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了一堆书却没时间看,该怎么办?阅读高手教你这个方法,30分钟看完一本书

 姓羅的 2018-07-31

有时工作上,必须在短时间内,读完好几本书或文件资料。“明天会请您接受这个题目的采访,我们已准备好相关书籍,请在明天之前读完。”听到工作人员这么说,顿时会让我不知所措,因此我必须用工作的空档或移动时间,“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

为了快速且确实理解内容,我通常会把文章分成好几个范围,一次读3到5行,利用这个方式进行“区块阅读”。当然,在毫无背景等全新领域的情况下,刚开始必须一行一行的仔细阅读,所以区块阅读只限于已经具有某种程度的知识,或已经理解的范畴中。

如果是法律书籍,对我来说是很熟悉的领域,所以我会把书摊开斜放,一次阅读两页。没有令人在意的关键词就跳到下一页,但如果有觉得奇怪的地方或是重点,我会一次读完该内容周围的3到5行。

一行一行细读的确会花费许多时间,也容易忘记其资讯。若快速的一次读3到5行,讯息即使会有些模糊,但可以掌握概要。要说这是读,不如说是看。

我们在看东西时,有分“细部”和“纲要”,读书也能利用大致看过的方法。刚开始可能会不协调,但习惯之后,就能把3到5行当作一个区块,并确实领悟其内容,这真是不可思议。

依书本而异,实行区块阅读,一本书大约30分钟内就能读完。假设工作结束后,只剩3至4小时,利用此方法就能读完5、6本书。忙到没时间看书的人,请务必尝试区块阅读的技巧。速读却能记住内容,其效用一定会令你惊讶。

注意“但是”— 那是作者的主张

看书必须意识速度时,若遇到换行次数比较多的书籍,我有时只会看上半部,一边注意接续词“但是”并往下解读,因为这后面通常会联结较重要的文章。

连接词是用来互相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句,以显示两者关系的功用。“所以”、“因此”、“于是”等顺接连接词,会依据前文的原因或理由来描述结果。例如:“下雨了,所以我带伞过去。”

另一方面,“可是”、“但是”、“然而”等逆接连接词是表达与前文相反的结论,例如:“下雨了,但是我没带伞。”像这样光看接续词,就能大略推测后面衔接的内容。因为逆接连接词的后面,大都会出现作者的主张。特别是换行过后的内容,大都会叙述重要的意见,所以一定要试着留意。

以斋藤孝教授写的《读书力》为例,试着寻找换行后用“但是”开头的文章,仔细确认后就能发现,只有少数几处出现此连接词。因此仅要注意那些逆接的段落,就能明白这位作者的主张。

例如该书提到:“想让年轻人阅读书籍也是一种教育欲望,‘但是’露骨的展现出自己的渴望,对方不见得会听从。”他还说:“现代社会已经不会认真看待自我形成的问题,‘可是’自我形成已成为一个无法避而不谈的问题。”从这段话就能一目瞭然,作者希望透过阅读促使成长的问题意识。

既然如此,看书时一边检视文章的上半部,同时留意逆接连接词出现的位置,即可确实理解内容,这就是阅读的诀窍

最近不论新书(按:此处指日本为方便携带而生的开本,宽10.5公分、高17.3公分,主要使用于非文学作品)或平装书,很勤快换行的著作都变多了。若各位想带着速度感翻阅,请确实执行以上我说明的方法。速度的快慢因人而异,但人们多少会有想速读的时候,此时你就要并用前面介绍的区块阅读,加快吸收大量知识的效率。

书本不用从头依序往下读

你知道吗?最近书籍下的标题都非常具体,有时只要看目录几乎能了解其内容,所以我习惯先把目次看过一遍,再进行后续动作。

假如有个章名是“现在加入自卫队好处多多”,就能马上明白这个作者是支持部署自卫队等立场的人。把成排的标题读过一次,对这本书留下大概的印象后,接着我会看“结语”。当然因书而异,不过普遍的书籍会在前言提出问题,或是引导读者阅读这本书;而结语的部分,大都会表明作者的结论或主张。

总之,先看目次对整本书留下概念后,再看结语就能大致掌握整体结论或主张,接着要看的是“作者简介”。也就是看作者的为人,了解写出这本书的人拥有什么背景。如果以上三个部分看起来都很有趣,我会回到前言,然后开始阅览本文。

简单来说,读者要先看目次,再看结语,最后确认作者简历,这三项若能引起好奇或欢乐,再读前言并进入本文,此为我个人阅读的顺序,推荐给大家了解。

此外,我在读内文时,还会注意章节“最初”和“最后”的文章。特别是最后的章节,大都会编写近似归纳的内容,所以我会特别仔细确认,避免漏看重要的部分。

利用“小标”,30分钟读完一本书

内文之间,到处会有小标,这些就是书本的要约,所以我非常重视。因为透过小标,就可以知道“原来此段落要表达这样的内容”。

例如,我读日本知名记者布施佑仁著作的《经济性征兵制》时,看到“美国的征兵制”这个小标,就能立刻知道接下来要讨论关于美国的征兵制度;看到“拯救经济危机的新兵招募”,也能从标题推测其内容。换句话说,只看小标也能推测各种事物。必须详细理解内容时,就需要谨慎的阅览本文,但如果只想知道这本书的概要,那跳读小标就很足够

然后,当你有点在意该标题时,再仔细确认内文。例如我看到“类似拉皮条的街头募集”等标题时,大致能想像其要说的内容,但这确实勾起我的好奇心,使我抱持疑问继续阅读此内容。善用这种方式,30分钟就能看完一部作品。若各位碍于时间的限制,无法仔细理解文字时,建议大家利用标题读完一本书。

但是你必须注意,有些标题并不会呼应内文,那些耸动的文字,单纯只为了吸引你的目光。所以不管任何书,大家记得最好先读3、4个小标中的内容,确认标题确实归纳本文后,再做跳读。下小标的规则或习惯会因书而异,请留意这一点。

作者介绍|伊藤真

195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现为伊藤塾补习班负责人。1981年东京大学在学期间通过司法考试,之后开始教导考生如何备考,随即成为人气讲师。1995年开设“伊藤真的司法考试补习班”(现在的伊藤塾)。
    
他引进人称“伊藤教学法”的创新学习方式,使得短期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辈出,人数高居全日本第一,也因此缔造了不可动摇的实绩。现为“一人一票实现国民会议”的发起人,还成立了“安保法制违宪诉讼之会”,以律师的身分奋斗中。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大是文化《精准阅读:帮助最多人通过国家考试的大律师,教你进入看得下书的状态,同时精准抓重点》(原标题:没时间读,如何“大略看过”?)

责任编辑/林安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