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筛查:中老年人的“必修课”

 渐近故乡时 2018-08-02

 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30岁组处于较低水平,3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

从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寿命的重要原因。3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快速上升,是恶性肿瘤的重点“袭击目标”。

如何通过有效的肿瘤筛查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医学界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郑莹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肿瘤预防控制工作,涵盖肿瘤登记和监测、常见肿瘤社区防治干预、肿瘤筛查和早发现、乳腺癌等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工作,以及肿瘤防治的健康教育和科普,建立起以人群为基础的乳腺癌患者队列和大肠癌筛查队列,参与制定《国际乳腺健康和乳腺癌控制指南》。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癌症越来越常见。我国约四分之一的人最终会死于癌症;而在大城市,这一比例更是高达三分之一。癌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身体、精神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些方法可以早期发现癌症、治愈癌症。

如今,

很多体检机构都提供“防癌体检”服务。

然而,

“防癌体检”真的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吗?

我们到底要不要去做“防癌体检”呢?


“防癌体检”的说法并不准确


“防癌体检”的说法由来已久,群众接受程度高。但这种说法存在歧义,仅通过体检无法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因为体检本身不能预防癌症。要预防癌症,必须从癌症的病因入手,从源头上避免致癌因素的接触和暴露。

当然,体检虽然无法预防癌症,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死于癌症。因为通过体检可以发现早期癌症的蛛丝马迹,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获得治愈癌症的机会。因此,“防癌体检”的内涵应该是“预防死于癌症的体检”,即通过体检可以降低患者死于癌症的风险。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是“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是通过一定的检查,在患者出现症状前早期发现癌症。可以用于癌症筛查的检查项目很多,如何评判癌症筛查是不是有效呢?

国际通行的基本标准有两个:

  • 一是能够在癌症尚未表现出症状前,通过检查发现癌症;

  • 二是筛查出癌症并接受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因此,参加癌症筛查的人是没有癌症相关症状的健康人群,且筛查出问题后,患者应该及时获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癌症筛查针对的是健康人群,故筛查手段必须有效、价廉、无创或者创伤较小。很多临床检查手段可以查出早期癌症,但是要应用到无症状的人群中,则必须符合筛查效果判断标准。

癌症筛查是防控癌症的有效策略

癌症筛查和早发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四大癌症防控策略之一。全球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将大规模人群筛查作为区域性的癌症防控项目进行推广。这种项目往往由政府出资和组织,纳入公共卫生项目或全民健康保险,向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筛查服务,使筛查能尽可能覆盖更多居民。

用于筛查的项目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证实可以降低筛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方能作为人群筛查手段进行推广。因此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的癌症筛查项目仅三项:肠镜筛查大肠癌、钼靶筛查乳腺癌、宫颈涂片筛查宫颈癌

在2018年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了针对肺、大肠、肝、胃、乳腺、宫颈和前列腺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这七种恶性肿瘤占上海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的近六成,且都具备相应的适宜技术来实现这些常见癌症的早期发现。


个体化筛查,有助于降低个人癌症死亡风险

除政府组织的人群筛查项目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个体筛查来达到癌症早发现、早诊断的目的。

癌症筛查不同于一般常规的体检,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聚焦个体的癌症风险,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进行评估和筛选。用于个体癌症筛查的方法很多,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需要的评估内容和检查手段也不尽相同。一般地说,个体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病史和体检:进行比较全面的全身检查,了解有无疾病征兆,如肿块等。同时,还需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个人健康状况、疾病史,自身癌症史、癌症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2. 实验室检查:采集血、尿、粪便等进行化验。

  3. 影像学检查:检查体内脏器有无肿块或其他异常。

  4. 基因检测:检查与某种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

上述方法都能够作为个体筛查的手段,但并不是每项检查都需要做。理想的做法是由专业医生通过体检和询问病史,对筛查对象进行风险评估,并建议具有某种癌症高风险的筛查对象进行相应的实验室、影像学或基因检测。

特别提醒:

