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呐!暗访昆明十家洗碗厂,洗碗水一周一换...知名餐厅中招!洗碗工自己都不用!

 liubenzi 2018-07-30

脏乱差的简陋厂房、堆积如山的回收碗筷、臭气熏天的洗碗车间、油腻腻的地面上尽是菜渣、洗碗水一周换一次、不穿制服不戴口罩的工人、甚至草草冲洗就包装出厂送上餐桌……


能想象吗?我们昆明人日常在餐馆所使用的消毒餐具是这么来的!


日前,春城晚报(@hai-ccwb)记者耗时20多天对昆明10家洗碗厂进行了暗访,结果令人胆战心惊,没有一家的安全让人放心,记者还跟踪到大量卫生堪忧的餐具流向了昆明知名餐饮连锁店——外婆味道。

还记得,前不久媒体才曝光了昆明市卫康乐消毒餐具配送服务中心的卫生环境吗?相信不少小伙伴们看完之后,连前一天的午饭都想吐出来!


可这还不算什么!

春城晚报(@hai-ccwb)记者耗时20多天对昆明10家洗碗厂进行了暗访,这些小洗碗厂工作条件令人担忧……

这10家洗碗厂的卫生状况都非常差,门口垃圾成堆,地上污水横流,洗碗机上沾满污垢,食物残渣堵塞排水沟,酸臭味弥漫厂区。清洗池中漂着厚厚的油污,池中的水已变成乳状。


暗访篇
镜头1
高峰餐具: 洗碗车间里晾衣服
日常在餐馆用餐所使用的一次性消毒餐具,竟然出自这样的环境,你知道有多脏么?
高峰餐具消毒服务部位于五华区红云街道办事处右营村经域路7号,这家洗碗厂躲藏在一个汽修厂背后,进入洗碗厂必须经过汽修厂。
8月23日上午,春城晚报(@hai-ccwb)记者来到这家洗碗厂。数名工人正在厂门口从一辆金杯车上搬运碗筷,臭气扑鼻而来。
 “你们是做哪样呢?”一男子(后来确认是洗碗厂老板的儿子)上前问记者。
“我们在昆明开了10多家小吃店,想把碗筷送来这里洗,你看要多少钱洗一个碗?”记者说。
记者的话打消了男子的疑惑。
这家洗碗厂所在地是一个仓库,房间里堆满垃圾,苍蝇飞舞,洗碗车间里晾着衣服,清洗线上能闻到菜渣变质的味道。
有业内人士称,餐具消毒单位卫生不能只看表面是否脏乱,餐具到底是放置多久以后清理的、放置过程中滋生了多少细菌、清洁剂用量是多少、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等等,都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出来的。

镜头2
昆明康净餐具:厂门口垃圾堆成山
在官渡区小板桥向化村一家仓库里隐藏着一家名为昆明康净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的洗碗厂,这里的环境更加恶劣,才走到门口,厂门口的垃圾已经堆成小山,发出阵阵臭味。
“你们是整哪样呢?”一名工人说。
“我们来推销洗洁精。”记者回答。
“太臭了!”刚跨进洗碗厂车间,记者已难忍恶臭捂住鼻子。
车间里的洗碗工人戴着口罩正在忙碌,一个操四川口音的平头男子(后来核实是该厂老板)突然出现,把记者拉进办公室,关上门窗,但记者依然能闻到臭味传来。
一番交谈后,老板把记者的业务推荐给做同样生意的老乡。

镜头3
呈贡龙街乐尔康餐具:装完筷子洗拖把

9月3日上午,呈贡龙街乐尔康餐具消毒配送中心。这家洗碗厂同样是租用仓库,卫生状况同样堪忧。
大门口,一个拖把正放在用来装碗的周转箱里清洗。记者拿拖把在里面晃了几下,发现水里还放了洗洁精。
“这是专门洗拖把的吗?”记者问。


“哪个老板舍得专门放洗洁精洗拖把哦,这个周转箱原本是洗筷子的,洗完筷子么再洗拖把喽!”一位洗碗工说,“老板要节约成本,如果把洗完筷子的洗洁精水倒了,多可惜。况且洗碗车间油污多,每拖一次地,拖把上都沾满油污,拖把放在里面,很好啊!”



