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拍过麦子吗?太美了,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百合仔 2018-07-29

这次老宋带领狼族摄影团去西藏的路途上看到很多麦浪,虽然还没有到收割的季节。但非常适合拍照,如果你有机会碰到麦浪,可以去拍拍,相信一定会有大片的收获。


麦子什么时候成熟?


这里所说的麦子是指小麦。小麦品种主要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区:一般是在9月份末10月份初左右播种,次年的6月下旬到7上旬成熟并完成收获。春小麦区:一般在清明开始至5月中旬由南向北依次播种(高纬度地区回暖较晚),7月中旬至8月下旬成熟并完成收获。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小麦最早在8月中旬成熟,最晚在9九月初成熟。



上面这几张照片是去年7月中旬,老狼去西藏的途中拍的。可以看到随着海边的不同,麦子(还有青稞)成熟的时间差别很大。现在大部分地方麦子还是青色的,不过拍出来也是很漂亮的。


如何拍?首先明白下面几个问题

如果要拍出好作品,就需要有所准备了,掌握下面3点,你一定能拍出好的作品来。

怎么选择时间?


怎么选择主体?


怎么安排构图?


摄影并不是凭空想象或者临时抱佛脚,而是建立在摄影知识的积累之上的,不管是拍摄经验的积累,还是理论知识的积累,都决定了你现场发挥的程度。


国庆就要到了,在开始一场摄影旅行之前,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设想自己将要拍到怎样的画面。


比如在旅行中遇到了麦田,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相信你就会浮现出很多拍摄的想法,这就是拍摄的优势。那么拍摄麦子又有哪些技巧呢?



1、时间的选择


时间决定了光线,光线决定了图片的生命力,不同的时间段光线带给画面的质感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早上可以拍摄朦胧的雾气


黄昏可以拍摄动感的光影


夜晚可以拍摄漂亮的星空



2、寻找吸人眼球的主体


整片的麦田会显得画面比较单调,缺少主体,缺少表现力,所以就需要给画面安排一个主体。


这个主体最好是单一的没有其他元素的干扰,所以在选择主体的时候主要从形态特征、色彩方面考虑。



3、如何控制曝光


黄昏时刻光线比较的暗,此时适合用慢门拍摄动感的云,但是麦子会随风摇摆变得虚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是提高快门速度针对地面拍摄一张,再用慢门拍下天空,最后导入PS通过蒙版合成,就能够拍摄到远近都清晰的画面了。


通过包围曝光也不能一次性HDR合成,因为麦子轻微的移动PS很难将几张图片完全对齐。应该对天空、地面分开调整,结合蒙版来合成。



4、寻找前景构图


前景构图是最普遍的一种构图方式,可以通过前景遮挡拍出朦胧的感觉,也可以选择花、草等有特色的前景增加画面层次。



5、寻找点构图


拍摄这样的画面角度要低一点,低角度可以简化画面,如果将马路、房屋等拍全,画面就显得比较乱,没有主题。


俯拍也可以简化画面,突出多与少的对比。


针对同一个主体,你可以变换角度、变换焦段进行拍摄。



6、寻找线条构图


线条构图适合拍摄大场景,突出镜头的张力,表现整体的气势,这些线条可以是笔直的也可以是蜿蜒盘旋的。


可以是蜿蜒的小路


也可以是收割的麦堆



除了以上这些拍法,还可以拍摄一些以人物为主的照片,比如人文、比如人像写真,麦田就是最好的背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