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行健《格律诗基本知识》

 舉雲圕 2018-07-31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所谓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格律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集合,是在形式上比较注重声韵之美与对仗之美而产生的规范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学习格律诗没有专业教科书写得那么复杂,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先登堂入室,再渐入佳境,只要能持之以恒,我相信大家都能功到自然成。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 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为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 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一) 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排律的句数是不限的,但它的句数必须是双数。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五言排律。五言律师每句五字,每首四十字;七言律诗每句七字,每首五十六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和绝句都是由两 句组成一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四联中,第一联叫'起联'或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 联'。附带讲一下: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一首古体诗可以很长,例如《孔雀东南飞》有357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杜甫的《永怀》有100句。古 体诗也可以很短,如傅云的《杂言》只有两句。

      (二) 押韵

        押韵是格律诗的特征之一,不论是绝句和律诗都要押韵。所谓押韵,就是在一定位置

句子的韵脚都要用韵母相同的字。所谓韵,一般指韵母或韵母中主要元音及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如东(dōng)、公(gōng)、龙(lōng)红 (hōng)电灯字的韵母都是ong,又都是平声,所以这些字就可以押韵。但要注意,'韵'和'韵母'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韵母包括韵头(介音)、韵 腹(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是不包括韵头的。上面的几个字韵母是相同的。但有的字如然(rán)、连(lián)、船(chuán),它们的韵母是不同 的,因为它们的韵头不同,但属于同一韵部。它们的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能在诗歌中相互押韵。

         格律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排律即使句子再长,也不能换韵,也不许换邻韵的字,如果用了邻韵的字,就叫出韵。

格律诗必须用平声韵,不能用仄声韵;个别的诗押仄声韵,那是变格。

格律诗押韵的位置是偶句用韵(即二、四、六、八句),奇句不用韵。首句原则上可用可不用。五绝,五律的首句以不押韵者为多,而七绝、七律的首句则以押韵者为所。

      (三) 平仄

        平仄是形成近体诗最重要的因素,字句要论平仄是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毛泽东讲'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平,是指古汉语四声中的上平声和下平声;仄,指古汉语四声中的上声、去声和入声。近体诗按一定规则交替使用平声字或仄声字,因而音律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格律诗平仄的规律看起来复杂,但我们可以从掌握它的基本格式入手,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这样就能以简驭繁,便于理解和记忆。格律诗平仄的规则是要平仄相间以求声调的抑扬顿挫。如以'平平'和'仄仄'为单位,那么平仄相间无非两种形式:'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但是这样在只 构成四个字,而近体诗是五言或七言,要构成五言的诗句,就要在'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的后面或中间再加上一个字,这就形成了四种形式:


(甲) 仄仄平平仄


(乙) 平平仄仄平


(丙) 平平平仄仄


(丁) 仄仄仄平平


        这是格律诗的基本句式。七言的格律诗只是在这四种基本句式前后加上相反的平仄:


(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不同格式的律诗。


  下面以五言绝句为例子说明怎么由基本格式变化成其他格式,七言绝句以此类似。

(一)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二)首句仄起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首句平起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四)首句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六)首句平起入仄韵式  

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韵)。     

(七)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八)首句仄起入仄韵式  

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韵)。 


        以上虽然列举了八种变化形式,其实我们经常用的是前面四种押平声韵的情况。


      七言律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初学者不妨先从这句口诀入手。

七律每句共七个字,第七个字押韵须用平声字,不押韵用仄声字。句中的第一、三、五字可不用管,大多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要求较严,平仄分明。当然,在应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犯“孤平”。比如七言律句中“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第二,不能三平尾或三仄尾。就是句子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续用三个平声字,或连续用三个仄声字,尤其是“三平尾”是近体诗之大忌 ,是不可救之拗句,所以坚决要避免。

  浅说对仗

         对仗可以体现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对联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律诗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对仗。

       律诗的对仗,对于名词特别讲究。同样是名词,还可分若干小分类,如天文、地理、时令、服饰、器用、植物、动物、人体……只有同类相对,才对得工稳,称为“工对”。

       对仗的学问较深,除了工对,还有正对、反对、借对、流水对、本句自对、隔句相对等等。对仗的水平,能够展现格律诗独特的语言魅力,代表了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最后简单聊聊诗韵       

         诗韵,是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一共106韵。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格律诗必须严格按照诗韵来写,就是要按照韵书中分列的韵目,来辨别平仄和选择押韵的字。        

        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韵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不太科学之处。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相距就更远一些了。因此不少人主张重新制定韵书,建立新的音韵规则,比如《中华新韵》。 不论新的音韵规则何时建立起来,原有的诗韵都不可能简单地加以废除。因为广大诗词爱好者和格律诗作者中,坚持诗韵的人仍然很多,他们认为只有用诗韵写的诗才是真正的格律诗。

         我们现在写格律诗,用新韵和用古韵都是可以的。你选择了新韵,那么无论押韵、平仄都要按照普通话的规则;同样,当你选择了古韵,一切都要按照《平水韵》的规则。切忌一首诗词之中,新韵古韵混用。  

        掌握格律诗基本知识只是向会写诗迈出了一小步,之后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了,我相信“功到自然成”。 因为本人水平有限,收集整理的《格律诗基本知识》只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