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福王朱常洵

 雲泉 2018-07-30

朱常洵,他是万历皇帝的三子,母亲是郑贵妃。

郑贵妃是万历帝最宠爱的妃子,19岁的万历帝对14岁的郑氏一见钟情,郑氏不仅拥有闭月羞花的容颜,也聪明博学,性格爽朗大方,敢于毫无顾忌地挑逗和嘲笑皇帝的同时,又善解人意地倾听皇帝的诉苦,时常为他排忧解难,不夸张地说她是万历帝的精神支柱。

万历帝是有皇后的,但是王皇后没有生育,一次偶然的巧遇,万历帝宠幸了一个宫女王氏,公元1582年便有了长子朱常洛,郑贵妃也于公元1586年生下了朱常洵,在万历帝的心里,肯定希望由朱常洵继承皇位,因此,他一直在犹豫,借口皇后还年轻,说不定哪日还能生出一个嫡子。

老福王朱常洵

尽管他和大臣就册立皇太子一事展开了一场长达15年的拉锯战,却还是敌不过当年太祖朱元璋立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和“东宫不待嫡,元子不并封”的规矩,面对一帮大臣的口水仗,万历帝终于明白,尽管他是天子,在国本之事上依旧不能满足自己的意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无疑是皇长子朱常洛。

公元1601年,朱常洛正式被立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封地在洛阳,但还是长期居住在京师,直到1614年,在朝臣的不断催促下,朱常洵不得不辞别父母去了洛阳。

临出发前,万历帝几乎把历年积蓄的珍宝钱财全部赐给了他,另外赐予的田庄就达四万顷,连朱常洵自己都过意不去,推辞再三减为一半,从江都到太平的各项杂税,四川的盐,茶全都成了他的个人收入。

朱常洵权势之盛炙手可热,万历帝经过这一场搏斗后,常年居住深宫,对朝政漠不关心,懒得打理,大臣送去的奏章他连看都不看,唯独朱常洵派人来,哪怕一天之内连去数次,万历帝都不厌烦,及时回复朱常洵的一切要求。

老福王朱常洵

我们在明朝皇帝中,可能再也找不着比万历帝更疼爱儿子的做法了,他在朱常洵身上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父爱,这应该是父亲对爱子的一种补偿。

万历帝确实太偏心了,身为皇太子的朱常洛却什么也没有。

时间来到公元1628年,朱常洵身为崇祯帝的叔父,仍然受到特别的礼遇,当时的人们都说万历帝把天下都拖瘦了,单单喂肥了朱常洵,洛阳比北京富裕多了。

李自成起义后,他的部队在河南十分活跃,路过洛阳的官军都发牢骚说,福王府里的金钱上百万,却要让我们饿着肚子死在战场上!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居住洛阳,听到这样的反映,不胜惶恐,多次求见朱常洵,向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利害,劝他拿出一部分钱财赏赐将士,可朱常洵毫不在意,置之不理。

公元1641年,李自成围困洛阳,朱常洵设宴款待担任洛阳警备的三位将军,仅仅“出千金募勇士”而已。半夜十分,官兵和起义军一个城下,一个城下,欢声笑语,简直亲如一家,起义军开始进攻,官军就放火烧城楼,打开城门,起义军顺利进城。

老福王朱常洵

当晚,朱常洵藏身于迎恩寺,次日被起义军搜到,当场被杖杀。两名侍从伏尸大哭,请求给一副棺材收容福王的尸骨,他们就是粉身碎骨也绝不怨言。起义军见二人如此忠心,就答应他们的请求,侍从用一副一寸厚的铜棺材装殓朱常洵的尸身,待到一切完毕,二人在旁边自缢身亡。

崇祯帝闻听叔父的死讯,辍朝三日为他发丧,给予的丧礼非常隆重。日后,由于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在南京被马士英和卢九德拥立为南明的弘光帝,朱常洵顺理成章地被追封为恭宗。

有说福王朱常洵在洛阳城破之时被起义军抓到,下场极为悲惨,这个说法应该不成立,在这里我采用的是《明史》列传二关于朱常洵的记载,据说朱常洵整天只知道关起门来喝酒玩女人,积敛钱财,即便有天大的罪过,李自成对他的处决也不会那么没人性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