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齐鲁文昌 百年书院重光------莱芜汶源书院复院大典举行

 悠哉乐哉 2018-07-30

□ 记者 刘然

7月26日,莱芜汶源书院复院大典举行,标志着汶源书院开始正式运营。国内知名文化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市孔子学堂学校代表和汶源书院讲师代表共计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复院大典上礼生入场 □记者 刘然 摄

始于道光历经81个春秋涌现7名进士

清道光三年(1823年),莱芜知县纪淦携当地士绅在城东门创建汶源书院,筑讲堂,建书楼,陆续增置修业堂三间及号舍若干间,延聘通儒主讲其中。汶源书院繁盛时,来学之士往往达到六七百人。从清道光九年(1829年)的潘绍烈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张梅亭,汶源书院存续期间,莱芜涌现了7名进士,一改莱芜近七十年科甲不兴、无一考中进士的“天荒”颓势。汶源书院成为当时莱芜的文化教育中心。清宣统《莱芜县志》:“人文蔚起,甲于他县,令人有武城弦歌之思焉。”至清廷下诏废止全国书院,汶源书院屹立坚持,迟至两年之后的1903年方改为高等小学堂。

汶源书院历经81个春秋,是莱芜历史上第一个具备完全教育功能的地方书院,是当时齐鲁著名书院,是鲁中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对莱芜近代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致力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2014年5月12日,莱芜市高新区按照书院原先风貌,开始在汉江公园内重修汶源书院。

汶源书院边建设边运行,致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持续性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打造了“汶源书屋”“传统入学礼”等公益品牌活动。“中华优秀传统礼乐文化进校园”活动被团中央、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国学教育项目”,书院被授予“(中国孔子基金会)优秀孔子学堂”“山东省乡村(社区)儒学示范点”“莱芜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书院以读书为核心,以汉字为基础,以礼乐为特色,将逐渐恢复藏书、讲学和文化传承等传统功能,以立德树人、笃学践行、弘扬传统文化、培植文心学脉为己任,努力打造研究交流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和阵地,争取早日步入国内知名文化研究机构和书院式大学的行列。

打造市民提升国学素养的重要平台

7月26日,复院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汶源书院的正式运营,是莱芜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传承历史文脉、传播儒学经典具有重要意义,而汶源书院也将成为市民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国学素养的重要平台。书院在建成运行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我们将制定未来1-5年的目标和规划,重点开展中小学的汉字、礼乐等教育,面向社会开展古诗词吟诵等活动。近期,我们将组织国学夏令营,把学术界、教育界的力量集合起来,让汶源书院发挥繁荣发展文化应有的作用。”汶源书院院长宋立林对记者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