癌症筛查也有风险

癌症筛查的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筛查本身可能造成创伤,如肠镜检查有导致肠穿孔的风险、钼靶检查会增加放射性暴露;另一方面是筛查本身并非百分之百准确,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前者会给受检者带来恐慌和心理负担,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后者会导致受检者被漏诊,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癌症筛查不是万能的。筛查不是诊断,而是评估癌症风险。每个受检者在接受筛查前,应充分了解筛查的目的、各项检查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筛查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权衡利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总之,“防癌体检”并不能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定期进行癌症筛查,评估癌症风险,以便获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陈海泉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肺癌防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胸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特需门诊:周三上午

近年来,肺癌一直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首位。上海市疾控中心于2018年4月公布的最新癌情数据显示:在上海,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8.1%,发病率为86.4/10万。同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都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发现晚”错失最佳疗效

导致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是很多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经是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实际上,如果能在病变早期接受治疗,肺癌患者可以获得最大的治疗受益比。早期肺癌患者经手术根治,可以获得治愈的机会。0期或I期肺癌患者,通过胸腔镜等微创治疗手段便能彻底切除病灶,术后情况良好,几乎所有患者都能获得长期生存。而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而言,通常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只能通过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来控制病情,生活质量较差,五年生存率低。

因此,我们建议将肺癌筛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特别是肺癌高危人群,更应当注重肺癌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及早干预,提升整体疗效。


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筛查的利器

健康体检通常采用拍X线胸片的方式来筛查肺部疾病。然而,正侧位X线胸片仅仅是肺部两个角度的平面图,直径1厘米左右的小病灶、小结节被“无视”的概率非常高。目前,医学界推荐更为精准的低剂量螺旋CT作为早期肺癌的筛查手段。相较于普通CT,低剂量螺旋CT的放射剂量要低很多,且同样可以起到发现肺部结节的作用。即便是直径在0.5厘米以下的结节,也能够被“揪出来”,可以大大提升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一般人群,如果有条件,可以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则不需要每年都做,3~5年后再做一次即可。健康人群不需要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原因在于,如果从20多岁筛查到80多岁,即便放射剂量很低,累积的低剂量辐射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更何况,多数肺癌并不会在一两年内突然发生。

不过,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年龄在55~77岁、抽烟至少30包年(每天1包、吸烟30年,或每天2包、吸烟15年)、过去15年一直吸烟或者戒烟不到15年,以及有肿瘤家族史者,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不吸烟的女性也成了肺癌的“高危人群”。女性群体切莫认为自己“不吸烟”,而忽视了肺癌筛查。


肺部小结节“一刀切”太过激进

体检后,不少病人为体检报告上的“小结节”所困扰,往往无所适从,陷入“一刀切”的误区,急于“除之而后快”。事实上,并非所有肺小结节都是恶性的,若盲目追求“一切为快”,很容易导致过度治疗,只为心理安慰,却导致身体的创伤,得不偿失。

低剂量螺旋CT可以发现直径3~4毫米的小结节。这类小结节通常不能分辨出良恶性,按照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可以定期随访,并不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肺结节直径在6~10毫米的患者,则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请临床医生对结节性质进行充分评估。必要时,可通过穿刺活检、胸腔镜或微创手术活检等明确诊断

通常,大多数的肺部结节为良性病变,如多数钙化小结节;而对于“磨玻璃”结节、多个散在的小结节,就应当警惕恶性的可能。

高度怀疑或确诊为“恶性”的结节,若位于肺叶的外周部位,可以考虑通过微创手术进行局部肺组织切除术,在清除病灶的同时,尽可能保存健康的肺组织,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若结节位于肺叶较靠近中央的位置,应慎重选择一刀切的“肺叶切除术”。因为切除整个肺叶将会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最好在术前通过支气管镜、细针穿刺等方法获取病变组织,经病理确诊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延伸阅读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肺癌筛查的建议

高危对象

年龄40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1. 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 被动吸烟者;

  3.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5.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筛查建议

  1. 肺癌高危人群宜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每年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

  2. 若检出肺内结节,至少应在12个月内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

  3. 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蔡三军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大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常委、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科研基金学术委员会委员、肿瘤营养协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胃肠肿瘤管理项目副组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美国临床肿瘤指南(NCCN)中国版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指南(NCCN)大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外科执笔人,复旦-法国梅理埃联合实验室大肠癌项目负责人。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周三上午

我国是全球大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诊断大肠癌136万例,我国新诊断大肠癌25.3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18.6%。据最新公布的癌情数据,大肠癌已经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的前四位。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日益走高,逐渐与欧美国家“看齐”,与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日益西化密切相关。


