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今年7岁,读小学一年级,现在的成绩一塌糊涂,该如何对他进行教育?

 九龙山书院 2018-07-29

首先,家长先不要为孩子现在的成绩过于焦虑。孩子此时最需要的并不是教育,而是家长情绪的稳定。


毕竟小学一年级的成绩,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是吧?!


如果家长对孩子现在的成绩表现出非常的不高兴,或者很着急,很焦虑,这种负面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这样并不利于解决问题。


所以,虽然孩子现在的成绩一塌糊涂,但是孩子家长可不能糊涂。


建议家长这个时候,先冷静下来,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时注意孩子的情绪是否稳定。




然后,可以多多观察一下孩子,同时找机会和孩子多聊一聊在学校的情况,分析和找出成绩一塌糊涂的原因。


回想我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是学校开放日,我和很多家长都去学校,作为旁观者看孩子们在学校上课、做操、吃饭、午睡等情况。


当时,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是:上课的时候,有一位小朋友开始是用小手撑着小脑袋打瞌睡,后来实在是撑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还流口水到课本上。我们坐在教室后面看到这个情景都忍俊不禁。


终于坚持到下课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教室,然后手拉着手往操场上走。家长们也跟在孩子们的队伍旁边一起走。


我看到那个上课睡觉的孩子,虽然也拉着同学的手在走,但是明显地看出,他的眼睛是半睁半闭的,迷迷糊糊地在走路,我当时都担心孩子别摔着。


后来碰巧我和那个孩子的妈妈站在一起,孩子妈妈忧心忡忡地跟我说:“孩子早上根本起不来,睡不醒,好不容易把孩子弄起来,坐校车到学校,老师又反映说孩子上课睡觉,等放学回到家,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做作业,因为上课光迷糊去了呀!真是愁人。”


可想而知,一年级的期中考试,那个睡不醒的孩子的成绩也是一塌糊涂。


其实,一年级的小朋友,成绩不好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有的孩子还没有完全适应从幼儿园大班过渡到小学的各种变化。


因为不适应上学的作息变化,有的孩子就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的情况。


比如孩子不能按时起床,不能坚持上课40分钟那么长时间的集中精力。


孩子还没有养成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后回家做作业的学习习惯。


可想而知,孩子连上学的时间和作息都还没有完全适应,那么上课孩子能听懂多少?课后的作业又会做多少?这都是学习中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那么孩子考试起来,成绩一塌糊涂也就不奇怪了。因为孩子还没有完全进入上学学习的状态呀!



最后,建议作为一年级或者低年级孩子的家长要真正理解:当孩子的成绩一塌糊涂的时候,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并不是家长的教育,而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找到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家长与其把目光纠结在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上,不如用心地帮助孩子从现在开始,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从幼儿园到上小学,孩子需要很多方面的适应。


孩子的年龄只有7岁,在适应新环境新变化的过程中,孩子非常需要家长的帮助。


首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好睡觉的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然后,家长需要辛苦一下,帮助孩子准备好有营养的早餐,孩子吃不好早餐,也会影响上课。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计划好起床的时间,洗漱的时间,吃早餐和出发去学校的时间。


家长可以在提醒孩子的同时,让孩子挑选一只他喜欢的小闹钟,教会孩子调闹铃,认识时间。


还记得当时,我的孩子选了一只会说话的小闹钟,每次闹铃响起来的时候,小闹钟都会说:“快起床啦!懒虫!快起床!”。现在想想,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回忆。


当孩子意识到时间,开始慢慢地有“时间观念”的时候,就是形成好习惯的开始。


上课的时间,如果孩子睡眠充足,一般是不会在课堂上睡觉的。小学的老师们都很认真负责,讲究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容易注意力集中。


下课放学后,一年级的小朋友,还不认识多少字,老师们常常都教孩子们用符号记作业,家长们此时也需要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刚上学不久的孩子进入学习的状态。


特别是从学校回到家里以后,要注意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回家后,先洗手,如果孩子饿了,可以先吃点东西,稍稍休息以后,建议家长让孩子安静下来,开始做作业,如果没有作业,可以看看书。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并不需要陪着孩子做作业。


家长只需要帮助和督促孩子每天都按照这样的流程进入学习状态就挺好。


每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逐渐地养成放学回家后,稍微休息一会,就进入做作业和学习的好习惯。


从小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另外,在孩子回家和休息的空隙时间里,家长可以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多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问问孩子学习上有没有困难?作业会不会做?哪些课本上的内容上课没听懂?要不要再复习重新学习一下?


总之,孩子现在的成绩是一个“果”,家长的眼睛不要只盯着这个“果”,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帮助孩子去找到造成这个“果”的后面的那个“因”。


找到“因”后,在“因”上努力,分析、调整和加以改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学习能力的,而家长最值得做的“教育”就是挖掘出孩子内在的学习能力,并让这种能力逐步地发展为孩子学习之路上的自我驱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