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天才的陨落

 学峰读书 2018-08-01

文/学峰

最近,因为一个学生的事情,让我忧心忡忡。

前两天,我多年以前的一个学生,突然之间给我发微信:老师,你快帮帮周浩然吧!我就问,周浩然怎么了?他说,浩然抑郁了,现在已经退学了。

啊!怎么可能,我简直崩溃,快疯掉了。

周浩然是谁?他曾经是我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聪明到什么程度?开学第一周,就把语文书从头背到尾。他的阅读量惊人,知识极其丰富,在课上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把我问得张口结舌,回答不了。下课就和我缠在一起,问东问西,一起探讨各种高难的话题。因为他思维之活跃,思想之超前,行为之怪诞,同学们都称他为外星人。那时我们都断定,他一定能考上北大清华,是一个天才儿童。

我和同学们,都非常欣赏他,因为他的确是个天才。记得有一年暑假,我留一个作业,让同学们随便写一篇小说,开学之后,他给我交上了一大本几万字的科幻小说,写的非常棒。

后来他上了初中,因为丰富的知识底蕴,让他所向披靡,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年级第一名。

之后,因为我工作变动,跟他失去联系。

但是,突然在今天,我听他的同学说他抑郁了,并且已经退学,让我痛心疾首、扼腕叹息,为什么会这样呢?

几年之前,我教过一个班,班里有个孩子,有三大特点:

第一、绝顶聪明,智商超高。从他在课堂上的反应,回答问题的精准度,都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度聪明的孩子。

第二、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当然,用渊博这个词有点儿过,但是对于一个小学生,只有七岁的孩子来说,他绝对算得上是渊博了,酷爱读书,读过很多书,知道很多故事,懂得很多道理。

第三、为人热情,很懂礼貌。他是一个特别热情、有礼貌的孩子,说话非常可爱,非常乖巧。

负责任的说,这个孩子从方方面面来说都是一个天才儿童。智商极高,知识丰富,很懂礼貌。

当然,作为一个天才儿童,他也有一些天才儿童都会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在不懂行的人眼中看来,那就是缺陷。比如,他十分好动,爱说话,上课容易走神。

天才儿童,都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极度好动,要么极度好静;要么爱说,要么寡言;要么极度自信,要么极度自卑。他就是那个极度好动,爱说,自信的人。

他为何会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作为一个天才儿童,老师讲的那点东西,他早会了。可是作为一个老师,还要让一个天才儿童能够安静的坐着,认真的听你讲,那是不可能的。他可能就会走神儿,比较好动,爱说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这种行为,在一般老师眼中,这就是毛病,就是问题儿童。所以,会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打压、控制、批评。

所幸的是,我了解这样的孩子,遇见过好多这样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天才儿童,我的策略是:

第一、对他的要求和对别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会另外给他安排更多的任务,比如读书、写作、实践,或者更难的作业,

第二、容忍他的缺点。只要能不影响到我上课就行。当然,很多时候要跟他做详细的工作,让他尽量老实一点,不要影响别的同学和班级纪律,让老师无法上课

第三、不断的激励他。因为这样有小毛病的天才儿童,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排挤与打压。如果他总是不能得到正反馈,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所以对待这样的天才儿童,你要不断激励,抓住他身上的优势和闪光点,不断的正面表扬,激励他,他才会发展得更好,学得更棒。

以上三个策略,让我在教他的过程中,这个天才儿童一直稳步发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性格也不断成长。

但是,不幸的是,几年之后,我调到了别的单位,离开了他们。

忽然有一天,这个孩子的妈妈打电话,和我见面,告诉我,这个孩子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成绩严重滑坡,纪律特别不好,精神极度烦躁,甚至抑郁。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十足的问题儿童。

面对这种情况,我感觉十分悲哀而痛心。

是的,天才,就是这样陨落的,天才,就是这样被泯灭的。

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孩子这些不良习惯,好动、好说、不认真,导致了老师对他的不满,同学对他的意见,然后开始对他进行打压和管教,各种负面评价全都来了,唯独缺少了正面激励。

这一切,让他对自己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没有信心,对环境也越来越抵触,对周围的人也是越来越憎恨。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一个真正问题儿童的诞生。

从天才儿童到问题儿童,多么悲哀。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个案,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第一、来自体制的原因。整个教育体制都是应试教育体制,只以分数论高下,这样就让所有的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只围着分数转。但是,那个分数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真正成才,并不是只靠那个分数来决定的。只围着分数转,一定是片面的。这种体制就决定了教育的工具化、应试化、片面化,甚至如刘良华教授所说的“家猪化”。

第二、来自学校的因素。学校也受制于教育体制及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尤其是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如果校长格局大、眼界高、理念好,那么他会从各个方面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否则,就是把孩子各种体制化、制度化,严防死守,不给孩子任何的空间和自由。这就导致了孩子的片面成长,而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三、来自教师的因素。教师的素质、能力、学识,决定了他教育的成果。现在的教育体制,对教师的考核基本上就是只看学生的分数,所以大部分老师只盯着这一个指标,只盯着分数,只为了各种考核、评职晋薪,很难真正去教育一个孩子全方位的发展。人格、性格、习惯、修养、兴趣、天赋等,这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反而被忽略了。所以,问题就诞生了,

第四、来自家长的因素。说实话,教育体制、学校、教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唯一作为一个家长能够影响的,也就是自己了。如果家长的教育理念好,思维、境界、学识修养都比较好,那么他就不会只逼得孩子做作业,进各种补习班,每一天对孩子严防死守。他就会真正做到,让孩子全面发展,养成好性格、好习惯、好才能。可惜的是,这样的家长,少之又少,这样清醒的人,实属罕见。

第五、来自自身的因素。很多孩子,确实是自制力比较差,意志力薄弱,对自我的管理能力不强,导致了自己各种问题和恶习的诞生。由于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也很难改变这些恶习,所以使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由小化大,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彻底成为一个问题儿童。

以上五个因素,其实也概括了当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病。这也正是中国教育被很多人诟病,甚至深恶痛绝的主要原因。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上面已经提到了,社会教育我们指望不上,学校教育我们无法决策,我们能够做的,也就只能是家庭教育了。

说实话,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就是:父母的要成为一个明智、理性,甚至优秀的父母,他有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再加上最合适的教育行为,就能培养出最好的孩子。

只有优秀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做父母的,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前,好好阅读几本教育书籍,比如《正面管教》《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孩子挑战》《父母效能训练》《教育漫话》《爱弥尔》《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甚至哪怕是只读一本,然后不断的去践行,就够了。

但是让我痛心疾首的是,很少有父母为了孩子去读书的。我为家长推荐了好多书,但是真正能够去读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所以,再好的孩子,再天才的儿童,如果后天得不到好的教育和培养,最后都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儿童,甚至是问题儿童。

学校、社会、家庭合谋,把儿童祸害了,把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天才,成为大作家、大画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大企业家的人,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个毫无特色的、庸俗的、平庸的人。

我们是在教育孩子吗?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毁掉孩子。学校、家长、老师,每天都是毁人不倦。

一句话,没文化,多可怕。

所以,真的希望那些还能够学点东西的家长,那些还能够保持清醒、理性、明智的家长,多读几本好书,然后用书上的理念,去行动,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当然最关键的是,教育好你自己。你成了,你的孩子也就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