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从有了孩子,总怀疑自己“嫁错人”了?

 美酒佳酿 2018-08-02

孩子出生了,妈妈痛并快乐着。之后,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新问题——那个原以为一定会是个好爸爸的人,居然并不是自己预想的那样!


比如,有的爸爸面对小宝宝完全不知所措,干脆躲出去;有的爸爸认为拼命工作挣钱,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才最重要,所以整天加班应酬不见人影;还有的爸爸喜欢跟孩子在一起,但是只限于逗孩子玩,完全不懂得照顾孩子,结果搞得爸爸带孩子时妈妈非常紧张、担心……有的妈妈甚至为此非常沮丧,时不时地怀疑自己“嫁错人”了!

在这里郑重提醒您:如果孩子爸爸品行没问题、你们之间的感情基础好,那么,在您考虑换人之前,先想想:也许,孩爸的表现,只是男性特点的一种体现?

 

神经学专家发现,女性的左右脑可以快速交换信息,有更强的综合思维与调控能力,可以同时思考多个不同的事物,同时做多件不相关的事情。比如妈妈们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做饭、同时还能清晰地洞察孩子的状态、需求,尽管忙碌却不慌乱。所以说,女性的思维是横向的,具有宽阔的周边视野,可以监控身边的环境和信息,能够同步地处理多项事务。女性的思维方式是偏向于“发散型”、“具体象形”的。

 

男性的思维是朝着专门化的方向进行的,各项思维能力的划分十分明确。男性的思维特点是一次专注于一件特定的事情,其他事情都很难进人思考和处理的范围。他们更多关注事情的“结果”,希望将事情“简单化”,更注重逻辑顺序,习惯抽象分析和推理。

 

所以,在照顾孩子的事无巨细以及各种频繁的突发事件(哭了、尿了、饿了、起痱子了……)面前,爸爸感到头大甚至想逃避就很好理解了。

 

不是你“嫁错人”了,是他们真的“Hold”不住!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确实妈妈要多付出一些,当妈妈们看到孩子爸爸“没眼力见儿”时,也不要过于生气,他们可能真不知道该做什么,不是故意不帮忙。所以,直接告诉他做什么、怎么做,不要带情绪。

 

但是当孩子一点点长大,爸爸的作用越来越无可替代,爸爸带孩子好处非常多,和妈妈形成了优势互补。所以爸爸们要知道自己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

认知方面

男性大脑的特点决定了爸爸们带孩子时,更多强调逻辑思维、批判性思考等等。他们往往会帮助孩子看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会启发孩子提出质疑、独立思考。有研究发现,爸爸带得多的孩子,数学比较好,或许就是因为即便爸爸没有刻意去培养,他的思维特点也自然会让他无意中就帮孩子发展了数学思维。


爸爸们通常在空间概念、动手操作、探索自然、运动、科学等等方面也会有优势。他们可能更有游戏力,和孩子在一起时有更多打闹玩乐。他们更重视各方面知识的拓展,而妈妈们或许更关注童话、故事。


总之,男女大脑的差异决定了爸爸和妈妈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互为补充,让孩子的成长得到更全面的支持。


教养侧重点

爸爸们通常比较重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导向”型思维,凡事都比较看重如何解决、如何提高,重视孩子行为的具体表现和结果,而不是很关注过程中孩子的感受。他们更强调规则、秩序、纪律,努力帮孩子去发展未来生存所需的各种能力。他们关注长远的成长,而似乎不太在乎眼下孩子是否舒适满意。


爸爸们会很看重竞争,希望孩子在各种竞赛中有出色表现。比如,小学学校开运动会,妈妈会对孩子不报项目比较接纳——反正我和你爸也都不是运动健将。爸爸却不这么想,他会要求孩子努力争取参赛,跑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关键是你要勇于拼搏,有斗志。那么,这两种态度,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对的。妈妈的态度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安心。爸爸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推动。有时,爸爸的这种推动,如果能从关爱、正面的角度去做,也真的会帮孩子超越自己,实现突破。

教养方式

现在很多妈妈都抱怨,孩子爸对孩子是“有条件的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爸爸:更重视权威,要求孩子听从自己。“你先要听我的,按我说的做,除非你能用实际能力证明你可以做好。”比如,同事举个例子:家里买来新积木,妈妈和孩子玩时,就是打下手,鼓励孩子自己发挥。换爸爸和孩子玩,他可就不那么低调了,一会就变成他是主力,孩子在一旁看着了。妈妈批评:“这到底是谁在玩啊?!”这在妈妈们看来,是在忽略孩子的感受,是在压制、限制孩子发展主动性。


其实,类似情况里,爸爸们也不只是玩心大发,他们只是天然地觉得,自己是榜样,要做给孩子看。他们希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教孩子如何玩,他们把一切都当做技能的学习,要像师傅带徒弟一样示范、传授技艺。过去,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恰是这种方式保证了很多生存技能可以得到传承。在环境艰难的情况下,传承比让他独自摸索更有效率、更安全。所以爸爸的这种强势姿态也是基因所决定的。


即便是在玩游戏这样的事情里,爸爸的这种强势的方式,也不都是坏事。这的确可以给孩子提供可供模仿的样本。妈妈们会感到,和爸爸在一起时,孩子的“气场”变小了,变得比较被动、弱小。又或者,爸爸的强势,时常会和幼儿对自己能力高估的特点,形成冲突,弄得孩子不开心发脾气。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方式也是在客观上,让孩子学会向别人学习、有机会看到别人做事的方式。

