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时候香菇大棚也能装上这个小盒子

 东营菌物科学 2018-08-01

近期看见一条新闻,大棚智能设备,可以远程监控大棚动态,根据需要通风、喷水等操作。这样的设备现在价格种植户很难接受,只有大型基地可以安装。真心希望能够有一天降低价格,普及到我们每一个种植户手中,让我们香菇种植户也能安装一个智能设备,不用天天进入到菇房中查看情况,躺在家中一键操作。

龙大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抢抓黑龙江省“互联网十农业”战略机遇,引进智慧农业应用管理系统,实现了传统种植业向智慧农业大跃升。合作社108栋现代化农业大棚,现已全部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一举成为哈尔滨市“互联网十农业”食用菌高标准示范基地,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该基地位于距离哈尔滨市区100多公里的尚志市乌吉密乡九北村,2015年4月16号动工兴建,占地286亩,有大棚108栋,总投资3000多万元,以种植滑子菇和木耳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水果、蔬菜。

  今年4月份,该合作社投资230多万元引进、安装了哈尔滨神州精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神州精英智慧农业应用管理系统”,在尚志市率先垂范开启了智慧农业大门。

  走进基地,最抢眼的就是“安装物联网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全天候24小时监测大棚四周的空气质量。滑子菇棚区口有个铁箱子,这个就是物联网智能棚室小管家。只要有网络,物联网智能棚室小管家——智慧农业数据信息平台控制室中心——大棚内设的传感器三方就可以实现联动,数据共享。管理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和物联网智能棚室小管家对话,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对这个大棚进行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控制室中心如果监测到大棚内缺水,马上就可以洒水。同样可以适时临测和调解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

龙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曲长江用手机演示智慧农业。

  龙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曲长江说,通过这个智慧平台,合作社彻底结束了以往种植食用菌靠天吃饭的历史,过去每棚都要安排20名工作人员定期查看,目前只需要7个人员管理108栋大棚,效率明显提高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一年仅人工费减少支出40多万。

  目前,九北村全村148户村民带地加入合作社,曲长江算了一笔经济帐,每个大棚创造经济效益4.5万元左右,保守说效益增加3倍以上。第一个生产周期就产出滑子菇970多吨,创产值770多万,纯利润170多万元。

安装物联网环境质量监测系统24小时监测基地大气质量。

什么时候香菇大棚可以装上这种设备,这样种植户就不用整天呆在大棚中了。希望这样的产品越来越便宜,普及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