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半棘肌的“五个治疗点”你清楚么?| 竖脊肌损伤之头半棘肌与颈半棘肌的针刀治疗方法

 xyf4345 2018-07-31

上期我们讲到了双侧的头最长肌的治疗思路及手法;这一期,我们就讲一下头半棘肌及颈半棘肌的治疗,精彩继续!

头半棘肌及颈半棘肌的治疗



头半棘肌的后枕部的附着点在上下象限之间。浅层是斜方肌,深层是头后大小直肌。而且由于它的病变往往刺激从其中穿过的枕大神经及第三对颈神经,引起的患者症状多数伴有后枕部的疼痛。因为它的病变可以刺激头后大小直肌发生病变,所以,患者常有头晕的感觉,及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其他的一些临床症状及体征。所以对于后枕部的附着点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定点于枕后隆突的下缘,斜方肌的附着点的下方。因为附着点的宽大,一般需要定两点。但是,分两次做完,因为两侧同时治疗四个点会因刺激量较大而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感。一般高雨老师的做法是第一次都做头半棘肌的内侧缘,下一次同做头半棘肌的外侧缘。进针时垂直于上下象限之间的枕骨面,进行全层立体通透松解。假如斜方肌同时病变,当然要将其一并治疗。而患者同时伴有头晕症状的时候,说明深层的头后大小直肌也存在病变。针刀下探松解这四小肌群。和半棘肌一样分两次做完。在深层肌的下面就是枕骨大孔和延髓,还有椎动脉的通过,所以操作时且不可过深及盲目操作。在每次针刀操作完毕后,都要先行按压针孔达两分钟以上,防止肌肉中的出血,造成大的血肿及压迫延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头半棘肌位于第一颈椎体的肌腹不做,直接找到第二颈椎的棘突旁,第二颈椎的棘突特别肥大,就是因为有较多的肌肉附着,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颈半棘肌各两块附着于此。而浅层还有头半棘肌及斜方肌的附着及通过,其外缘还有颈夹肌附着,头最长肌通过。所以此处的肌群众多,而深层还有暴露的脊髓硬膜,椎动脉 。操作时特别谨慎才行,定点在棘突旁开1.5--2.5cm之间。棘突同时也要定点治疗。操作,棘突处的操作,主要是垂直进针后逐层切开斜方肌,半棘肌,下面的头后大直肌及颈半棘肌同时治疗,这个部位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棘突上缘,不能过深,以免伤及脊髓。最轻的会导致脑脊液漏。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听到过。棘突旁开部位的治疗,在逐层松解的情况下,过深可能伤到椎动脉。达到通透松解即可。

头半棘肌的第三、四、五治疗点

 头半棘肌的第三治疗点,位于第三四颈椎棘突旁开1.5到2.5cn处,这个部位的治疗相对简单一些,就是因为它的浅层是斜方肌。而深层是颈半棘肌,治疗时只要注意到达深处时针刀的方向垂直或者略微向外倾斜,千万注意不要向内侧正中线分向过深的操作,以免刺入椎管,造成损失。操作的内手法主要是根据损伤肌群的情况而定。重者,内手法主要是进行通透性十字切开。有时需要到达深处的骨面,而不需要在骨面操作。因为伴有颈半棘肌、斜方肌损伤的几率最大,所以,治疗时需要同时通透松解。

头半棘肌的第四治疗点,位于第五、六颈椎旁开1.5到2.5cm之间。这个部位的解剖同样复杂,因为此处附着的肌肉众多,而头半棘肌和颈半棘肌在此段位置属于最深处。它的浅层有斜方肌、部分小菱形肌、头夹肌,其外周还有肩胛提肌、头最长肌及附着于横突的颈髂肋肌,其内侧缘有多裂肌。所以,怎么确诊就是单纯的头半棘肌及颈半棘肌损伤并不容易。而且,多数会伴有其它肌群你的损伤,而同时发病的肌肉主要是浅层的斜方肌、头夹肌、头最长肌、肩胛体肌这些维持脊柱稳定的肌群。查体时最好尽量查体详尽,这样针刀治疗时能够做到操作部位的所有病变肌群一并松解。尤其是附着于横突处的头最长肌及颈髂肋肌,它们都属于竖脊肌的一部分,同时病变的几率更高,而往往被大家忽略。治疗时将针刀向外倾斜平行于脊柱进行松解为最佳。而且由于这些肌肉的同时病变是导致颈椎曲度反弓的最直接的原因。这个部位的操作注意事项就是不要在深层向脊柱正中斜刺,以免伤及硬膜囊及脊髓。

头半棘肌的第五个治疗点,位于第七颈椎及胸一椎体棘突旁的部位,旁开的距离同上面一样其实到了这个部位其治疗的不仅仅是头半棘肌了,而且这个部位的解剖更复杂。此处的头半棘肌及颈半棘肌位于最深处。局部的触诊无法确定它们的病变,但是可以触及局部的高张力。再者,这个部位浅层肌损伤的几率更大。从浅入深依次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颈夹肌,其下才是头半棘肌及颈半棘肌。它们的外沿紧邻的就是头最长肌、颈最长肌、颈髂肋肌。到了第一胸椎的部位其实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椎体外缘的胸腔。治疗时,在逐层查体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针刀的操作要点同上一治疗点一样,多数情况下是逐层松解治疗。使周围病变软组织能够彻底放松。进针的角度以垂直为佳。而且一定要缓慢进针,逐层突破,切记盲目快速穿刺。虽然,这个部位的肌肉层次较多,但是,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者需要进针达5-6cm才能到达深层的肌群。但是,体质瘦小的患者只需要2-3cm就可以到达,有的还要更浅。一旦快速突破进针而没有掌握好角度的情况下,很容易进入胸腔或者椎管内。


 头半棘肌的第五个治疗点,这个部位的操作要点就是:宁愿不到位,不要强到位。因为,每一个针刀医生的操作经验有很多的差异,年轻的针刀医生更要注意,静下心来,慢慢做,认真体会进针的针感。因为此处的病变肌群复杂,不能单单认为就是半棘肌的损伤,多数是合并协同肌的损伤,及相邻的肌肉的同时损伤。一般情况下就是间隔2cm定一点进行治疗。


竖脊肌




部位: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由棘肌、最长机、髂肋肌组成。


起止点: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 部:外侧为髂肋肌,止于肋角;中间为最长肌,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止于棘突。


功能:一侧竖脊肌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神经支配:竖脊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


人体力线的维护者和保持者,慢性内脏疾病的缔造者——竖脊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