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至少要坚持21天

 猫条山 2018-08-01

行为心理学中,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比如,你想跑步来减肥或者锻炼身体,1-7天需要刻意提醒自己,7-21天需要意识来提醒自己,坚持21天之后就养成习惯了! 同样,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网上还查到一本书,《21天习惯养成法》,这本书通过21首成功音乐,21部励志电影,21本必看书籍等让读者学会思考人生,学会感悟人生,养成好的习惯。书中将习惯养成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7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你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你应该认真 克服这些情况。第二个阶段是8-14天,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恢复到以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第三个阶段是15-21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刻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有人还提出,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321”法则:

“3”是指习惯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必要性是指这个习惯对人生很重要;可行性是指对这个习惯设计很科学,符合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是指一旦确定要培养这个习惯,最好用日记或工作日志等方面把它记录下来,让它每天来监督和提醒。

“2”是指两句关键的话:第一句是“关键在前三天。”前三天一定要特别认真,要一百分的认真;第二句话是“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他缠上一股,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1”是指一个简单的口诀:“三七二十一”,“三”指前三天认真;“七”指一个星期七天;“二十一”是指三个星期。

平时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孩子会真实地执行,但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还不能形成稳固的习惯。爱好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自然。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坚持做下去,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至少要坚持21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