以上几家洗碗厂用房都是仓库,清洗过程完全敞开式运作。在最后的消毒和包装环节,都没有紫外线灯杀菌环节,以及应该设在包装车间入口处的通过式预进间。


镜头4

    装碗不戴口罩手套


在外用餐,与消费者接触最亲密的就是这些碗筷了,可是在记者暗访的过程中,洗碗工人在 最后一道包装工序上,直接“赤膊上阵”,竟没有任何消毒措施。


在高峰餐具消毒服务部,记者看到五六名女工负责最后一道包装工序。女工们赤手抓碗、杯子和勺子,将餐具放在盘子里进行包装。女工们一边拣餐具一边聊天,没有戴口罩和手套。



记者在康净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和呈贡乐尔康餐具消毒配送中心都看到,负责这一程序的工人们也没有戴手套。



镜头5
高峰餐具消毒服务部:哗哗哗 筷子洗好啦
    
春城晚报(@hai-ccwb)记者暗访这些洗碗厂期间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当碗、杯子、勺子进入清洗线洗涤后,筷子是分离出来靠人工清洗。
高峰餐具消毒服务部,一名50多岁的大妈正在清洗筷子,她用3个周转箱就把筷子清洗出笼,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大妈在第一个筐里加了半筐水,在里面放了洗洁精,双手抱着一捆筷子(目测上百双)在里面上下晃动。

第二步:大妈抱着筷子在第一个筐里摇晃1分钟左右,把筷子放进第2个装了半筐水的筐里,又晃动1分钟左右。
第三步:把筷子放进第3个筐里,这个筐里也有半筐水,这就是大妈所说的最后一道清洗环节。筷子在里面摇晃1分钟左右,大妈便将它们放在成品箱里,水滴从箱里流出。
3个步骤中,大妈一直没有松手,因为如果松手,筷子就会散落掉进筐里。
洗好的筷子坚立放在箱子里滤水,过了一会,一名小伙从箱里把它们抱走,装进纸箱,随后放入简易封筷机器中。随着机器运转,筷子开始自动封装。
记者暗访的其他洗碗厂,筷子的清洗几乎都是这样的流程。

镜头6
    “洗碗水一周换一次”

消毒餐具竟然如此“消毒”,看到这里,你还吃得下饭吗?而更令人愤怒的是,就连这里的洗碗工都明确表示,这些碗他们自已是肯定不会用的,大家可想而知有多脏了。
擦碗的毛巾不经过消毒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清洁餐具用水量很大,如果每天清洗7万套餐具,正规洗碗厂需要用水超过200吨。很多小洗碗厂私自打井取地下水洗碗。记者在康净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大门口就发现了一个水井。
高峰餐具消毒服务部里有一个非常脏的水池,看起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换,池边全是灰尘和污垢,旁边还放着不少勺子。
一位洗碗工说:“我们洗碗的水都是一个星期换一次,反正这些碗我们是不会用的。”
助读
    消毒餐具出厂
    标准是这样的
记者了解到,一套消毒餐具经除渣、清洁、消毒、烘干完毕,大概需要25至30分钟,其中消毒环节占15分钟左右。消毒过后的餐具经过工人的分拣,自动塑料包装,最后送到餐桌上。按照规定,整个车间必须是密闭的,除分拣工人外,其他人不得随意进出,工人分拣前需要用消毒液清洗双手,还需要戴口罩、帽子、隔离服、手套才可进车间。

镜头7
    工人多无健康证

根据相关规定,餐具集中消毒单位必须组织从业人员每年体检1次,获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可在记者走访的时候,画风并不是这样的……
暗访期间,一位洗碗厂老板坦言,公司有20多名员工,该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很多员工来了之后,都是工作一两个月就辞职了,甚至有的工作一周就辞职,所以只有少数老员工办了健康证。

  餐馆篇
    餐具里有辣子皮
这样的环境中所清洗的一次性碗筷,流到餐厅中会是怎样的情况了?
暗访期间,记者在日新路一家餐馆就餐时,发现消毒餐具中的小碗上,贴着一块辣子皮。


