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处在盛世之中,就会忘乎所以,挥霍财富;若是身处险境,往往会爆发出新的力量,取得突破。拜占庭亦是如此,当她国力昌盛时,内部勾心斗角,铺张浪费。而在她落魄之时,却会取得神一般的助力起死回生。 说明一下,拉丁帝国如同拜占庭帝国一样,并不是正式国名。由于当时的拜占庭帝国人都称呼西欧人为拉丁人,于是就为人熟知。再加上拉丁帝国的正式国名“罗马帝国(罗马尼亚帝国)”正统性太低和它的天主教以及西方人统治管理制度,就没人叫它罗马了。(更何况还有个神罗呢) 1204年君士坦丁堡失守之后,拉斯卡里斯家族逃亡小亚细亚建立了尼西亚帝国,身为阿莱克修斯三世女婿的提奥多雷自称是罗马正统,暂避于尼西亚城。不肯罢休的拉丁帝国皇帝鲍尔温很快派兵围剿这一残存的希腊-罗马帝国后继力量,尼西亚帝国势力较弱,很快被击败,身为皇帝第一人选的提奥多雷兄弟君士坦丁失踪。提奥多雷勉强守住尼西亚。 ![]() 但是西边趁君士坦丁堡混乱再度崛起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正当盛,率军击败了不少希腊和斯拉夫小贵族势力,填补了东南巴尔干的力量真空。在保加利亚的骚扰进攻下,拉丁帝国皇帝鲍尔温不得不率军抵抗保加利亚同希腊人的叛乱。然而仓促应战使得十字军被打得打败,亚得里亚堡一战鲍尔温自己都被俘虏了,这位仁兄据说被俘后还勾引人家老婆于是被刺瞎眼睛,落得个惨烈下场。拉丁帝国实力由此被削弱不少。 尼西亚帝国便利用机会扩充实力,击败了一些不服管理的小亚细亚拜占庭贵族,并在与特拉布宗帝国战斗中取得胜利,让其退出正统争夺。1206年,巩固了帝国权威的提奥多雷正式加冕为帝,拉斯卡里斯家族在尼西亚的统治正式开始。 ![]() 然而,东部一直虎视眈眈的罗姆突厥苏丹国可不是看戏的,在拥有了逃亡的阿莱克修斯三世这枚棋子(依靠外国上位的恶习从这一时期就开始越发频繁),罗姆以扶持他上位为由进攻尼西亚帝国。1211年,双方在大门德雷斯河展开决战。拜占庭军队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激发出了战力,将前任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活捉,据说罗姆苏丹凯库斯老也被提奥多雷所杀。这场代价极大的战役使得东部局势彻底稳定,突厥在面临其他力量的同时短时间无法再进攻尼西亚帝国,双方签订和约。 不过这场战争的代价是尼西亚帝国不得不和拉丁帝国在1214年谈和丧失部分领土,而拉丁帝国较为杰出的皇帝亨利已经恢复了实力,先后击败保加利亚与拜占庭。十字军诸国再度承认拉丁帝国的宗主地位,拉丁帝国似乎转危为安。 ![]() 然而,拉丁帝国陷入了和拜占庭一样的情况,亨利也在宫廷斗争中被妻子杀死,从此帝国走向下坡路。 提奥多雷一世积极利用外交术和军事打击创造有利的的环境来安稳帝国,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皇室提出积极发展农商业,保证农牧民经济利益发政策。提奥多雷甚至亲身示范养鸡场的生产,大大鼓舞了尼西亚帝国的生产者。为了防止贸易渗透的事再度发生,提奥多雷还禁止奢侈品的进口,保证本地经济利益。在文化上提奥多雷还邀请各处流亡的学者谋士来尼西亚就职,提奥多雷继任者约翰三世保证了这一政策实施,他还花重金购买书籍,建造图书馆。拜占庭的文化产业在这一时期开始复兴。 提奥多雷在后期曾尝试以联姻的手段收复君士坦丁堡,但是无果而终, 在这时,巴尔干半岛上,保加利亚、拉丁帝国、伊庇鲁斯、以塞萨洛尼卡为首的十字军诸国在不断地争夺土地,人民饱受战火摧残,经济被破坏。最为强大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征服了最多的巴尔干领土,并屡次击败拉丁帝国。 ![]() 伊庇鲁斯公国虽然一度消灭塞萨洛尼卡王国并夺得不少原拜占庭领土,但在保加利亚骑兵的冲击下也被打败。尽管没有灭亡,但是根基受到了较大损失,一蹶不振。 