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者出现这种常见并发症,您会识别和处理吗?别再叫医生轻视护士!

 胜者唯王 2018-07-30

导 


当患者病情伴有并发症时,我们应该迅速识别,帮助处理,脱离危险!

这是工作11年后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原本以为值班护士都会快速处理的事情,却意外发生了!

案例

一个低血糖患者,术后肠梗阻禁食状态,出现出冷汗、低血压,立即让值夜班的护士快速测血糖,报告血糖3.2mmol/L,同时口头医嘱50%GS 40ml IV,10%GS 500ml 续滴,奔跑回办公室,补开医嘱。


然后返回病房,观察患者情况,发现葡萄糖还没有用上了!!!找到值班护士,发现护士正在忙其他事情,追问为啥葡萄糖还没用上呢?


答曰:科里没有葡萄糖基数,电话给药房了,等待送药!


……


医嘱后20分钟终于用上葡萄糖,大量冷汗后患者低体温、低血压持续了近五个小时,凌晨1:30巡视病房时,患者情况才相对稳定。

点评

相信看到这个案例的临床护士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在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见到因“低血糖反应”而晕厥昏迷的情景时常会遇到,但许多护士却出现“关键时刻掉链子”!


1、护士没有危机意识。面对这么低的血糖危急值,医生已经下了临时医嘱,护士还不当一回事儿!


2、抢救物品准备不齐全。各病区抢救车里,5%-10%葡萄糖注射液,25%-50%葡萄糖注射液都有备用的抢救药品基数,各班护士和护士长每日、每周都会查对,确保抢救药物做好“五定”管理,随时使之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使用后及时补充。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在普通科室不在少数。由于部分护士对低血糖的识别欠缺,对低血糖的发生也认识程度较低。另外,有的科室血糖监测较少;而科室对药品的基数管理和库存药品的限制,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科室管理上如何扭转

护理人员的这种被动局面?

1、对临床护士开展低血糖应急预案培训和学习,要求人人掌握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


2、把低血糖做为科室病人的健康教育常规;


3、教育患者及家属哪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以及出现时的紧急处理;


4、在反复的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可以让科室护理上不断的加深相关知识;


5、在科室的库存药品上,准备一定的高糖基数。

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①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②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③一过性低血糖反应引起血糖波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④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心血管系统功能受损

表现心率加快,脉压增加,静息期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神经系统受损

大脑皮层受抑制,可发生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渐丧失,嗜睡、振颤、精神失常等,当皮层下受抑制,骚动不安,瞳孔散大,强直性惊厥等,甚至瘫痪,血压下降。

其它

眼睛、肾脏:出现视网膜剥离,眼底出血。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加重肾损伤害。

患者发生低血糖症,

作如何识别和处理?

1

主要临床表现

头晕、心慌、出汗、手抖、过度饥饿感、面色苍白等。

2

快速测血糖

立即监测末梢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可确定为低血糖症。

3

护理措施

1、立即报告医生,快速处理。患者神志清醒时,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或者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更危重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病人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注意15min后复测血糖,遵医嘱进一步处理。


2、分析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


3、遵医嘱监测血糖,尤其是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24—48小时,以避免再次的发生。


4、低血糖可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应监测生命体征。


5、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作 者 / 纳洛酮        来 源 / 华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