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亡之原因

 康俊辉 2018-07-31
​小三百年时间,土地兼并的差不多了,流民四起。
张居正的改革给大明朝续上了一口气,万历算个有点能力的皇帝。他的一生都在斗争,和张居正的阴影,和那些朝臣,甚至他的母亲。
戚继光也在张居正死后的清算中受到了牵连,当得知戚继光的死讯,万历神情木然,轻吁了一口气,像是了却了一桩心事的万历,怎么也不会想到,死去的不只是一个戚继光,大明朝失去的是“戚家军”苦心训练的战术和严明的军纪,三十年后对满清交锋的败北,正是这个时候就埋下了隐患。
张居正生病到死的这段过程,当朝大吏们拙劣的表演,各种丑态淋漓尽致的展现,预示着这个王朝的精英们内心里的那点不堪的秘密大爆发的来临。
万历一直都在斗争,富有四海的天子甚至在内帑上和臣子较起了真,庭击、妖书各案频发,这一切让万历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和郁闷,他无力回天又无处可藏,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无为。
万历以在龙椅上的酣然入睡的姿态来逃避现实,他不再强迫大臣们接受自己的主张,更不对臣僚们的奏折表示出任何的意见。这种消极无为的后果,不仅导致了文官集团的更加涣散和无聊,更严重的是,从此给大明王朝的崩亡埋下了致命的祸根。
表面上看,帝国庞大的机器还在有条不紊的运转,但皇帝已经不再上朝理政了,内阁几次被迫关门上锁,万历觉得很管用,于是一直就这么对峙了下去,在他特有的沉默中,帝国开始风雨飘摇。
这个时期,各党派的党争愈演愈烈,斗的难解难分,一塌糊涂,但见面时仍然斯文依旧,嘘寒问暖!然而国事已然不堪!
1615年,在这个帝国正在酝酿一场谋杀太子阴谋的时候,满清则在这个时候悄然崛起。
万历死了,一颗红丸也断送了泰昌皇帝的性命,木匠天子鸣锣出场,国事交给了他信任的九千岁,党争愈演愈烈,斯文已经没有,有得是赤裸裸的攻击,奸党横行的大明朝江河日下。
崇祯接手的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他勤奋、聪敏、节俭、克己,但是他刚愎、犹疑、好面子且不肯承担责任。
放到盛世,他或许是一个好皇帝,但是生在乱世的崇祯,性格上的弱点是致命的,要想挽狂澜于既倒,需要的是果断和担当!这一点恰恰是崇祯所不具备的,轻易的减除了魏党的崇祯,踌躇满志,渴望中兴。他一反刚上台时小心翼翼的做法,很多事情求快求急,恨不得马上弄个什么中兴之世出来。而残酷的事实面前,其犹豫反复的性格和他好面子不肯负责任的心理暴露无疑。对于满清的态度,和与战其也是犹犹豫豫,一会儿想和,一会儿又好面子不肯和。结果错失了很多的良机。
心切的崇祯更是撇开了祖宗惯用的廷杖换上了钢刀,对待他认为失责的臣下,结果适得其反,他换来了背叛!
满清越来越咄咄逼人,而自从熊廷弼死后“辽事”则是更加的不堪,还有遍布西陲、中原的流民,崩溃的财政经济,不止的党争!
李自成一直都是个捞稻草的,当明军和满清对持的难解难分之时,他领着饥饿、愤怒的流民们扣开了一座座诸王屏藩的城池。
当崇祯看到一个一个滚落的宗室的人头,他势必将“流寇”们看做了真正的心腹大患,然而随着围剿的杨嗣昌的病死,而此时的帝国显然已经无力支撑起两面的战事。
崇祯已经无力回天了。党争依旧继续!大明朝的文官集团们最后也集体出卖了崇祯。
李自成进了北京,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曾经捞稻草的军队在他的眼里,仿佛可以做到一切,然而他的梦仅仅做了几十天而已。
一片石,在满清八旗和明朝最后的精锐联手攻击下,六万农民军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满清在洪承畴、范文程们的调教下已经不再满足于辽东的地界
于是在《贰臣传》的主角的带路下,多尔衮穿过了山海关的城门洞。。。。。。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明之亡,丢掉了的民心,亡于党争,亡于文官集团才是真正的拉幕人,其他的都只是催化剂!
而满清,他们在1644年的一片石,捡到了一个皮夹子。。。。。。里面装着的是大明朝的江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