在约翰三世(1222-1254)时期开始,尼西亚帝国一边发展经济,一边尝试收复领土。最初凭借平叛,收回了几乎所有小亚细亚领土,迫使拉丁帝国承认尼西亚帝国的合法性。在13世纪30年代,他致力于收复海上群岛,并进攻巴尔干的港口城市,和已经与拉丁帝国决裂的保加利亚沙皇伊凡二世结盟。伊庇鲁斯公国一度和尼西亚合作,一度公然对抗尼西亚帝国,直到被保加利亚击败才臣服于尼西亚帝国。 就在这几个地中海国家你来我往时,遥远的东方,蒙古人开始了远征之旅。 ![]() 蒙古人在征服基辅罗斯和波斯后,便来到了小亚细亚和东欧地区肆虐,1242年,蒙古人在小亚细亚击败罗姆军队,几乎消灭了罗姆主力。罗姆苏丹国随即崩溃沦为蒙古附庸。而在北方,拔都率军入侵保加利亚迫使其臣服,保加利亚帝国开始衰落。看到两个宿敌的结局后,尼西亚帝国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交好蒙古人,利用其来历收复领地。为了换取支持,他还决定与神罗联姻。 从40年代起,尼西亚帝国开始回到巴尔干经营,虚弱的保加利亚人和拉丁帝国无力阻止兵强国富的尼西亚帝国。据说,尼西亚帝国可以最多征集两万人的力量,但受限于国土,不能达到科穆宁王朝的水平。 约翰三世唆使塞尔维亚人进攻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后来也成了心腹之患),在1242年和1246年击败伊庇鲁斯和保加利亚的军队,重新控制起色雷斯和马其顿诸多地区。1252年,约翰三世彻底平复北希腊地区,消灭叛军。到他去世时,拉丁帝国已经被团团包围起来,尼西亚帝国离复兴就差一步之遥。作为拜占庭后期最有才干的君主,他已经做到了最好。 然而约翰三世还是最终没能看到帝国的复兴。1254年,他的儿子提奥多雷二世继位,提奥多雷二世延续拉斯卡里斯王朝的政策,继续扩充实力,稳固巴尔干的领土。这个时候,一个雄才大略,拥有科穆宁血统的年轻人米哈伊尔出现了。他精于算计,好交友,很快组建起一股强大势力。1258年提奥多雷二世急病去世后,米哈伊尔便欺骗小皇帝控制了朝政,清除了摄政王乔治。 ![]() 有时候,你要实现自己的报负,就不得不在权力之路上插上一脚。米哈伊尔为了登上帝位,将拉斯卡里斯家族的势力打击殆尽。确定了自己的地位后,他派心腹战将阿莱克修斯(又是你)尝试收复君堡。这个阿莱克修斯运气不错,在由保加利亚前线侦查回归的路上发现了因战事而防御空空的君堡,便决心搞个大动作。 希腊居民早就难以忍受拉丁帝国的统治,看到阿莱克修斯的尼西亚帝国军队后,便十分配合地偷偷打开了城门。拉丁帝国末代皇帝鲍尔温二世发现大势已去,便偷偷坐着小船逃跑了,于是这一57年的拉丁帝国就此结束。 ![]() 8月15日,米哈伊尔率军正式进入君士坦丁堡,百姓欢呼雀跃无不支持我罗马。进入君士坦丁堡的皇宫后,米哈伊尔决定正式称帝,废黜小约翰四世皇帝。约翰四世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弄瞎了眼睛关在要塞里,或许是心理原因,他还霸占了约翰的未婚妻,引起不少人的不满。直到1284年米哈伊尔的儿子安德罗尼库斯巡视小亚细亚时,才正式向心灰意冷的约翰二世道歉。约翰死于1305年,或许他还在想,家族争斗,就从此结束吧。 ![]() 尽管复兴大业已成,但是经历过十字军和60年战乱的拜占庭已然是萧索破败,君士坦丁堡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光彩。尽管米哈伊尔尽力挽救并在外交军事方面有所成就,但直到他死去,拜占庭的内政仍是一塌糊涂,小亚细亚的前线也没能守住。虽然不少小国承认拜占庭宗主权,但是拜占庭没能够彻底控制,而伊庇鲁斯特拉布宗这些边远国家根本难得理君士坦丁堡。 1282年,米哈伊尔八世去世,最后一位挽救帝国的皇帝离开了拜占庭。帕列奥列格(巴列奥略)王朝将度过她那最漫长的历史,迈向中世纪的末期。 喜欢的点个赞吧^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