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诗,原来是这么来的

 渐华 2018-07-30

每一次说起诗歌,大家想到的就是唐诗吧,事实上,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我们的祖先们已经开始了诗词的创作,并且在春秋战国之时,被编成了《诗经》,共计305首。接下来就是楚辞了,它的作者是屈原。秦汉的乐府诗,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一直到唐代,诗歌就已经登封至极了。唐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历史长河里,诗人真的是数不胜数,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在这么多的诗歌里,著名的诗可谓是九牛一毛。因为在古代,写诗也是当时的娱乐方式之一,一言不合就写诗,他们就是这么任性。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几万首诗,却没有一首出名的。做到这个地步也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过谁让人家是皇上,九五之尊呢。

不像乾隆以量出名的诗人还是有不少的,他们的作品虽然少,但质量却非常高。就像张若虚(唐),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傲视群雄,甚至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在我们的认知中,诗最少有四句。其实,对于诗的字数问题,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诗的字数全凭诗人心情。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这首只有两句话的诗,却流传千年,到现在还被世人传诵。它就是苏麟的《断句》,是不是感觉没听说过?但要是说出其中一句诗,你就会说原来是“它'。现在让小编告诉你这句是是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现在这两句诗适用于大多数的场合。那么,这俩句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呢?

苏麟早年在范仲淹身边做官,后来去了别的地方做巡检,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没有关系,又怎么会升官呢。范仲淹再后来被朝廷重用,对于以前跟着他的下属,有能力的都提拔了。有一次,苏麟去范府为范仲淹过生日的时候,独自一人喝闷酒。

作为地主的范仲淹就过去问他怎么了,苏麟叹气,献上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表面上是的说亭台和花木,但却是表明了:范大哥,我的能力您是知道的,你手下那么多的人都提拔了,为何不给我一个机会呢?范仲淹多么的聪明,明白了苏麟的意思。经过查看之后,发现这个人能力不错,没过多久,苏麟就升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