“三级预防”:筑牢大肠癌“防线”

三级预防已经被证实是成功的肠癌预防经验。1975年~2006年,美国大肠癌的总体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率下降,死亡率以2.5%的速率下降。分析原因,一级预防(生活习惯干预)的作用占34.6%;二级预防(普及筛查)的作用占53.3%;三级预防(科学规范的诊治)的作用占12.1%。

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历经三个阶段:息肉、腺瘤、大肠癌。从息肉发展到腺瘤,一般需要10年左右。发现大肠息肉和腺瘤时,及时通过手术将息肉或腺瘤切除,就能杜绝其演变为大肠癌;也可以保持密切随访,当发现有恶化倾向时再切除,同样可以起到预防大肠癌发生的作用。目前,早期结直肠癌通过外科手术可以被治愈。而中晚期大肠癌,通过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多学科治疗,也可以获得理想疗效。

大便隐血试验:捕捉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大肠癌的筛查手段以肛门指检大便隐血肠镜检查为主。肛门指检可以查出25%左右的大肠癌。大便隐血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手段。

在大肠腺瘤向大肠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癌细胞的侵犯,通常会有少量出血,利用大肠癌的这种特性,医学专家研究出了利用大便隐血试验来筛查大肠癌的方法。大便隐血试验是利用试剂检测大便中的血红蛋白来筛查消化道恶性肿瘤。应当注意的是,大便隐血与便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便血是指粪便中有肉眼可见的脓血,这往往是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常见症状,一旦出现肉眼血便,往往预示着病情已经是晚期了;大便隐血是指消化道有少量出血,粪便中没有肉眼可见的出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人并不等于罹患了大肠癌,通常需要进行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高危人群:筛查有助于肿瘤早发现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及时参与大肠癌筛查。40岁以上,尤其是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大肠腺瘤治疗后患者和肠炎患者,若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变化、排便不尽等)、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变形等)、性质改变(粪便混有脓血、黏液等),或有腹部不适或持续性疼痛,应当及时进行直肠指检和大便隐血试验。如果有任意一项指标为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40岁以上健康人群宜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50岁以上人群,即便大便隐血试验阴性,也应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筛查

延伸阅读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大肠癌筛查的建议

高危对象

  1.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形状、性质改变,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2.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3.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 大肠癌手术后患者。

  6.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人群。

  7.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筛查建议

  1. 40岁以上有症状的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任一指标阳性者,应进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FOBT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若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 40岁以上无症状的高危对象,宜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若隐血试验阳性,应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但不应超过3年。

  3. 20岁以上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若家族中先发病例存在明确基因突变,应行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者,应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基因突变检测为阴性者,则按照40岁以上人群筛查要求进行筛查。

  4. 50岁以上无症状者,应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吴炅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乳腺癌是困扰着万千女性的“红颜杀手”,一直盘踞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的前列。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癌情数据显示,乳腺癌位居上海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第2位,在目前生存的女性肿瘤患者中,乳腺癌最常见,占比高达27.4%。

乳腺癌的发生与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密切联系。与欧美国家老年人乳腺癌高发的趋势不同,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初始发病年龄前移了十年,且发病呈现“双高峰”趋势,45~55岁是一个发病高峰65以后又是一个发病高峰。最近10年,我国乳腺癌患者中,老年患者的占比越来越高,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并未出现显著增长。


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可改善预后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乳腺癌是一种可以早期预防和发现的疾病。高危人群如果能够定期参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将对乳腺癌的有效防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早期乳腺癌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

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内的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可促进乳腺组织增生。月经初潮过早(早于13岁)或者绝经时间过晚(晚于55岁),雌激素对乳腺的作用时间过长,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没有生育或哺乳的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乳腺因多种原因过早接触放射线者,乳腺癌发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乳腺自检:“捕捉”乳腺癌的信号

乳腺癌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许多乳腺癌患者是在无意中触摸到肿块,去医院就诊后才被确诊的,而此时病情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定期乳房自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为治疗赢得时间。没有绝经的女性,检查乳房的最佳时间是月经开始后的9~11天;已经绝经的女性,可以每个月选择固定一天进行乳房自检

