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话学太极拳!句句精典!---3

 黄勇ue001vjazg 2018-07-28

简析:

前几句都是从观念上说太极拳的本质属性,现在应该落实在具体方法上了。我想先说“用意不用力”,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个具体方法已经广被人心。但细究起来,可能练了几年甚至一辈子太极拳者对于这个问题都是似是而非的。太极拳真的不用力吗?不用力又如何形成动作?要知道世上没有不用力的运动,太极拳只是用力最小最少的运动而已。何为“最小最少”?这是无法量化的目标,只能说是无限减省下去的方向,最终达到绝不可能达到的所谓“无”的境界。而当这个不用力要求与其它运动相比较,完全可以忽略了,以至于形成了不用力的印象。但如何不用力,没有明师口授身传确实难得要领。在这里,我只是建议注意不要违反这些用力原则就行了。手有横力就是乱动,脚有压力就是不匀,脊柱无悬挂力就是懈,肌肉有紧缩力就是硬。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惯性力,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是可控制的行为,了然于心的,而惯性力是不可控的,那些“行云流水”式的动作,其实就是惯性力的表现,需要注意克服。

提到“无”,忽然想到必须引用《老子》的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为则无不为”。

又突发奇想,人类的进步途径好像也遵循了不断做减法而趋向于无的规律:农耕时代——工业革命——科技进步——信息社会。在这个进化中人的体力劳动逐步得到了减轻减少,趋向于无;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的对象土地——机器——自动化——电脑,也越来越小越虚,也趋向于无。另外,人类使用的能源成本也不断减少并趋向于无,从最初的树木取火到煤炭供热,进而电能——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

是不是从中也可以悟出点什么是老子所说的“无”呢?懂了“无”,才能理解什么是“无为”,理解了“无为”才能理解为什么可以“无不为”。当然,“无”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大概念,并不是减少用力这样简单,但到此时,你开始懂太极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