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古建筑流派——闽派

 知识传承永恒 2018-08-02

闽派建筑是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态。


它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闽派建筑最初萌芽于唐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早期到达闽西的客家先民,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这崇山峻岭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伐木为栅,披茅结庐,作为遮阳避雨的栖身之地。


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开基创业,闽西客家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发出了足以安身的家园,并且就地取材,开始建筑简陋而相对牢固的住房。这些建筑大多选择在易守难攻、便于进退的地点建造。


到了元朝后期,闽西客家人普遍居住的居宅,开始出现了一种习惯性的形态,即今仍能见到的一批建于元、明时期的土楼,它也是福建土楼的初始形态。


大约从明朝晚期开始,闽派建筑的代表——福建土楼步入成熟期,随后在清代获得了巨大发展。


进入民国以后,福建土楼续有发展,有的还吸取西洋建筑技术与风格,别具风韵。


功能特点

①对外的防卫性

闽派建筑中的土楼的外墙厚实,墙脚用大卵石或花岗岩条石垒砌,石缝间用三合土粘合,1、2层不开窗,3层以上只开小窗洞,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很强的对外防御性。


土楼不仅以高大厚实的土墙作消极防卫,土墙上还广设枪眼以积极抗御。


②建筑的乡土性

闽派土楼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主要表现在土楼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超建造技艺及地方建材的巧妙应用。土楼外墙为生土夯筑,内部构造为木结构,其建筑材料主要是泥土和木材。


当地人就地取材,以夯土墙承重,整个建筑的过程都积累了一整套独具地方特色的施工工艺。


③聚居的向心性

闽派建筑外观高大封闭,造型简单古朴,土墙粗糙斑驳,显示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恢弘气势。


内部空间则以纤细的木构件组合而成,小开间居住空间面向位居中心的祖堂,形成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环绕中心祖堂分布的聚居空间布局。营造出团结一致又宗法分明的宗族向心力,强调了封建宗法礼教的中心地位。


④人地的协调性

土楼的协调性既表现在建筑单体的巧妙设计上,也表现在其群体组合的丰富模式及其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上。


土楼外墙泥土直接裸露,粗糙高大的墙体粗犷、朴实,与周围起伏的丘陵、田野浑然一体;内部雕梁画栋,装饰匠心独具。


土楼依山傍水的选址、定位、平面形状等都讲究风水,注重与自然的协调,使镶嵌入青山叠翠、碧水萦绕山峦中的土楼,成为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代表类型

①圆楼

圆楼为圆形的土楼,又名圆寨土楼、福建圆楼或客家围屋。其用途重于防卫,因此该名称嵌“寨”之名。


通常圆楼的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的所在才为住家卧房。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这些设计,通常也是着重防御功能。



②方楼:

方楼是土楼中最为普及的建筑形态。该建物类型的特征,是先夯筑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围墙,再沿此墙扩展该楼其他建物。而扩建的制式规格通常是敞开的天井与天井周围的回廊。


这些相同建造样式的楼层堆积起来,最高甚至可达六层楼。最后使用木制地板与木造栋梁,加上瓦片屋顶,即成为土楼中最普遍的方楼。


③五凤楼:

五凤楼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宫殿式或笔架楼。其名虽同,但有些许差距。以两厢房,一门楼等细部构造组成的该土楼类型,其特色是从外观看去通常为三凹两突,彷佛中国古时笔架。 


§§


千百年来,闽派建筑维系了它发自中原堡楼、村落的传统模式,同时在适应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其模式与内涵发生渐变,形成了包容福建地域文化和中原古文化的地方性人文景观。


它无论从选址就位、型制布局、建筑处理、空间组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风格,对挖掘研究其地域人文意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