1. 观察。面对镜子,做以下动作并观察乳房:双臂垂放身体左右;双臂高举;双手叉腰,胸部挺起;双手轻放在腰上,上身前倾。边做动作,边观察乳房的形状、大小,以及皮肤有无变化。如果发现乳头内陷、皮肤红疹、局部凹陷等异常征兆,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 触摸。触摸乳腺组织,看是否有硬块或其他改变。检查时,将左手举起放在脑后,用右手检查左侧乳房。右手中间三个手指并拢,从乳房上方12点开始,用手指指腹按顺时针方向紧贴皮肤、循环轻按。每检查完一圈回到12点,下移2厘米进行第二圈检查,如此循环,检查整个乳房直至乳头。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乳房。最后,用示指、中指和拇指提起乳头并挤压,查看有无分泌物。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肿块或乳头有分泌物,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超声+钼靶:“锁定”早期乳腺癌

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手段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检查(钼靶)两种。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组织中的肿块,对囊性或实性的肿块有很好的鉴别能力,对相对致密的乳腺组织检查效果较好。35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每年都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X线检查对于乳腺组织相对疏松、以脂肪为主的乳腺,检查效果较好,可以清晰呈现腺体内部结构,发现乳腺腺体中的钙化点、结构扭曲和肿块。4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组织较疏松,可每1~2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将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相结合,以便获得更准确的结果。乳腺癌高危人群,检查频率可以增加到每半年一次。经上述检查不能确诊病变性质时,可以通过乳腺磁共振检查帮助评估,对可疑病灶可以进行穿刺活检,以便进一步确诊。

特别提醒:

“钙化灶”切莫与“癌”画等号

乳腺钙化灶是钼靶检查中乳腺癌的重要征象。很多女性看到“钙化灶”三个字,往往会惊慌失措。其实,乳腺的钙化灶分很多种情况,并非所有钙化灶都代表恶性病变,也并非所有钙化灶都需要手术活检。


一般地说,形态粗大的钙化灶与肿瘤无关,往往是良性钙化


恶性钙化灶具有三个典型特性:形态多样、分布密集、大小不一。检查报告往往有“成簇”“段样分布”“泥沙样”“分枝状”等描述。


因此,当检查报告提示乳腺有钙化灶时,女性朋友不要过于惊慌,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辨别钙化灶的良恶性,避免贻误病情。


延伸阅读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乳腺癌筛查的建议

高危对象

  1. 未育或35岁以上初产妇。

  2. 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女性。

  3.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4. 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5. 有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6. 有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筛查建议

  1. 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做1次临床体检;30岁以后,每年做1次临床体检。

    X线检查:35岁拍摄基础乳腺X线片;以后每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40岁以上,每1~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每2~3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检查。

  2. 乳腺癌高危人群

    乳腺自查:鼓励乳腺自查。

    临床体检:20岁以后,每年做1次临床体检;30岁以后,有条件者可行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王鲁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外科主任、肝脏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外科协会(ISS)会员、国际肝癌协会(ILCA)会员、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会员、国际腹腔镜肝切除协会创始会员。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超过50%的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在我国,肝癌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前4位。在60岁以下男性中,肝癌是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由于发病隐匿且死亡率很高,肝癌一度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随着病毒性肝炎的控制、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肝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在排行榜上的“地位”却仍然没有动摇。

大多数早期肝癌无症状

大多数早期肝癌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常常是在体检中被偶然发现,如超声检查发现肝脏有小的肿块或者发现血肿瘤标志物升高,经进一步检查,才被确诊为肝癌。而当患者自己感觉不适(如肝区钝痛或者胀痛)再去就诊时,病情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随着病情的发展,肝区疼痛会加剧,严重影响后续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疼痛,肝癌的常见症状还包括进行性消瘦、乏力、无食欲、营养不良等,有时还会出现黄疸。因此,当感觉肝脏部位有不明原因的疼痛,伴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时,患者切莫忽视,应当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也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好方法。研究表明,肝肿瘤越小,患者术后生存率越高。术后5年生存率为30%~50%,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而错过手术根治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只能采用化疗等全身治疗方法,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肝癌疗效的提升意义重大。


