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室现场评审不符合项之报告

 巩小壮 2018-07-29

检测报告


序号

不符合事实描述

条款号

备注

1

实验室未明确内部客户检验报告简化的具体要求。

CNAS-CL01:2006 5.10.1

无报告的简化要求

2

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中对检测报告的内容作了详细的描述。实验室出具的化学分析报告(编号A)、金相检验报告(编号B)与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不符。

CNAS-CL01:2006 5.10.2

报告与文件规定不一致

3

查2013年7月20日(编号A)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检测报告中检验日期:2013.7.8,而检测记录日期2013.7.5;报告中测试环境温度20±1℃而记录中23℃--24℃;检测报告中未对此次委托检验项目进行描述。

CNAS-CL01:2006 5.10.1

报告中部分信息与记录不一致

4

 查编号A《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电线》报告,规格型号3×0.75mm2,误为3×0.75mm;单位km误为Km(词头k大写);依据标准GB T 5023.5-2008误为 GB 5023.3-2008。

5

抽查编号A“检测报告”中,判定结论包括“回波变化率≦±30%”,而在检测数据栏中该项目名称为“性能变化”。

CNAS-CL01:2006 5.10.1

参数名称前后不一致

6

编号W01检测报告中,报告编号写成了W001;抗拉强度结果应按照间隔1修约,实际按照间隔5修约。

CNAS-CL01:2006 5.10.1

结果表述不符合标准要求

7

查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发现,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未按标准规定进行修约。

8

抽查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档案,冲击试验原始记录冲击功三次结果分别为:43.43、45.69、42.76;但报告结果为:43、45、42不符合数据修约规则。

9

检测报告(编号A)中热变形温度的结果未根据ISO 75-2-2013的要求表述,只出具了试验结果240℃,未标出Tf1.8或方法A。

10

编号A检测报告,静刚度计算不符合《测试作指导书》编号B。

11

试验室按ISO15042:2011«多联机分机空调和风热泵系统性能测试及标定方法»出具测试报告,其试验要求的描述如制冷量的技术要求与标准的规定不一致。

12

查”同轴隔离器”测试报告(编号:A-01)中RE102(200MHz-12GHz)项目极限值未采用GJB151A标准极限值要求,但变化的极限值要求在实验室检测委托书(A-R02)和报告检测要求中均没有说明。

CNAS-CL01:2006 5.10.3.1

偏离未在报告中说明

13

查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其中检测项目“总酸”、“氨基酸态氮”、“食盐”应使用SB T10416-2007标准中的方法进行检测,但检测原始记录中使用了GB T13662-2008对上述项目进行了检测,并且在检测报告中对上述偏离情况未给予说明。

14

报告编号A、B,缺少标题,标识共2页,实际共4页。

CNAS-CL01:2006 5.10.2a

标题

15

查编号为A检测报告,出具报告时间为2014年4月23日,但报告地址仍为搬迁前的地址“**路**号”。

CNAS-CL01:2006 5.10.2b

地址

16

2014年07月18日的重熔用铝锭分析报告单缺少报告的唯一标识、样品状态及标识、样品接收日期及检测日期的信息。

CNAS-CL01:2006 5.10.2c

报告标识

17

编号为A、B、C的检测报告无报告 结束的清晰标识。

18

报告编号为A的报告缺少结束标识。

19

编号为A的报告使用智能热球风速计检测新风量,检测依据却写成采用示踪法的GB188383-2002;B号报告使用氡检测仪检测室内空气中氡,检测依据却写成要求采用闪烁瓶法、活性炭盒法的GB188383-2002。

CNAS-CL01:2006 5.10.2e

方法识别

20

现场试验时出具的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无观察方法和检验方法信息。

21

报告编号为A的邵氏硬度检验项目的报告中没有试样描述、试验温度、采用方法标准、压痕硬度计单个值读数所用的时间等信息。

CNAS-CL01:2006 5.10.2f

报告中无样品描述

22

现场抽查编号为A、B的检测报告中,无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及明确的标识。

23

编号为A的检验报告中没有检验样品状态的描述。

24

 编号为A的测试报告中无样品编号、检测项目、样品调制情况描述等相关信息。

25

查编号为A的高温试验报告,没有样品照片、结构、状态等信息。

26

轮胎成品的检测报告中,缺少轮胎的负荷指数(层级)、速度级别、花纹代号等描述。

27

2014年2月25日所出具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上,描述样品数量为“23件”,表述不确切,且与委托协议书所述样品数量为“一套”不一致;对样品状态描述中所述“拉伸样条170*10*3.2mm”,不符合所依据检测标准ASTM D638-2010的样条尺寸规定。