“这餐具肯定不干净!”一同就餐的朋友要求餐馆免去一行9人的餐具消毒费用,被餐馆拒绝,服务员称只能重新换一套餐具。


记者使用消毒餐具时,发现杯子里有油污,用餐巾一擦,结果越擦越黑。于是要求重新换一套餐具,但打开新换的餐具,发现碗里还有水珠……


    餐具过期还在用

  

根据规定,消毒后的餐具独立包装上须标注企业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保质期等内容。8月25日,记者在西山区一家餐馆发现,该店使用的消毒餐具已经过期。该套餐具保质期为7天,消毒日期为8月17日,8月24日到期。

餐馆老板说,餐具送来后,因忙碌,所以没注意检查。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次性消毒餐具包装时都会有一些小孔,并不是全部真空,因此放置过久会有灰尘、细菌等进入,所以保质期不能过长,存放7天的餐具其实已经不卫生了。


调查篇
    谁在用这些餐具?
    知名餐厅也用 外婆味道躺枪

春城晚报(@hai-ccwb)记者暗访的厂家生产的消毒餐具流向哪些餐馆?每天又多少有问题的消毒餐具流向市民的餐桌上?通过记者的走访,这个数字相当惊人!更重要的是,餐厅老板似乎并不关心这些消毒餐具是否卫生!



记者跟踪餐具从洗到包装再到出厂运送到餐馆的全过程,发现高峰餐具消毒服务部出厂的餐具进入了昆明一家知名的连锁餐厅——外婆味道。记者一想到自己经常去外婆味道吃饭,这个心情就.....


据调查,类似上述这些中小消毒餐具厂出厂的餐具,大多供应给一些中小餐馆。厂家会派业务员去餐馆联系,也有不少餐馆主动打电话订货。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昆明市场每天大概有30万套消毒餐具在流通,其中有不少来自卫生环境堪忧的小作坊。

记者了解到,消毒餐具公司一般以每套餐具0.6元左右的价格提供给餐馆,餐馆再以1元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
 “使用消毒餐具主要是因为方便,自己不用洗餐具也不用买餐具。”一家餐馆老板坦言,“使用消毒餐具以来,没去餐具消毒单位看过,并不清楚厂家是怎么消毒的。”
    
消毒餐具为何盛行?
    卫生有要求  成本能节约

据媒体报道,目前市场上80%的小餐馆存在卫生隐患。在消毒设备不齐全、洗涤消毒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一次性消毒餐具应运而生,既可为餐馆节约用水、人工等开支,也能让消费者放心。作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一项服务性产业,一次性餐具投资人看到的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市场,因为用餐和卫生永远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食品卫生监督处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卫生部门能够遵循的只有《食品安全法》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其中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但通过什么方式消毒、在哪里消毒,餐饮企业可以自己选择,这催生了一次性消毒餐具行业。

崴餐具为何难杜绝?
    无需卫生许可证  总能找到空子钻

记者一圈走下来,胆战心惊,万万没想到,这情况也太普遍了吧!


小编就忍不住质疑了,这样的洗碗厂资质合格吗?
记者从卫生监督部门了解到,对于餐具消毒单位,国家没有强制要求领取卫生许可证,但须取得《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监督合格证》,相关人员进行相应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有效健康证明,方可从事集中消毒管理工作。
据悉,《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监督合格证》有效期分为3个月、半年及一年。按量化评分表评定有效期,评分表有41项共170分,得分90分以上合格证有效期为一年,75分以上为半年,60分以上为3个月。期满后,餐具集中消毒服务经营者应依法延续取得卫生监督合格证,该合格证复印件必须要提交餐饮单位以备查。
 “正规消毒点每天消毒的量有限,这很难满足一个城市餐馆的使用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昆明从事餐具消毒的小作坊约有10多家,多集中在城中村的仓库,市民和执法人员很难了解具体消毒状况。
“当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许可取消之后,卫生不合格的小企业总能找到生存空间。只能出台地方性规范和办法来应对,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呵护合格企业的利益。”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食品卫生监督处相关负责人说。
后续
暗访样品已送检
春城晚报(@hai-ccwb)记者暗访期间,先后从10家餐馆购买了数套暗访企业生产的消毒餐具,并对所购买的餐具送检。检测结果近期得出,春城晚报将继续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