甲胎蛋白+超声:让“杀手”现身

肝癌虽然静悄悄来袭,但也会露出“马脚”。例如,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糖蛋白——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往往会异常升高。在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只存在于婴儿体内,成人体内的含量微乎其微。当肝细胞癌变后,往往会恢复产生甲胎蛋白的能力,70%左右的肝癌患者都会出现甲胎蛋白阳性。因此,临床医生将甲胎蛋白作为一种特异性的标志物,通过检查甲胎蛋白阳性与否,来诊断是否罹患肝癌。一般地说,在排除活动性肝病、怀孕等因素后,若甲胎蛋白水平高于400微克/升并持续4周,或高于200微克/升持续8周,则高度怀疑为肝癌。

由于仍然有3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不升高,此时就需要另一种筛查手段——超声,来发现其真面目。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且位置相对固定。超声检查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检出率高,是目前筛查肝癌的首选方法。医生可以根据超声波的不同回声来判断肝脏的形态、是否有肿块、肿块大小等关键信息。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直径1~2厘米的小肝癌。

上述两项检查有异常发现(甲胎蛋白指标阳性或超声检查发现肝脏肿块)者,可以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CT可以显示肝脏肿瘤的大小、数目、部位等特征,还能够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侵犯情况;磁共振对小肝癌增生结节、发育不良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高危人群应绷紧“筛查”这根弦

肝癌的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及其他化学致癌物等都会导致肝癌发病风险增加。目前,肝癌高危人群年龄前移至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长期饮酒者患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的概率大大增加,会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也会被划入肝癌高危人群。

上述肝癌高危人群应当绷紧筛查这根弦,养成良好的筛查习惯,每6个月进行一次甲胎蛋白和超声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应当及时就诊。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延伸阅读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肝癌筛查的建议

高危对象

  1. 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者。

  2. 有肝癌家族史者。

  3. 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 药物性肝损患者。

筛查建议

  1.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 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黄华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苏州科技城肿瘤中心主任,上海市医药卫生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秘书长。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2.6%和45.0%。上海市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大肠癌,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胃癌似乎有年轻化的趋势。

中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低

大部分胃癌患者早期没有临床症状,或者仅有上腹不适、隐痛、闷胀。然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也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因此,早期胃癌易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从而延误治疗。

胃癌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死亡率呢?关键在于胃癌早期诊断率比较低。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始发阶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10年生存率可达100%,而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40%~55%。由此可见,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胃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较低,约为10%。而日本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占胃癌总数的70%;韩国略低,但也有40%~50%。日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早期胃癌诊治率,主要得益于对无症状人群进行胃癌筛查。其主要筛查途径包括自然人群的普查、门诊机会性筛查和高危人群筛查。


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内镜检查能详细了解病变的部位、形态和范围,内镜视野广、分辨力强,并可多点取材做病理检查,准确率高。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是普通电子内镜。能进行活检是内镜检查最大的优势,可直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除普通内镜外,另一个比较常用的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是一种将内镜技术和超声技术融合的新手段,通过在内镜上附加超声探头,可以清晰地显示胃壁结构的改变,协助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与周围组织的浸润与粘连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并可测量肿瘤边缘至血管的距离,鉴别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可达90%。此外还有一些比较新型的内镜,包括色素内镜、荧光内镜、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



患者无须“谈胃镜色变”

很多患者对胃镜检查心存恐惧。其实,新型电子胃镜镜身细、柔软、顺应性好;如果用超细胃镜检查,镜身更细,患者仅有些恶心,并无太大痛苦。对少数精神特别紧张、喉部反射特别敏感的患者,无痛胃镜也是很好的选择。此外还有胶囊胃镜等手段,吞下一颗胶囊,胶囊在人体的消化道“旅行”一圈,就完成了检查。不过,胶囊胃镜的缺点是只能检查,不能在可疑病变处取活检。


胃癌预警系统尚未建立,筛查至关重要

胃癌预警系统是指在胃癌发生前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数据分析,来预测被检查者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并进行预警。然而到目前为止,胃癌预警系统尚未建立。高危人群筛查依然是实现胃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

很多患者误以为,抽血化验肿瘤指标不高,就没有胃癌。实际上,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某些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比较差,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代表一定有癌症;确诊为癌症的患者,其肿瘤标志物也可以不高。因此,肿瘤标志物仅具备有限的参考价值。

