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秩敏感期

 小丑鱼1987 2018-08-02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在大人们看来简直就是个火药桶。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触动了他敏感的小神经,惹得他大喊大叫。
   
     我和女儿的相处基本还算愉快,我的脾气比较温和,女儿的脾气也算温和。毕竟大人不去向孩子输入暴力解决问题方式,孩子自然习得的机会就少。

     可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真的对家里那只失控的小困兽感到很无能为力。

     在女儿三岁一两个月的时候,她开始对摆放家里的牙刷很感兴趣。每天刷牙的时候,她会把爸爸妈妈的牙刷摆整齐,站好队,然后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牙杯牙刷放在中间。

     自己边欣赏边说爸爸牙刷妈妈牙刷宝宝牙刷。等她看够了,自己满意的离开了。

      可是大条的我却忽略了她对牙刷摆放方式非常讲究这件事。早上刷完牙,我把牙刷牙杯放在我自己喜欢摆放的位置。

      女儿起床穿衣洗漱,看到自己摆放的牙刷换了位置。一向温和的她勃然大怒,像一头失控的小怪兽。她尖叫道:“是哪个破坏王把我的牙刷拿走了。”

     看到淑女秒变小怪兽,我很懵。接着,她怒气冲冲拿起我的牙刷牙杯,按照之前排好队的方式重新摆好。

      她边摆边生气的说:“我不允许你们这样搞!这是我摆的。”我看完觉得很有趣,却并没有上心。我说:“妈妈喜欢这样摆,牙刷怎么摆都行。”

      女儿更生气了,生气的在我看来可笑。为了避免冲突,我说好,那就这样摆吧,可她还是很生气,一直等到有其他更吸引她的事情,她的情绪才算过去。

       第二天,我又把牙刷摆回自己原来的位置,而女儿看到后更生气。以至于把牙刷全抱在怀里说:“你们搞的都不对!你们搞的都不对!”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女儿的表现是对秩序的敏感。东西一定要归位,一定要按照她内心的秩序完成摆放,要不然她就感到紊乱,就会紧张。

      我问道:“你是希望牙刷按照你的方式摆放是吗?”她没有说话。我接着说道:“妈妈没有按照你的方式摆放,让你感到生气是吗?”她点点头。

    她的情绪已经缓和下来。接着我告诉她,“你摆放的方式很有爱,就像亲密的牙刷一家,牙刷爸爸牙刷妈妈保护着牙刷宝宝。可是,妈妈也有习惯,妈妈习惯牙刷妈妈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妈妈如果忘了,你把牙刷妈妈领出来,但不要太激动好吗?”

     她笑了。边笑边说:“牙刷一家,牙刷爸爸牙刷妈妈牙刷宝宝。”
  
     在女儿秩序敏感期的时候,她还会要求出门有出门的规矩和顺序。

      比如说爸爸要先换好皮鞋,宝宝换好鞋,妈妈拿好包,然后一家一起出门。如果哪个环节不对,她会要求我和宝爸回来重走一遍。

     有时候是拿包的顺序不对,有时候是我们出门的次序不对。看起来简直就是个小刺头。可是,无论大人怎么说,她就是嚎啕大哭,必须走到她心里要求的次序正确为止。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秩序敏感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面对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都会有些头疼。

     毕竟大人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烦,来来回回要多少次才肯停止哭闹。为了省事,索性打一顿了事。

      其实,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不用那么着急着做成人的事情,有时候,哭闹的孩子也表达不清楚她内心的秩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面对着哭的说不清楚,大人不放蹲下来,抱起孩子说:“宝宝,妈妈哪里做的不对,你难过了?我小时候也会这样,认为姥姥做的不对。”

    孩子听你这么一说,可能不会立刻停止哭泣,但情绪不会那么激动了。毕竟他的感受获得了认同。

     接着你说:“我们现在重新做一遍,我们玩个游戏,你说口令,我来做动作。现在游戏开始。”孩子一听游戏都会来劲,一场大战可以收场了。
 
      就好比一个悲伤的成人在寻求帮助的时候,需要的倾诉对象不是训斥他的人,不是教育他的人,不是来挖苦可怜他的人,而是一个认同他感受的人。

      在一个认同自己感受的人面前,我们的情绪才会得到舒缓,我们才会有悲伤被对方分走了一半的释放感。

      孩子也是这样。认同了他的感受,他就获得了共情,然后他对这件事的执念才会减轻。

      如果父母采取了压制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当时的感受被压抑,吓得不哭了。

      可是她的这个秩序感还会出现,反反复复出现,反反复复被压制。最后,孩子变得对这些秩序无所谓了,也就不再追求精益求精或者规整。

     父母等到孩子长大后会感到纳闷,怎么这孩子这么不讲究秩序,不追求好呢?其实,他不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自己言语的压制,让孩子没有很好的度过秩序敏感期。
   
      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把孩子当大人一样来尊重,认同和接纳他小小心灵的各种感受,在秩序敏感期,认同他的无助烦躁,然后和他一起度过。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对待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不要指责孩子怎么这么犟,一定要打一顿,要不然以后不好管。只怕孩子被你打的好管了,他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