孩子们既喜欢自主,也喜欢被大人引领和带动。所以,只要孩子也乐于接受、享受和爸爸一起游戏,就没有大问题。当孩子不喜欢、感到被压抑时,他通常也会想办法表达出来,这时家长能做些相应的调整,就可以。


另外,爸爸们喜欢用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行为给直接反馈——你要做得够好才能赢得我的赞赏。他们在训练、教育孩子时,可能会故意拉开情感距离,表现得比较专制、强硬、冰冷。


现在很多妈妈都学习很多,都比较在意给孩子空间和自主,总是在鼓励赞赏孩子,让他可以有更大空间去表现自我。这样,妈妈们就会对爸爸的方式很难接受,会觉得这是有条件的爱。


我想,当孩子还是小幼儿时,爸爸们的确需要多学习,多了解小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不要对孩子有太多超出他能力范围的要求。这时,孩子的各种表现都是出于本能,他的大脑发育有限,爸爸的很多要求,比如不哭,不是孩子足够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以后随着孩子长大,只要爸爸平时对孩子总的态度是关爱和支持的,具体教养做法也是在界限之内(比如不打孩子、不羞辱孩子),那么,他的这种教养风格也是应该被妈妈们理解并接纳的。妈妈不要觉得孩子多么脆弱,要相信孩子有足够的适应力,可以明白爸爸也是以他的方式在爱自己。

我们现在都在强调无条件的爱,但我理解,这是比较深层的概念。每个孩子,在他年幼时,都不免要依父母的态度来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每个人,终其一生,在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让父母自豪与满意的。


这些,无论我们如何认为,都是事实。我们随着成长,自我发展起来,内在评判系统清晰明确了,逐渐开始能做到为自己而不是被父母的态度所绑架。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否认,父母的态度的激励,是孩子努力做好的一大动力来源。


家长不必因为害怕是“有条件的爱”,而故意削弱自己的影响力。我觉得,只要我们内心有对孩子的接纳,那么,平时日常中,爸爸的这种严格与要求,是能够推动孩子成长的。孩子们也不会就因此而认为爸爸的爱是有条件的爱。

如果这种要求完全缺失,完全都是妈妈的接纳呵护,都是“我能理解你,你努力了就可以,具体做怎样都没关系”,那么,孩子可能会更多停留在各种能力的舒适区,错过一些应有的发展机会。


无论男孩、女孩,爸爸在家庭中的表现都非常重要,对孩子的心理影响都意义非凡,爸爸用好的方式带孩子,可以让女孩儿更自信、更有自尊感,可以让男孩更富有男性特质和魅力。

给爸爸们的建议

下面是给带孩子的爸爸们的几点建议——


  • 如果您的孩子是女孩,您可以:


1、多尊重她的感受,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意见,让她敢于对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事情说不;


2、提供机会玩各种游戏,而不只限于玩过家家。提供机会和男孩一起玩;


3、给孩子看书,不要限于公主题材,有意识地找一些主角是有力量的女性的书。比如,野外生存故事、女性人物传记。


4、不要有女孩不擅长科学和数学的偏见。研究表明,家长和老师的这种偏见对女孩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大。


5、记得多带孩子做户外活动、多做各种体能运动。小学以后最好结合孩子的兴趣,培养一项体育爱好。经常做体育活动的女孩,中学后自尊水平更高。


6、妈妈热爱自己的生活。妈妈对生活、对自己性别的态度,是对女儿性别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 如果您的孩子是男孩,请您记得:


1、在家里,爸爸要尊重妈妈。爸爸对妈妈的尊重,是在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女性;


2、对孩子不做大男子主义的教育,平时的言行中不要流露“她们是女孩所以做不好”这样的态度。有些方面对女孩谦让,不是因为她们是弱者,这只是照顾到男女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特质。男性常常忘记自己一生里受到过多少来自女性的迁就、包容和照料;


3、一个人,如果能好好接纳自己本性里异性的那一面,就会更加心理健康。非常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在性格里同时兼有代表不同性别的那些性格特点;


4、如果您的儿子善于做好自理、家务,那么他的个人生活会更有序,未来您不必担心他找女友是在找保姆或在找妈(女生也会认为,会做饭的男孩子更性感);


5、如果您的儿子在未来他的家庭里,乐于分担家务,那么他不仅会拥有更美好的夫妻关系,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更优秀的妈妈,您的孙子或孙女会很幸福啊;


6、研究表明,家务劳动使人长寿(当沙发土豆显然不是聪明的生活方式)……

 

可能有很多爸爸已经在摩拳擦掌要有所作为了,希望您同时能多学习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多考虑孩子的年龄段和能力水平,多讲究方法,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孩子在亲子关系融洽的大前提下成长。希望妈妈们能多给孩子爸一些理解与鼓励。


妈妈对孩子的包容和接纳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爸爸的思维方式和严格要求让孩子更具毅力、开阔思路,爸爸妈妈优势互补、互相配合,孩子就会长成为健康、平衡的人。

爱无比强大,有力量穿透漫长的岁月,在若干年后仍然闪闪发光、唤出眼里的晶莹泪珠。或许在人生尽头,我们会发现,对孩子成长的参与,才是我们此生最值得付出、投入的事情。而一切,就发生在现在!愿我们好好把握,少留遗憾!


奶爸们加油吧!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为网络无版权声明图片,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