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常见蚊类也可能传播寨卡病毒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29

寨卡病毒的传播媒介此前被认为主要是埃及伊蚊。然而,巴西科研人员较新研究发现,一种更常见的蚊类——致倦库蚊也有可能是寨卡病毒的传播媒介。

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发现,致倦库蚊具有传播寨卡病毒的能力。研究人员向200只致倦库蚊体内注入感染了寨卡病毒的兔子血液,结果发现,病毒在蚊子体内循环,并达至唾液腺。这意味着,致倦库蚊有能力在叮咬人类时传播病毒。

但研究人员说,此研究尚未发表和接受同行评审,还需进一步证实野生的致倦库蚊是否已携带了寨卡病毒,并具备病毒传播能力。他们接下来会捕捉疫区的野生致倦库蚊进行后续研究。

库蚊又称家蚊,多于夜间活动,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目前已证实是日本脑炎、西尼罗河热等病毒的载体。在巴西,这种蚊子比埃及伊蚊更为常见。致倦库蚊还可大量存活于美国南部等气候温和的地区,这可能使疫情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此外,巴西等多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在另一项研究中还发现,尽管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传播寨卡病毒的媒介,但二者的传播率较低。这表明,易感人群基数大、嗜人蚊子密度高等因素更可能是导致寨卡病毒快速传播的原因。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杂志《科学公共图书馆》上。

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被认为是埃及伊蚊的近亲,多生活在植被较密集地区。

预防寨卡病毒,消灭蚊子很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官员9日说,大规模喷洒灭蚊剂的做法不一定能有效遏制寨卡病毒传播,而应采用更“精准”灭蚊手段。世卫组织7日至9日在日内瓦召开有关寨卡病毒的专家咨询会,讨论了研发寨卡病毒检测方法及疫苗等议题。

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玛丽-波勒·基尼指出,专家们没有找出证据,证明传统控制蚊虫的方法有效控制了登革热病毒传播,因而这种方法同样难以应对也由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她说,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有“蚊子中的蟑螂”之称,主要在室内活动,而且难以根除。因而,灭蚊重点应放在社区和住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