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1993年,我院对27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病毒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6个月~27岁。入院时均有高热,(39.6°C~40°C)头痛,意识障碍,呕吐19例,惊厥14例,精神异常17例,颈强直24例,脑膜刺激征19例,呼吸衰竭2例。临床分型:轻型8例,中型12例,重型5例,危重型2例。27例行腰穿,脑脊液外观微混21例,无色透明6例,压力为2.08~2.51kPa。白细胞计数0.07×109/L~0.49×109/L,以中性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细菌培养阴性。另取同期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及脑脊液检查与病毒唑治疗组无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对照组(B组)以冰敷控制高热,使体温控制在38°C左右。选用安定0.3~0.5mg/kg镇静止惊,6~8小时1次,直至惊厥消失,给予20%甘露醇1.0~3.0g/kg降颅内压,4~6小时1次,连用3~7天,用东莨菪硷0.02~0.04mg/kg加10%葡萄糖液20ml静注,以改善脑循环,间隔时间随病情而定,保持呼吸道通畅,间断或持续吸氧,直至神志转清。治疗组(A组)除上述治疗外,入院后给病毒唑10~15mg/kg加10%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5~7天。 结果:见表1。 表1 病毒唑组(A组)与对照组(B组)疗效比较(d,±S) n 体温复常 意识障碍 消失 脑膜刺激征 消失 病程 A组 27 5.7±2.39 3.0±0.76 3.8±1.39 5.5±1.52 B组 24 7.87±1.54 5.75±0.85 6.2±1.4 14.3±1.93 P值 <0.01 <0.01 <0.01 <0.01 讨论:病毒唑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物,能溶于水,对DNA和RNA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毒唑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的浓度为67%~115%。乙脑病毒的核心为RNA,因此,病毒唑对进入脑脊液的乙脑病毒有直接杀伤作用。本组治疗观察证明病毒唑治疗组的发热,意识障碍恢 复,脑膜刺激征消失及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期间亦未发现不良反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