、不太明显的错误、最不明显的错误、没有错误等不同类型的选项,排除法是可以运用的。

[18答案:B][解析]原文句子属于搭配不当的错误,一是“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中“通过”与“作为参照”搭配不当,二是“获得”与“方向”搭配不当。“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正确表述应该是“通过海岸线等参照物”或“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获得方向”正确表述应该是“辨别方向”,当然“辨明方向”“辨识方向”似乎也可以,但“辨析方向”似乎肯定不行,因为“辨析”是辨别分析,应该是人特有的思维,用在动物身上似乎不当。A项两处错误均有,B项正确,C项第二处错误,D项第一处错误。

[19答案:C][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命题人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让答题者选择其中最恰当的一句。解答此题,应特别注意上文的叙述主体和句式特点,还要注意同下文的衔接是否顺畅。从叙述主体看,括号前讲的是“迁徙的方向感”,它理应成为主语,因此可首先排除BD两项。然后比较剩下的AC两项,不难发现A项“被遗传”说法的错误。

20.

 [答案] “教书”改为“从教”;“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语体色彩与表达对象。题干指出这是“一封信”,暗示应为书面语体,信一开头使用的“获悉”一词,再次明确是书面语体。由“隆重庆贺先生”可知,这是一封写给尊长的信,暗示我们应对尊长使用敬词,对自己使用谦辞。“教书”是口语,同前面书面色彩较浓的“获悉”语体色彩不搭配,应改为书面语色彩较浓的“从教”。“光临”是敬词,用在表述对对方的尊重,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是敬词,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表示尊敬的“敬赠”或“奉上”。“先睹为快”不能用于对方,可改为敬词“斧正”或“指正”。“快来了”口语色彩较浓,可改为书面语体的“将至”或“将临”。

21. [变化简评]2015前几年,图文转换曾考查过图标与文字的转换。2016考查的是框架图与文字的转换。2017没有专门设题考查图文转换,而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考查。今年,框架图流程图的图文转换又回来了。[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框架图内容。读图应该从左往右。左图圆圈中的“拒绝”照应题干中的“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一语,而四个方框内写的则是四种反应的具体内容,因此答案必须将四种反应完整的写进去,同时注意词语准确,表达清晰,符合字数要求。

四、写作(60分)[解析]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战略安排、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在纵向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理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内涵,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缩影。三条标语,代表三个时代的任务,三句标语的核心内涵,在于体现出“新时代、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断深化。第一条关键信息是抓好“时间”和“效率”谋发展,第二条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雄安”和“长征路”。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切面,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好不同时期的定位,阶段任务不同,发展是核心命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