延伸阅读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胃癌筛查的建议

高危对象

  1. 60岁以上人群。

  2.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

  3. 慢性胃溃疡患者。

  4. 胃息肉患者。

  5. 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患者(术后10年)。

  6. 胃癌术后残胃患者(术后6~12月)。

  7.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者(轻、中、重)。

  8. 胃黏膜中、重度肠化生者。

  9. 有明确家族史者。

  10. 胃黏膜巨大皱褶征患者。

筛查建议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行胃镜检查。


叶定伟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抗癌协会前列腺肿瘤诊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兼具外分泌和内分泌双重功能: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生育功能非常重要;前列腺的内分泌功能可以使睾丸酮代谢为强活力的雄性激素,并分泌至血液中,对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维持有重要作用。所以,前列腺可谓男性的“生命腺”。

然而,这个“生命腺”一旦发生癌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长期占据男性恶性肿瘤的榜首;在我国,随着饮食结构的日益西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已经位列男性泌尿系统肿瘤的首位。


我国早期前列腺癌仅占30%左右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然没有欧美国家高,但局部晚期或广泛转移患者所占的比例要比欧美国家高出许多。以美国为例,在其确诊的前列腺癌新发病例中,超过80%的患者为局限性前列腺癌,这部分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术或者根治放疗后,5年生存率通常可以超过90%。然而,在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中,仅30%的患者为局限性患者,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疗效远远不如欧美国家。

早期症状不典型,筛查不可少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极为隐匿,容易与前列腺炎等疾病混淆。而等到患者出现明显的血尿、压迫等症状,再前往医院就医时,往往已经错失根治机会。因此,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当进行必要的筛查,以便发现早期癌变并及时干预,提升前列腺癌的疗效。


直肠指检+血PSA:让前列腺癌“现形”

目前,直肠指检和血清PSA指标检查是发现早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前列腺与直肠贴近,一些前列腺肿块可以通过触摸直肠壁被感觉出来。临床上,医生会根据直肠指检的触感来做一个初步的判断。但是,并非所有前列腺病变都发生在与直肠临近的位置,故单纯直肠指检还是会“错过”相当部分的早期前列腺癌。


在2017年《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中,推荐将血清PSA检查作为筛查前列腺癌的常规手段。PSA是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酶,这种蛋白酶产生后主要存在于前列腺内。当前列腺发生癌变时,PSA就能进入血液。这时候,通过检测血清中PSA水平,可以帮助判断前列腺的状况。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越高,血清中的PSA水平也越高。当血清PSA大于4纳克/毫升而小于10纳克/毫升时,前列腺癌的发生概率为30%~35%;当血清PSA大于10纳克/毫升时,前列腺癌的发生概率可达67%,患者应尽早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规范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血PSA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罹患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也可出现血清PSA升高。不同的是,由癌症造成的PSA升高是持久性、进行性升高,而非短时间内的升高。因此,当发现检查报告中血PSA升高时,应接受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切莫轻易认为自己患了癌而乱了阵脚。

通常,我们建议50岁以上男性、45岁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以及40岁以上、基线血PSA大于1微克/毫升的男性养成每年检查一次血PSA的习惯。

病理诊断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当PSA指标异常增高,且排除了前列腺炎等其他疾病时,应当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PSA是一个参考指标,并不是确诊前列腺癌的依据,病理诊断才是确诊前列腺癌的最终标准。

高度怀疑前列腺癌者,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获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验证病变的性质。多点取材可以显著提高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由于前列腺细针穿刺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手段,故应在排除其他前列腺疾病可能后再行检查,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延伸阅读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前列腺癌筛查的建议

高危对象

  1. 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

  2. 年龄大于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 年龄大于40岁且基线PSA>1微克/升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筛查建议

  1. 身体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宜进行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了解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 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3.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 40岁以下男性无须筛查。


卢仁泉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助理、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抗癌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专科分会青年委员、分子生物学组秘书。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产生或由于肿瘤的存在机体所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可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可利用化学、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随着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内容更为广泛,肿瘤分子标志物在肿瘤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指导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尚无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敏感性高,能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②特异性强,仅肿瘤患者阳性,且能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③肿瘤标志物浓度和肿瘤大小、转移、恶性程度有关④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液中,易于检测;⑤与预后有关,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

