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满分作文:面对现实,忠于理想

 老刘tdrhg 2018-07-2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试题解析

阅读材料是孙中山1913年《致邓泽如及南洋国民党人函》中的一句话:“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要求考生根据阅读的感悟和联想进行写作。

这段材料与往年有所不同。前些年各地的作文题不约而同地出现微观着眼、关注小我的倾向。今年山东的命题试图从国家的改革发展出发,沟通历史与现实,属宏观视角,内涵积极,导向性很好,给人精神一振的感觉。辛亥革命之后,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革命处于低潮,孙中山先生以此来激励和鼓励革命志士。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年后的第一年,又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命题人以此为题,颇有深意。

对于材料作文而言,一切感悟和联想都要求基于材料,材料是作文的由头和触发点。当然这既可以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含义和中心含义,也可以着眼于材料的局部含义,但无论怎样的感悟和联想都必须是材料的必有之义和应有之义。这段材料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它包含了三个要素,即担当使命,奋力拼搏,坚信未来。根据这些要素,这个题目可有如下立意角度:①担当、责任、信念等,考生可以提出敢于担当、担起责任,树立信念等观点加以论述……②坚持、执著,考生可以就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过程中遭遇困境、挫折、困难时要坚持不懈、执著追求等观点加以论述;③奋力拼搏,猛力向前,考生可以就在实现自己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要全力以赴、奋力拼搏、猛力向前的观点加以论述;④自信成功、相信未来,考生可以围绕自信成功、相信未来展开论述;⑤进步潮流,善长恶消天理,考生可以提出做人做事要与时俱进,适应潮流、顺应天理等观点加以论述。由此可见,这道题目极力保证了考生“人人有话说”,但是写好自己的考场作文的关键在于考生能否在文章中阐发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并且结合现实生活和自身体验恰当表达自己的某种见解。

【高考范文】

面对现实,忠于理想


切·格瓦拉说过:“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面对”和“忠于”完全是两个层次,最大的理想主义者也因是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因他知道任何理想都应在现实中完成,都要接受现实的考验。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身尚存,则改革发展之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则终有成功之日。

某日看到朋友微博,“命运这样安排,我也只好顺应。”我开始思考到底是命运决定了我们的道路,还是我们做了什么铸成了我们的命运。朋友说:“拿多大碗,吃多少饭。”可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决定吃饭多少的应该是我们的饭量,而非容器。

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后,白手起家,用一步步打拼创生了微软帝国,正是凭借自己当初的理想信念,又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结果,即面对现实,忠于理想。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进步的社会,这是一个退步的社会,这是一个智慧的社会,这是一个愚蠢的社会……它充满希望,又让人不断失望。”而正是这样的社会,才为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提供了可能。

用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直至自我实现,也即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为最高需求,人人都有理想!

但自何时起,向而不往成为了人生常态?多少人死守着自己的理想不放,就让它伴着创意与年少的狂狷腐烂在肚子里?

也许,当你在向他人描绘自己的理想时,不屑和嘲笑也相随而至。“这些都是浮花泡影,你要接地气,你要买房买车养儿育女……”可到老时,没准你会充满戾气地追悔为何年轻时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没有做成,有多少心愿没有实现。

孰不知,过了气的理想就犹如过了气的爱情,看着碍眼又硌得心里难受。所以理想还是早些完成得好,有梦想就去追!

当然,不愿流俗追寻理想是好的,但不要忘记面对现实,几艘她是第,用不断的努力积累出理想的高度。

西南联大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得好:“人有梦想就是可贵的,关键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来实现它。”

面对现实,忠于理想!

为人如此,于国亦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