28

编号为A的拉伸试验报告缺样品状态的描述。

29

查报告编号A,报告编号B没有签发日期和发送日期信息。

CNAS-CL01:2006 5.10.2g

无日期信息

30

数字微压计、热电偶、电能表、数字仪表、指示仪表、静电电压表等25份校准证书缺少校准结果仅与被校准物品有关的声明。

CNAS-CL01:2006 5.10.2k

未声明仅与被校准物品有关

31

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只有检验、审核人员,无批准人员签名。

CNAS-CL01:2006 5.10.2j

无批准人员信息

32

检验报告(编号A)中甲醛、甲醇的结果为未检出、但报告中没有提供甲醛、甲醇检出限的数值。

CNAS-CL10:2012  5.10a) 

未报告检出限

33

查编号为A(绍兴黄酒)报告,甜蜜素、苯甲酸等五项食品添加剂检验结果均为“未检出”;编号为练字(2014)第101号苯等三项检验结果也为“未检出”,但均未注明最低检出限。

34

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中H2和C2H6检测结果描述为低于检测限,但未提供出检出限的数值。

35

抽查编号为A和B的两份铅、镉测试检测报告,报告未提供检出限数值,且在报告中提供了低于标准检出限(10mg/kg)的数值。

36

编号为A的《检测报告》,报告乙炔含量为“0”μL/L (低于检出限),但未在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

37

查编号为A、B的检验报告中,没有检测设备的名称及状态、检测布置图和检测结果数据等信息。

CNAS-CL16 5.10.2

设备连接图

38

实验室编号为A的EMC测试报告无被测设备的连接图。

39

编号为A的现场试验报告中缺少:辅助设备名称、型号;被测设备的连接图;检测布置图。

40

实验室发布的《结果报告控制程序》文件中,规定对于发出的报告出现错误,需要重新出具报告。但针对该份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和相关的替换声明没有在文件中做出具体的规定。

CNAS-CL01:2006 5.10.9

报告的修改

41

管理手册5.10.4.3检测报告的修改,缺少“对出具的新报告进行唯一性标识,并在其中注明所代替的原件”的描述,查实验室2014年1月20日重新出具的编号为A的电动升降器的检测报告,也未注明所代替的原件(13059S)。

42

重新发布的检验报告(编号为A)修改了高温试验条件,但与原报告编号相同,也没有注明所代替的原件。

43

查编号为A修改检测报告,其中缺少替代说明并且替代的原报告未归档保存。





 

校准报告 


序号

不符合事实描述

条款号

备注

1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对校准证书提出具体规定。

CNAS-CL01:2006 5.10.1

无校准证书的规定

2

编号为A的热电偶校准记录中校准误差为-1.5℃,而出具的校准证书中的修正值也为-1.5℃。

CNAS-CL01:2006 5.10.1

结论不合理

3

耐震压力表校准证书(编号为A)无量值溯源声明。

CNAS-CL01:2006 5.10.4.1

测量可溯源证据

4

编号为A的内径表校准证书没有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包含因子。

CNAS-CL25       5.10.4.2.2

不确定度的问题

5

2014年6月5日出具的拉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证书(证书编号:A,出厂编号:B)给出的测量结果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3%(k=2),查阅其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对应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是0.5%(k=2)。

6

实验室提供的典型“校准证书”中,描述校准中使用标准器的有效期信息为“xxxx年xx月”。

CNAS-CL01:2006 5.10.4.4

证书中校准时间间隔的规定

7

该实验室在《检测/校准报告管理程序》中未对校准证书是否给出校准时间间隔做详细的规定。

8

提供证书(编号A)等,氡浓度校准项目出具检定证书包括有效期等内容,不符合CNAS  CL01  5.10.4的要求。

9

查看实验室已校区C耐压测试仪(编号A),其校准证书和粘贴的校准标签包含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未有与客户达成的协议。



- End -


信息来源 | CNAS官网 质量与认证微信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