然而,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肿瘤标志物,没有一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其浓度变化不仅与肿瘤的发生、进展有关,也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及部分良性疾病的影响。单个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往往不高,需要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合理选择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有机组合,并利用各自的权重来建立评分模型公式,方可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准确的个体化信息。

针对不同肿瘤,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

目前已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共有一百余种,分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和肿瘤相关标志物,其特性和检测手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也各不相同。


肿瘤疾病及其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肺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等

肝癌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去饱和-γ-羧基-凝血酶原(DC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等

胃癌

CA72-4、CA19-9,以及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PGⅠ/Ⅱ)等

结直肠癌

CEA、CA242等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CA15-3、BRCA1和BRCA2、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等

卵巢癌

人类附睾蛋白4(HE4)、CA125等

此外,各类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等)、肿瘤细胞分子靶标和microRNA等新型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

肿瘤标志物众多,检测须有选择性

肿瘤标志物种类繁多,临床意义各不相同,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有选择性地进行检测。以肺癌为例,NSE是检测小细胞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也可用于复发的预估;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特异性较高,对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均有重要意义;CEA和ProGRP等标志物可作为联合检测的选用指标。

肿瘤标志物升高,要重视,别恐慌

肿瘤标志物是判断恶性肿瘤发病及疗效的有力依据。发现某一肿瘤标志物升高者,需引起重视,但不必过于恐慌,因为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以甲胎蛋白为例,除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等情况也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患者可以定期复查(两周或一个月后),观察肿瘤指标的变化情况。若一次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或反复检查提示肿瘤指标持续升高,应提高警惕,进行影像学等检查,排除肿瘤可能。

徐烨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经肛内窥镜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遗传性肿瘤协作组副主任委员、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遗传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源于人体癌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繁殖,是人体自身基因与环境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肿瘤其实是人体自身细胞的“叛变者”。

既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人体自身基因有关,是否意味着肿瘤基因会遗传给后代?肿瘤患者的后代必然会罹患肿瘤吗?对于前来就诊的肿瘤患者,医生也常常会询问其直系亲属中有无肿瘤患者,并将此作为制订治疗方案的一项重要参考。

那么,

肿瘤与遗传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并非所有恶性肿瘤都有遗传性

大部分肿瘤与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有关,仅有5%~10%的肿瘤有遗传性。这类肿瘤的产生是因为患者自身携带的遗传物质会使细胞更容易癌变,而且这种特性可能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导致此类肿瘤患者的后代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较其他人群高很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肿瘤易感性”更高。遗传性肿瘤包括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乳腺癌、遗传性卵巢癌等。

以遗传性大肠癌为例:5%~8%的大肠癌为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后代及直系亲属罹患大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等相关性癌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基因检测,帮助排查遗传性肿瘤

家族中有若干肿瘤患者的健康人群,或者担心会遗传给后代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肿瘤是否为遗传性肿瘤、评估是否携带肿瘤易感基因。对于一部分已经存在明确致病基因的遗传性肿瘤,医生可以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向检查者提供相关建议,或通过绘制遗传家系图谱、结合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报告,及早发现遗传性肿瘤高危人群,提出筛查建议和干预措施,降低家庭成员罹患癌症的风险。

遗传性大肠癌主要有两种: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前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其发病与人体遗传物质DNA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有关。50%~80%的林奇综合征患者会发生结直肠癌,还可能同时或异时发生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等一系列肠外肿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通常情况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致病基因有50%的机会遗传给后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就会出现100~1000个肠息肉,若不及时筛查和干预,大部分患者会在45岁前发生大肠癌。

所幸的是,大肠癌的发生往往会经历从息肉到腺瘤,最终发展成恶性肿瘤的过程。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0年左右。如果能在出现息肉,或在腺瘤发展成肿瘤前进行干预,切除息肉或腺瘤,就能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携带“易感基因”,并不一定患癌

遗传性肿瘤增加后代罹患肿瘤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后代一定会患癌。癌症的发生除了“叛变”基因作祟外,还需要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且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查出携带了易感基因,检查者也不必过于担忧,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定期随访,就能有效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



觉得好,请点赞!

组稿:王广兆、黄薏(大众医学)

编辑:刘雁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